尼山,孔子诞生地。位于
山东省济宁市
曲阜市东南与
泗水县、
邹城市交界处,大部属曲阜市
尼山镇。原名尼丘山,因
孔子父母“祷于尼丘得孔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人避孔子讳称为尼山。
位置境域
尼山,位于曲阜市市区东南25公里(一说30公里)、邹城市城东北26.5公里(宋家山头北)的曲、泗、邹交界处,东濒
沂河,南临尼山水库。
共有大小山头23个,主要山峰5座,五峰连峙,主峰海拔344.6米,傲居其中,故有尼山五老峰之名。山体呈北东-南西向的椭圆形展布。北东~南西长约4公里,北西~南东宽1.8公里,面积约7.2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尼山地区野生植物性药材:主要有灵芝、麦角、木贼、问荆(节节草)、金牛花、石韦、桑白皮、马兜铃(青木香)、扁蓄、紫参、马齿苋、瞿麦、王不留行、白头翁、威灵仙、马尾莲、山玄胡、蝎子草、翻白草、地榆、葛根、苦参、蒺藜、远志、铁苋菜、猫眼草、地锦、枣仁、柴胡、蛇床子、防风、连翘、菟丝子、益母草、丹参、蛤蟆草、薄荷、枸杞子、生地、车前子、菩蒌、桔梗、杏叶沙参、青蒿、艾叶、茵陈、小蓟、蒲公英、苍耳子、避风草、茅根、芦根、香附、半夏、薤白、山丹、麦冬、玉竹、野山药、鸢尾等。多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
矿产资源:尼山砚石,分布于尼山砚台沟及鲁源东部一带的下寒武系长山组石灰岩夹层中,一般为黄绿色钙质页岩,以柑黄色并有黑石松花纹者为制砚上品。因是稀疏、不连续的薄夹层,不宜大规模开采。唐宋以来即用于制砚,现代仍为尼山砚石料。
森林,古迹林:分布于孔庙、孔林、孟母林、尼山孔庙、颜庙等处,有林地3348亩,侧柏、桧柏、楷树、麻栎、槲树、槐树等10余万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达1.7万余株。木材蓄积51.3万立方米。尼山林场有苗圃10余亩,年产侧柏苗40~50万株。
尼山山区属
泗河支流
小沂河水系。小沂河是泗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邹城市城前庙子岭,流向西北,全长58公里,流域面积647平方公里,经过泗水县泗张、圣水峪乡的南部,曲阜尼山镇,接纳尼山诸小溪流,注入尼山水库,至曲阜河头村汇入泗河。全河落差135米,比降平均2.3‰,大于干河比降。由于尼山水库尾水的顶托,泄沙能力下降,致使泗水县境内河床抬高,北野村已低于河床1米多,沿岸近5000亩田地被沙淹没。
尼山水库(又称孔子湖):属国家大型水库,位于曲阜东南部的尼山脚下,小沂河干流上。1958年11月底开始施工。1960年竣工。大坝全长1805米,主河槽段长400米,为宽粘土心墙沙壳坝,其余段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22.2米,坝底宽130米,坝顶高程130.52米,顶宽5米。在坝顶上有一道高1米、宽0.5米的水泥浆砌块石防浪墙。控制流域面积255平方公里,总库容为1.253亿立方米。兴利水位124.59米,相应库容6102万立方米;死水位116.19米。相应库容747万立方米。1980年代,尼山水库中汞元素超过饮用水标准3~6倍,长期饮用,有发生汞中毒的危险。2006年,尼山水库水质优于国家规定的地面水水质标准。
名称由来
尼山,原名叫尼丘山,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孔母颜氏“祷于尼丘得孔子”。因为孔子生于尼丘山,家中兄弟二人,排行第二,所以其父为其取名为孔丘,字仲尼,后因创立儒家学说而被后人尊称为“孔子”、“孔圣人”。为避讳孔子的名字孔丘之名的丘字,而简称为尼山。
地质地貌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尼山一带处于中朝准地台鲁西断隆的中北部偏西,菏泽~尼山隆起上的尼山凸起。境内地层出露不甚连续,断裂构造发育(尼山断层),岩浆作用微弱。
尼山凸起:规模大,隆起较高。大面积出露泰山群山草峪组黑云变粒岩,并有太古代(>25亿年)斜长花岗岩体侵入,片理走向北西,在其北缘分布有寒武、奥陶系石灰岩等。
尼山断层:境内为区域上所称之尼山断层的北西端,部分被第四系所掩覆。自防山乡无粮庄附近起,向南东经土门延伸出境。走向300°,倾向南西,倾角约70°。高角度正断层,南东盘上升,北西盘下降。活动时间为太古代~中生代(>25亿年~7000万年)。
在地貌上,尼山属石质山岭,分布在低山丘岭的顶部及较高的部位,自然植被覆盖度<60%(包括林木、山草等),以裸露的石质山岭为主,适宜封山造林和开采建筑石料等。属蒙山北西部余脉的边缘部。
尼山山丘中下部,岭坡之下,为坡麓地貌,地形较缓,坡积物发育,可种植地瓜、玉米、花生等作物。尼山的山谷之间的沟谷,洪积物发育,适种小麦、玉米、地瓜、花生等作物。尼山的山地之下近山高阶地,发育有洪积冲积物。
气候植被
气候
尼山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较为充沛。具有多春旱、夏季多雨(间有伏旱),秋季又旱,冬季干冷少雪的气候特点。境内海拔高度多在.55~100米,各地气候差异一般不大。春季(3~5月),在变性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下,温度回升快而变化剧烈,多西南大风,降水稀少,常形成春旱.夏季(6~8月),在自海洋吹向大陆的夏季风控制下,高温高湿,炎热多雨,间有伏旱发生。秋季(9~11月),随着蒙古大陆高压的重新建立并控制本地,气温急降,大气层结稳定,形成秋高气爽的天气,降水量明显减少,常形成秋旱,影响小麦的适时播种.冬季(12~2月),因受自大陆吹向海洋的冬季风控制,天气干冷,雨雪稀少。
土壤
尼山山、丘最上部分布有棕壤性土(马牙砂土、酥石棚土),多数荒置,少数林用,水土流失剧烈;普通棕壤和白浆化棕壤分布于山坡或阶地,多为梯田,林农兼用,地表侵蚀水土流失严重;潮棕壤分布于山前平原及谷地、小盆地等低平处,土层深,肥力高,宜耕种,大多垦为中高产农田。
山丘顶部及陡坡分布有褐土性土(石皮土、石渣土),土层极薄,大多荒置,部分林用,水土流失剧烈;普通褐土、淋溶褐土、石灰性褐土分布于山坡中下部,土层薄,易干旱,肥力低,农林兼用,侵蚀严重;潮褐土集中分布于中部山前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适中,肥力高、宜耕种,是境内主要粮棉高产区。
植被
尼山地处暖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区,树种资源比较丰富。低山丘陵区植被以森林为主,主要树种有松、柏、刺槐、苦楝、麻栎等。乔木以侧柏、刺槐为主,灌木以紫穗槐、酸枣为主。自然草被多为一年生杂草,以黄草、狗牙根和白草为主。岭坡梯田堰埂有枣、柿等经济树种的果粮间作。林木总覆盖率平均达17%。
文物胜迹
建筑群
尼山(孔庙)建筑群,位于尼山中峰东麓。五代后周显德年间始建庙宇,1043年(宋庆历三年)重建夫子殿、讲堂、学舍等,1194年(金明昌五年)大修,布局基本同于现存规模,但金末塌毁,1338年(元至元四年)重建。其后多次重修,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大修。建国后多次维修,1975年全面大修。197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尼山建筑群前为庙,后为书院,各成院落。庙占地约1.6万平方米,有殿、堂、祠、亭等81间,建筑面积约1700平方米。该庙分为东、中、西三区。中区有前后两院,前为大成殿,后为寝殿。东区有讲堂,土地祠,西区南有启圣殿及寝殿,东南部与中区相接处有毓圣侯祠。书院占地约660平方米,有正房、两厢各三间。
棂星门,为尼山孔庙正门,建于1847年(清道光二十七年),依山而建,前有石阶11级,三间四柱冲天柱式石坊。柱为八棱体,以石鼓夹抱,上镌云朵,柱首莲花座,中二柱饰圆雕石狮,侧二柱饰花瓶。柱头饰华表与辟邪,额枋单层,明间阴刻“棂星门”三字,上饰宝珠云焰。坊两旁建以砖墙,分向两旁。
观川亭,棂星门东,前临悬崖。相传为孔子观川处,金代建筑。每面一间,6.15米见方,木架无斗拱,单檐灰瓦歇山顶。《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其夫,不舍昼夜”应出此。1960年在这里筑起一条1500米长的大坝,建成一座大型水库。
尼山孔庙内外布满柏树,但此处柏树的枝叶很少有伸展者,形状如笔。当地传说因孔子是最有学问的人,故其生地的柏树均似大笔。庙内外有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石碑10余幢,其碑文是了解孔子出生地尼山及其建筑群历史沿革的重要资料。
大成门,仿照阙里孔庙建制而建,此门为三间三门,亦是较高规格建筑,单檐黄瓦硬山顶,无斗拱。始建于宋代,历经金、元、明、清数代重建及修复,存世为清代建筑。
大成殿,五间,阔18.57米,深10.57米,单檐黄琉璃瓦歇山顶,四柱前后廊式木架,前出廊。檐柱为八棱体石柱,遍镌减地平镌小幅云龙。檐下用五踩重昂斗拱,平身科明次间两攒。为清道光年间建筑,但平板枋宽于额枋,柱头科、平身科宽相同,梁头宽约三斗口,仍存有元代遗风。殿前东西有两庑,各5间,祀12哲及72贤木主。殿之东、西各有掖门。过掖门,有寝殿3间,祀至圣夫人木主,两庑各3间,祀孔子之子伯鱼及孙子子思。
启圣王殿,祭祀孔子父叔梁纥的地方。五间,阔15.45米,深8.53米,单檐绿瓦歇山顶,四柱前后廊式木架,前为廊,无斗拱。此殿是尼山孔庙的起始源头,始于北魏时期,原为叔梁纥庙,也叫尼丘山祠,后周显德年间(954年~959年),兖州太守赵候因尼山为孔子发祥地而始建孔子庙。扩建时,改为专祀叔梁纥的殿。后经历代重修,存世为清初建筑,殿3间,前出廊,无斗拱,单檐绿瓦歇山顶。
毓圣侯祠,存世为清代建筑,祠三间,七檩四柱前后廊式木架,前出廊,灰瓦硬山顶,无斗拱。长10.67米,宽7.5米,是奉祀尼山之神的专祠。宋皇祐二年(1050年)(一说北宋皇佑三年)仁宗以“兖州泗水县尼丘山崇岗秀阜,云雨所出”,“挺毓睿哲,为万代师”,封尼山神为毓圣侯,并建专祠奉祀。院内还存有两块石碑,一为元至正二年(1342年)《创建尼山书院之记事碑》,一为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重建尼山庙记碑》。,后多次修葺,清道光时重建。
尼山书院,又名尼山诞育书院,尼山五老峰东麓、尼山孔庙以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43年(宋庆历三年)重修孔子庙时建祠堂,设学舍,后毁于火。1336年(元顺帝至元二年)(一说1337年)重建,模仿国子监格局建成,座落在孔子庙西。明嘉靖四年(1525年)的《新修邹县志》记载尼山书院已年久废毁。现代位于孔子庙东北隅的书院旧址是明、清两代重新修建的,并已划归曲阜市。书院门前尚有“尼山书院”碑1座,院内正殿3间,阔10.09米,深6.24米,七檩四柱前后廊式木架,前出廊,单檐灰瓦硬山顶,无斗拱,东西厢房各3间。先用于讲学,后则专作祭祀。
夫子洞遗址,世称“坤灵洞”,位于曲阜城东南30公里,尼山建筑群东侧。195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62年省文物普查队复查。遗址范围200米×200米,采集有宽沿盆、浅盘细柄豆、宽沿鬲等。为商至汉遗址,曲阜市文物保护单位。因流沙所淹没。1979年维修其洞时,清除掉淤沙,才复现出洞口。
扳倒井,位于邹城市田黄乡宋家山头村,传说孔子母亲颜氏为了寻子,口渴而不得饮,而扳倒倾斜。
颜母祠,位于颜母山前田黄镇宋家山头村内,为纪念
孔子母亲
颜徵在而建。祠3间,灰瓦硬山顶;有围墙,大门1间,灰瓦硬山顶。始建于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年)。院内有石碑一通,碑额刻“大明”二字,碑身正中上部刻“阙里孔氏报本之碑”,下部刻“周故夫子外府颜府君祠”等字。左侧刻“赐进士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济南尹题”,“
弘治六年岁在癸丑春二月有六日之吉”;右侧刻“宣圣六十一代孙袭封衍圣公孔弘泰、孔颜孟三氏子孙教授司学录孔公璜同建”。1986年重修。
文化遗址
尼山水库遗址,位于尼山脚下,黄土村西,尼山水库北沿。195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面积200米×100米。文物蕴藏较丰富,出土文物有石斧、凿、铲、纺轮等,陶器有鼎、壶、豆、黑陶罐、陶猪等。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曲阜市文物保护单位。
自然景观
中和壑,位于
尼山孔庙的后门。门外有一条东西向的山峪,世称“中和壑”。孔子在《中庸》书中写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比喻孔子思想可以使万事万物达到和谐的境界。其壑又名为“尼山砚沟”,这里的石头呈柑黄色,并有褐黑石松叶纹,花纹边部较密,向内渐稀,中部则无,用以制作的砚台坚细温润,不渗水,不渍墨,发墨有光,实为制砚的上品,是历代皇家官吏文人墨客求之难得的文房宝物。因此,尼山砚自唐宋以来,一直盛享美名。
智源溪,系孔庙棂星门前的一条山涧。涧水由尼山主峰汇流而下,经庙门前石桥,注入山下的沂河支流夫子洞河。这就是《阙里志·山川》中所说的“智源”一词作涧溪之名。这里因孔子出生此地,乃称山涧之溪为智源溪。智源,智慧之源也。
颜母山(红草坡、文德林),位于尼山东面,与孔子诞生地夫子洞相对。孔子的母亲姓颜名征在,后人为纪念,名此山为颜母山。相传山上留有颜母生孔子时的红草坡,附近有24棵柏树,称作文德林。据《邹县志·山川》载:“颜母山县东北距城50里在尼山之东三里。两山相对中隔沂水,上有颜母井及祠堂基址。”邹县县令娄一均曾有诗记述:“昌平乡望一峰孤,天去嶙峋尺五无。子祷尼丘名字起,母因颜姓此山呼。”另《邹县续志·方域志·古迹》载:“颜母井在城东北颜母山麓。旧有祠庙,今,惟井尚存,相传孔子母颜氏所汲井也。”颜母山麓有文德林,“尼山神”被封“毓圣侯”。毓即产生之意,是谓孕育圣人之神,故封为侯,文德林即毓圣侯之林。这些古迹大抵皆后起之名,惟有尼山堪称为原始的圣迹。古人祈祷山川生子,自是一种风俗,今人崇仰景慕尼山,皆因崇仰伟大先哲孔子的原因,亦不失为对桑梓热爱恭敬之意。
鲁源村,在尼山之西约2.5公里的昌平山下。据《阙里志·尼山》记载:“尼山之西五里,史载孔子生昌平乡即此;今名鲁源村。”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陬邑大夫时,即居昌平乡。尼山八景之一的鲁源林,即指林木葱郁的鲁源村。鲁源,即鲁国源泉之义。村南为昌平山,山上有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所建昌平亭,已不存。
新建景观
尼山圣境,位于尼山省级文化旅游度假区内,总规划面积35.76平方公里,总规划布局为“一环五区”即:环湖主题文化游憩带、儒学圣殿瞻礼区、国际游学营地区、山水书院修贤区、生态农业耕读体验区、国际文化旅居社区,功能定位为“文化修贤度假胜地”和“世界级人文旅游目的地”,核心文化主题为“明礼生活方式”,是一项集文化体验、修学启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载体。2013年4月,尼山圣境被列为山东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工程;2016年3月,被评为山东省第一批“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重点项目”;2016年3月,作为“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的重大建设内容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2016年5月,成为山东省唯一、全国12家“国家重点旅游推介项目”之一;2017年2月,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旅游目的地品牌骨干项目。
尼山圣境分三期实施,一期为核心景区,规划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孔子像、大学堂、耕读书院、景区集散中心、配套服务区(含尼山书院酒店)等,是一个完整的儒文化主题体验区。二期主要建设贤林书院、仁山书院、全球孔子学院联盟基地、环湖生态休憩带等;三期主要包括尼山创意产业园、尼山国际艺术中心等。尼山书院酒店于2016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尼山圣境计划于2018年9月正式建成开园。
尼山圣源书院,位于尼山东麓泗水县境内,2008年10月8日成立。书院由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殿卿教授、天津市明德国学馆馆长柯兰(孔德懋之女)、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院骆承烈教授、泗水县原教育局长陈洪夫等20位著名学者共同发起创办。书院旨在继承古代书院传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弘扬儒家文化精华,推动文明对话,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与繁荣。书院聘请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杜维明任名誉院长,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副院长、教授牟钟鉴担任院长。
社会经济
建置
尼山为山东省曲阜市尼山镇所辖。曲阜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以前,这里就有相当多的村落,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区。不少古籍中都有炎帝、黄帝、少昊都曲阜的记载。曲阜,商为奄国都,周为鲁国都。公元前249年(楚考烈王十四年,鲁顷公二十四年)楚灭鲁,始设鲁县。公元584年(隋开皇四年)定县名为汶阳,596年(隋开皇十六年)初定县名为曲阜。曲阜之名在《礼记》一书中就已出现,因“鲁城中有阜,逶曲长七八里”而得之。627年(唐贞观元年)并入泗水,634年(唐贞观八年)恢复曲阜县建制。1012年(宋大中祥符五年)因黄帝出生于曲阜寿丘之故,真宗下诏更县名为仙源,1129年(金天会七年)又恢复曲阜县名。1958年11月将滋阳并入曲阜,1962年初仍按两县原行政区域分治。198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曲阜县,设立县级曲阜市。
尼山镇,前身为南辛镇。1949年建南辛区,1958年设公社,1965年复区,1976年复南辛公社,建尼山公社,1984年复南辛区,1986建南辛镇、尼山乡。2000年12月,撤销尼山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南辛镇。2011年6月9日,为配合支持省级尼山文化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南辛镇正式更名为尼山镇。1996年,辖鲁源东、鲁源西、黄土、夫子洞、周家庄、刘家楼、苏家、新赵、新村、张马、新田、南王庄、西龙泉、东龙泉、长座、宫家楼、颜母庄、东官庄、西官庄19个行政村。
尼山一带位邹、曲、泗交界,区域变动较多。明代永乐初年割泗水县尼丘山一带分别划归邹县和曲阜县。1949年建国后,将兰沃村以南原为邹县的小河,南三教、北三教、夫子洞等34个村庄划归泗水县三区。1964年,因修尼山水库,将泗水县夫子洞、周家庄划归曲阜县。
经济
2014年,曲阜区国内生产总值20.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6.68亿元、6.84亿元、6.84亿元。工业总产值18.54亿元,比上年增长10.99%;实现利税5722万元,增长1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8亿元。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185.6公顷,总产5.46万吨;瓜菜2912公顷,总产13.54万吨;棉花总产40吨。造林24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5.6%;林业产值2014万元。年末大牲畜存栏127头,猪存栏4.31万头,羊存栏5.22万只,家禽存栏157.87万只,畜牧业总产值为3.01亿元。水产品总量2365吨,渔业总产值2837万元。有水库2座,总蓄水能力1.12亿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69112千瓦,农村用电量2363万千瓦时。民营企业总产值为17.05亿元,利税为4858万元。财政收入为71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629元,比上年增加2467元。有中学2处,小学13处,在校学生359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医院1处。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80部。尼山镇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179万元,完成国地税收入554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629元。
物产
尼山砚,因取材于孔子诞生地尼山而得名。乾隆时的县志中,就有生产尼山砚的记载。尼山砚石,色呈柑黄,有疏密不匀的黑色松花纹,石面精腻,抚之生润。制作砚台,下墨利,发墨好,久用不乏。尼山砚古朴大方,一方砚石,巧用自然,略加点缀,情趣盎然。松花砚,石色褐黄,遍布青黑色的松花纹,利用料石的自然形状,开墨堂墨池,砚额将松花纹剔成浮雕,形成独特的艺术造型。1976年,曲阜工艺美术厂在尼山五老峰下又找到了这种砚石,于是采用新工艺继续生产。1978年,尼山砚作为鲁砚的一个品种,在北京鲁砚汇报展览会展出。1980年,尼山砚到日本的东京、大阪进行展销。
尼山石砚与孔府家酒、楷雕如意、全毛地毯、龙头手杖被誉为“鲁中五绝”。
文化
史实
叔梁纥素以勇力闻名于诸侯。其妻施氏生9女而无男,其妾生一男名孟皮,却又“病足”,不能继嗣。晚年,他又向颜氏求婚,与颜征在结合。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在尼山生下一子,名丘,字仲尼,即后世所称的孔子。孔子3岁时丧父,随其母迁居鲁都阙里,其后子孙繁衍,称“阙里世家”,孔子便被称为孔氏家族的始祖。
《史记·孔子世家》称“祷于尼丘得孔子”。尼山宋家山头北为孔子诞生地,宋家山头属邹县田黄乡管辖。又据《史记》记载:“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昌平乡即尼山、昌平山之间鲁源附近。昌平山稍东南有村名长坐(“坐”应读cuo,俗写为“坐”,俗读为suo),即古陬邑,并且是古邾国始封之地。《水经注》有“故邾娄之国曹姓也,叔梁纥之邑也”的记载。《太平寰宇记》称古邾城即邹城。是叔梁纥所治之邑。《纪要》谓寰宇记之古邾城即座城。《续山东考古录》谓邾娄合读即邹座,亦邹字音转。昌平乡一直隶属邹县,直至1960年划归曲阜,同时亦将原属邹县的孟子诞生地凫村划归曲阜管辖。故邹城市素称“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正如邹县旧志所述:“于山则载尼山、昌平,于人则述孔子,于古迹则载颜母井,夫子洞,版图所入,而按而稽至圣发祥实在于此”。张丕矩所著《邹县地理志》中载:立双圣碑“以表明邹县为孔孟发祥之地,俾来往过客经触目兴景仰之思”。
传说
尼山的传说。叔梁纥年纪很大了,身边有九个女儿,而只有一个跛足儿子,便想再要一个儿子,于是向颜家求婚。颜家姊妹三人,老大、老二嫌叔梁纥年纪太大,不愿嫁他。老三颜征在听从父命,嫁给了他。二人成婚后,夫妇便去尼丘山祈祷苍天和山神,以保佑颜氏生个好儿子。果然,颜氏不久有了身孕,生下一个男孩。但这孩子相貌丑陋,顶如反盂(中低而四旁高);面有七露:眼露筋、鼻露孔、嘴露齿、耳露轮。颜氏见这孩子难看,哀声叹道:“好命苦。这般模样怎能养活成人!”叔梁纥更是悲伤,遂把孩子丢在尼山脚下,走了。当时天气比较热,孩子在地上哭。突然,山上下来一只老虎,在孩子身边转了几圈,便叼进山洞里,按时为孩子哺乳。同时,一只老鹰也飞来,用翅膀为孩子打扇。这就是后世流传的“凤生虎养鹰打扇”。这山洞即是现存的夫子洞(又名坤灵洞)。
颜氏征在自从孩子被扔了以后,心里十分悲痛,于是常在尼山脚下转来转去。这天,她走在山麓前坡的小道上,突然听到有孩子的哭声,便寻声而去,在山洞里发现一白胖的男孩,抱起一看,竟是自己的儿子。颜氏喜出望外,抱着孩子急匆匆往回走。颜氏为快些到家,慌不择路,爬坡越沟,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突然,她的罗裙被山枣树上的刺挂住了,颜氏非常气愤,对山枣树说:“你们不要拦路。让尼山神知道了,会把你们斩草除根的。”说着,顺手将挂罗裙的山枣树捋了一把。从此,这里的山枣刺全部往下长。时至今日,还是如此。
颜氏抱着孩子走得又累又渴,再看看孩子,身上也脏了。这时,她看到一口水井,便走向前去,轻轻放下孩子,想取些水。可她围井绕了一圈,怎么也够不到水面,于是自言自语道:“井啊,要能把你搬倒,水流出来该有多好呀!”哪知她话刚说完,就听到一阵流水声。颜氏一看,井真的倾斜了,一股清水从井口向南流去。颜氏双手合十感谢天神,然后手捧泉水喝了起来。那水又香又甜,喝下去通身清爽,顿时,一点也不累了。她又掬起清水,给孩子沐浴,然后回村子去了。从此,这口井井壁倾斜,常年泉水如注,至今仍在颜母庄旁。泉水南流,形成一条小溪,后人为纪念孔子用泉水沐浴乃为智慧之源,遂称这条小溪为智源溪。
扳倒井的传说。春秋时期,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娶颜征在为妻后,离家出走,颜氏身怀六甲后仍居娘门。按当时的风俗,出嫁的闺女是不能在娘家生孩子的。因此颜氏后来只好在颜母山与尼山之间的一个山洞里生下孔子,取名曰丘。母子二人就住在山洞内相依为命。第二年夏天颜氏怀抱孔子经颜母山后(山前为川)回娘家,因酷热难忍,颜氏行至山东边便走不动了,只好坐在山坡树荫下歇息。此刻,因干热而觉口渴,便想找水喝。找来找去发现一口井,井水虽然不深,但是趴在井沿上伸手去汲水而不得。颜氏在急切中跪在井沿上,手扶井口沿石,面向西山祈祷:“若井口歪斜一下,让井水自然从井中流出,使我母子得以解热去渴,必感谢上苍。”话音未落只觉得井口缓缓倾斜,不一会水自井中向东流出。颜氏欣喜若狂,携子痛饮,觉得井水甘甜无比,身心顿觉清爽。此刻,有一牧童也想来此井汲水,见此情景,好奇心起,待颜氏母子二人离去后,便来至井旁,察看后大吃一惊,想不到井水自动流出,遂即传扬开来,于是人们曰此为“扳倒井”,孔子后代将此井命名为“圣井”。
诗作
祭尼山(明)孔公璜
毓圣名山众所宗,锡封作镇独称雄。林深文德来鸣凤,洞古坤灵起卧龙。种玉春耕红雨地,采芝秋倚白云峰。几回庙祀躬瞻拜,庭燎辉煌接紫宫。
登尼山(明)张寅
群山环峙插层天,五老峰高瑞气连。碧草庙门嗟断础,青山梁木萎何年?云移河汉川流在,洞隐坤灵石塌悬。天使隙间光不灭,肯将长夜悼无传?
文化活动
尼山春季祭山(孔)仪式,恢复于2008年,每年于清明节在尼山孔庙举行。同时每年9月26日(前后)孔子诞辰之际,在尼山孔庙举行国际孔子文化节祭孔仪式。
祭孔大典,有开城仪式、开庙仪式、恭读祭文、乐舞告祭、敬献花篮、论语诵读等程序。2006年延长神道空间,建设“朝圣大道”;使用马车组成祭孔行进方队;尼山取圣土圣水仪式、万仞宫墙迎圣土圣水仪式和大成殿敬献圣土圣水仪式;孔庙大成殿前举行成人礼等。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简称“
尼山论坛”),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倡议发起,以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生地——尼山命名,以开展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的,学术性、国际性与开放性相结合的国际思想文化对话交流平台。尼山论坛每两年举办一届,对于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曲阜是论坛的永久举办地。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于2010年9月26日在泗水县尼山圣源书院举行。至2018年底已经举办五届。双数年在国内举办、单数年在国外(省外)举办。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举办了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论坛活动在曲阜举办外,并在联合国总部大厦举办了“纽约尼山论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了“巴黎尼山论坛”、在泰国首都举办了“曼谷尼山论坛”、在首都北京举办了“北京尼山论坛”。
交通
尼山景区的交通,有
日东高速公路经过有尼山风景区连接线通往景区,同时有曲阜至尼山风景区的旅游公路(即曲尼公路)。曲尼公路,曲阜市区小雪街道石家村-尼山,长24.3公里,始建于1957年。2018年,将曲尼路(鲁源村西至夫子洞段)按照三级公路标准重新修建。起于尼山镇鲁源村西,终点交接于圣源大道,长3.3公里,路面宽7米。道路一侧设有慢行景观步道,供来往游人近距离欣赏尼山。
文物保护
尼山建筑群(清)(包括林木),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公布为第一批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夫子洞遗址(商至汉,尼山乡夫子洞村附近)、尼山水库遗址(新石器,尼山乡黄土村西南)曲阜市人民政府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十九日公布为曲阜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尼山孔庙和书院被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8年,山东省文化厅对孔庙尼山书院进行维修。1987年国家对尼山书院进行维修。
1985年以来,坚持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貌的原则,全面维修了尼山孔庙。投资20万元建立了尼山孔庙水土保持工程,投资10万元完成了孔庙、颜庙排水工程。
2005年从5月下旬开始组织实施尼山夫子洞保护工程。该工程由山东省水利工程局组织实施,包括防水工程,在东、南、北三个方向用水泥垒墙,底下用水泥灌浆,兴建地下防渗墙体;绿化工程,在景区栽植迎春、合欢、石榴、银杏等树木花草,增设参圣台等景点,建设游园路和古亭。
2002年,尼山孔庙、颜庙作为“三孔”世界遗产扩展项目列入预备名单。
旅游
2000年,曲阜市政府授权股份公司经营管理孔庙、孔府、孔林、颜庙、周公庙、寿丘、少昊陵、尼山孔庙的旅游业务
2002年,尼山农业观光示范基地作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五大观光农业基地”之一,占地2000亩,以尼山孔庙为中心,以东鲁、西鲁、周庄、夫子洞、黄土等村为主,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建设果园与文物和谐一致的旅游观光农业园地。
2005年,曲阜市尼山水库被省水利厅命名为“孔子湖水利风景区”。孔子湖水利风景区以尼山水库为中心,从尼山水库大坝至黄土村以东河谷,以圣水湖公园为基础,以孔子文化为依托,孔子文化与水库风景相结合,包括水库及周边区域,开辟成以“观川乐水”为主题的休闲休憩园。
2007年10月,《山东尼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2007年11月,尼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评审通过。主题定位:孔子诞生地;功能定位:文化观光、朝圣祭祀、修学旅游、民俗信仰、休闲度假;总目标是建设成为集历史文化与生态资源于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圣水湖为核心景观区,沿圣水湖主游览环线,尼山景区、颜母山景区、龙山休闲度假区、昌平山景区四个景区形成“一心、一环、四区”布局结构。
2010年,尼山省级文化旅游度假区正式成立。
2011年,尼山孔庙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无锡灵山集团投资100亿元开发尼山省级文化旅游度假区。
2011年9月28日,曲阜市与灵山集团正式签订《尼山圣境项目合作合同》,编制完成《尼山省级文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孔子诞生地——尼山圣境项目选址范围为尼山省级文化旅游度假区内,总投资100亿元(含基础设施投入)。重点建设国际文化旅居社区和生态农业耕读体验区,延伸创意产业和绿色产业链条,完善文化度假功能,提升综合效益。
2021年12月17日,被山东省民政厅认定为省级地名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