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灭绝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有关物种等级的划分标准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有关物种等级的划分标准,所谓灭绝动物包括以下四类:一是全部灭绝,即当今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该物种的成员存在;二是野外灭绝,指某物种的个体仅被笼养或在人的控制下存活,即只有人工饲养而野外没有;三是局部灭绝,即在某一地区灭绝而在其他地区还有该物种存在的现象;四是亚种灭绝,指某物种因分布个体大小不同而取名不同的一个种的灭绝。
局部灭绝一词适用于描述一个种群的生存状况。
如《四川省喜鹊地理分布的变迁》所描述:喜鹊(Picapica)曾是四川各地最常见的鸟类,但20世纪后期喜鹊却在四川的农耕区和城镇消失了,并持续至今。根据对1995年7月~2002年4月在四川各地搜集的野外数据分析,结合文献资料,说明喜鹊种群数量在四川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已呈下降趋势,70年代开始出现局部消失现象,80年代是其局部灭绝的高峰期,并且消失现象从盆地扩展到周边山地和川西高原山地。进入90年代在四川已形成盆地罕见区,盆周山地、川西南山地局部分布区、川西高原广布区的分布格局。分析讨论了引起其地理分布变迁的原因,认为这是大量砍伐林木、滥用农药、人为毁巢和猎杀所造成的,而滥用剧毒农药、鼠药的影响最大。
参考资料
它们的遗照.知网空间.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5 17:06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