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产
春秋时期晋地名
屈产,拼音读作qū chǎn,注音是ㄑㄩ ㄔㄢˇ,春秋时期晋地名,出处为《公羊传·僖公二年》。
简介
春秋 晋 地名,产良马。《公羊传·僖公二年》:“请以 屈产 之乘与 垂棘 之白璧,往必可得也。” 何休 注:“ 屈产 ,出名马之地。” 宋 王禹偁 《大阅赋》:“又若 屈产 新羁, 渥洼 逸驾,汗血兰筋,腾霜照夜。”一说为 屈 地所产。见《左传·僖公二年》 杜预 注。
《左传》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杜注:“屈地生良马,垂棘出美玉,故以为名。”《春秋公羊传·僖二年传》何注:“屈产,出名马之地。”徐疏:“谓屈产为地名不似服氏谓产为产生也。”余太山案:“‘屈产’乃与‘垂棘’对言,指为地名於义较长。”(《古族新考》第37页)垂棘为古地名,以出美玉著称,在今山西潞城县北。在“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中屈产与垂棘对言,乘与璧对言;“垂棘”既是古地名,“屈产”当亦是古地名。《太平寰宇记·隰州·石楼县》记有“屈产泉”:“屈产泉在县东南四里,土人相传,昔有白马母饮此泉生得龙驹。《春秋》曰:晋献公以屈产之乘假道于虞以伐虢,盖此地生良马也。”今石楼县的屈产河即得名于“屈产泉”,它依旧保留着古老的“屈产”之称。
屈qū溪物、jué群物、见物,越南语khuất,王力《同源字典》作khiuət。安世高译pūr为不(帮物、有、尤,非虞),支谶译pūr和put为弗(非物)、译ut为鬰(yù影物)、支谶译bud为勿(微物),昙果译ur为鬰(yù影物),康僧铠译mud为勿(微物),支谦译gul(v)为掘(群月、群物)、译kuṭ为崛(群物、疑物)、译puṣ为弗(非物);屈可还原为*khut/*khud、*kut/*kud、*gut/*gud、kuṣ/guṣ等。玄奘《大唐西域记》译Kusānika为屈霜你迦,译Kulūta为屈露多;屈对译kus-、kul-。龟兹又称丘兹、丘慈、屈茨等,均为古代龟兹语kutsi的不同译法。季羡林称:“此处玄奘根据Kutsi的梵文形式kuci译作屈支。”tsi即梵语ci,支谦译ci为支(照支);玄奘屈支对译的是Kut-tsi,屈对译kut。产chǎn为所简切(审产),越南语sản,金尼阁chcàn、çcàn。在正常的情况下,产的今音应读shǎn;但发生了意外情况。不知何故,产之声母发生了音转;在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中产之声母并非x(相当于今sh),而是chc(相当于今ch)、çc(相当于今c)。王力《同源字典》将山韵归入文部ən和元部an,山一(艰)eən、山一(间)ean、山二(鳏)oən。山、产、裥为同一韵母的平上去,俞敏先生《后汉三国梵汉对音谱》中未出现山、产、裥韵字,可能是其带有介音之故;亦可能是山、产、裥韵字尚在文部或元部,尚未分离之故。“又所蹇切先上声”(《康熙字典》)蹇jiǎn见狝。昙果译kaṇ为骞(溪仙),安世高译gan为乾(群仙、见寒),支谦译grāṇ为焉(影仙),康僧铠译caṇ、支谶译can、cān、tyāyan为旃(照仙),支谦译(v)jan、yan、竺律炎译yān为延(喻仙、喻线),帛延译yān为衍(喻狝、喻线),康孟祥、竺大力译rañ为连(来仙);仙狝线为同一韵母的平上去;产韵当有an之读音。支谦译(v)ṣa为沙(山麻、山祃)、舍(审祃、审马)、译ṣam为睒(审琰、透阚)、译ṣik为瑟(山栉)、译ṣu为瘦(山宥)、译ṣya为疏(山鱼)、驶(山志),竺律炎译ṣan为沙,支谶译ṣā为裟(山麻);山母(审二)可对译梵语ṣ。《广韵》审二字的反切上字在越南语中的读音:所sở、山sơn、疎sơ、sớ、色sắc、数sổ、số、砂sa、沙sa、疏sơ、生sanh、sinh、史sử。《广韵》审三字的反切上字在越南语中的读音:式thức、书thư、失thất、舒thư、施thi、thí、thỉ、伤thương、识thức、赏thưởng、诗thi、始thỉ、thủy、试thí、矢thỉ、释thích、商thương。审二在越南语中读s、审三在越南语中读th,从越南语审三字的读音可以发现审三出自透母th;汉语睒(审琰、透阚)和湿(透合、审缉)的双读正反映出透母向审母的音转。产字的古音可拟为*theən、*thoən、*thean、*than、*ṣan等。舌头音间可以互转,产*than可能出自*tan、*dan。屈产可拟作*Khut-than、*Kut-than、*Kut-tan=*Kutan、*Kud-dan=*Ku-dan、*Gut-tan=*Gutan、*Gud-dan=*Gu-dan、Kuṣ-ṣan=Kuṣan、Guṣ-ṣan=Guṣan等。
-d、-t可以音转为-sh,-dan、-tan可以音转为-shan。以-shan结尾的地名在古代埃兰Elam就已存在,如大名鼎鼎的安鄯Anshan。楼兰所改之名鄯善*Shanshan,其中的-善即是地名后缀-shan。石泰安称“北部的吉尔吉特或钵露(Bolor),汉籍中称之为‘勃律’,而藏文中则作Brusha”(《西藏的文明》第60页)律*rud变作藏文之rush(a)。不律*brud的词尾发生-d>-sh音转而变成英语brush[brʌʃ]‘毛刷,刷子;画笔,毛笔’。支谶译pūr、put、支谦译puṣ为弗(帮物);勃bó定没,越南语bột;康巨译duṣ为突(定没),梵语-ṣ和汉语-t相对应。高地德语迟至公元八世纪发生了下面的音变:前期日耳曼语t>高地德语ts(拼写为z;在元音后>ss)。例如,英语tongue,高地德语Zunge;英语water,高地德语Wasser。这一音变类似于汉语的“氏”由“氐di”音变为shì、zhī。英语字母组合th-(源自古英语字母ƥ,古英语字母ƥ可和古英语字母ð互用)读[θ]与前期日耳曼语t>高地德语ss相当。汉语中亦曾经发生d-、t->sh-音变。如“提”:tí杜奚切(定母齐韵),shí是支切(禅母支韵);同一个字有两个读音tí、shí,正表明tí、shí之间存在音转。又如“蝭母”即“提母”;蝭音匙,又音提,其shi读是由ti读音变来的。摄摩腾、竺法兰译dhyan为禅(禅腺、禅仙),古汉语定母为d,提之读音反映出汉语存在d>t、d>sh音转。《易·大畜》:“舆说(脱)輹”,《左传·僖十五年》“车说其輹”。说即脱,两者上古音相同。说从兑得音,说、兑两字现代音的分离亦反映出汉语中舌头音向sh-的音转。眡,古“视”字,从目从氐,目表义、氐表音,反切为承矢切(禅母旨韵)、都奚切(端母齐韵)。单之都旱切(端母寒韵)与其市连切、常演切、时战切(皆为禅母);坛之徒干切(定母寒韵)、徒案切(定母换韵)与时战切(禅母线韵)之间存在同样的音转。头(tóu定侯)与首(shǒu审有)之间亦存在d>sh音转。裻dū只有一个意义“衣背缝”,却有两个反切冬毒切(端母沃韵)、先笃切(心母沃韵),第二个读音为t>s音转造成的。裼,xī先击切(心母锡韵)、tì《集韵》他计切(端母霁韵),也存在t>s音转。汉语中发生过d-、t->sh-音变还在汉字的越南语读音中得到反映。检阅《越汉辞典》可以发现汉语的s-声母字绝大多数在越南语中读t-声母、汉语的sh-声母字绝大多数在越南语中读th-声母,这种转换不是个别的,而是大量的、成体系的。汉语中存在d-、t->sh-、zh-、ch-,使英语的d、t、dr、tr可与汉语的sh、zh、ch相比较。比如“树”,英语tree,汉语shù常句切(禅母遇韵)、臣廋切(禅母麌韵),支谦译dhra为阇(端模、禅麻),原始姬语的树可拟作*dhrā。上古汉语的知、彻、澄或可拟为tr、thr、dr,李方桂先生《上古音研究》中的知组在上古的拟音正是tr(j)-、thr(j)-、dr(j)-。现代英语dr、tr的发音接近于汉语的zhu-、chu-,它们最终将变成汉语的zh-、ch-。英语之dr-将发展成汉语zh-、英语tr-将发展成汉语ch-。由于汉语中曾发生d>sh音转,因此可将汉语的兽(shòu审宥,越南语thú)比对成古英语dēor‘野兽’。古英语dēor‘野兽’中的词首辅音d-音转为sh-、流音衬音尾r脱落后即是汉语的兽。dēor在英语中演变为deer‘鹿’,可见dēor和鹿亦是同源词,汉语的鹿同样和兽同源。鹿lù来屋,越南语lộc,古英语rā、变体rāha,古北欧语rā,古撒克逊和古德语rēh、变体rēho;汉语的鹿和日耳曼语之鹿亦是同源词。d也可音转为z。如回回文波斯语古得儿gudar(*通过、*流动),这个词常写作guzar;古得儿·噶黑guzar-gāh‘渡’;这个词中存在d>z音转。又如比剌则儿birāzar‘弟’,梵文作bhradar‘兄弟’,今波斯文正字法作barādar;其中的z也是由d音转来的。d>z音转和高地德语的t>z音转相类似。
解释
屈产可以解释为屈+伊朗语复数属格词尾-an。烈维在《龟兹国语及其研究之端绪》中称:“中古波斯语有复数属格之语尾‘an’(与梵语之ām、ān相当),此可于中央亚细亚之地名Afghan(阿富汗)等语之形见之。伊兰语及梵语皆有Aryān ām bija,而Ave-ta语亦有Airyāncm vacjo,皆以住民之名之复数属格示地名,亦中古波斯语之例也。”“以住民之名之复数属格示地名”的典型例子是伊兰Iran。这一名称以古代波斯人的自称阿尔泰夷Artaei的族名词根Ar加复数属格词尾-an来表示地名,经A>I音变,演变成了现代国家名称伊朗(伊兰)Iran。屈产意即屈的,也就是屈地、屈国。屈产亦可以解释为屈+窴(即汉语田)。于阗Khotan在司马迁《史记》中作于窴。窴tián定先、定霰,为“填”的本字;汉语中田、填、阗同音,越南语中田、填、阗均为điền。《辞海》中收录有窴之异读chǎn(与“产”同音),窴之异读chǎn同单(dān)之异读(chán)一样都是由舌根音音变而来的。伯希和称:“总之,和阗一名的古音(公元前二世纪)当为*Godan。到公元初又有作*Gostāna>Gostana的,与前一名称同时存在。二者都为‘*Go地(国)’之意。*Go是和阗地区地名中常见的成分,如……*Go可能为该地区民族之名称。”。窴(即田)相当于伊朗语之stāna,屈窴亦是屈地之意。
希罗多德《历史》中的粟格多伊人(Sogdi)缀加后缀-ana产生地名索格地亚那Sogdiana(但索格地亚那山作Sogdian Rock),这地方的人又称之为索格地亚那人Sogdianians、Sogdians。索格地亚那Sogdiana中的后缀-ana相当于梵语-ala‘…之地’,费尔干纳(Ferghana)具有相同的后缀。屈*Kuṣ、*Guṣ缀加伊朗语后缀-ana或复数属格后缀-an之*Kuṣana、*Guṣana、*Kuṣan即是贵霜。贵霜Kuṣana一名最初以Guṣana的形式出现于阿泽斯纪元122年的潘季塔尔Panjtar石铭和迦腻色迦时代的马尼卡拉Manikyala铭文中。Kuṣana即贵霜Kuṣan今写作Kushan。贵霜Kuṣan意为屈的,Kuṣana、Guṣana意为屈地。贵霜Kuṣan即晋地之屈产。屈产变成了大月氏之贵霜表明月氏起源于晋地。徐中舒称:“大月氏、大夏即中国史乘上虞夏民族西徙后之称。”(“再论小屯与仰韶”《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第168页)余太山称“河西及临夏的大夏即吐火罗人迁自晋南。”(《古族新考》第7页)生长于龟兹之鸠摩罗什在附注中说:兜呿罗(Tukhāra即吐火罗的梵文名)即是小月氏。烈维又谓求那跋摩在公元431年译出之同样名录,以月氏名称代替吐火罗名称。伯希和称:“如此看来,四五世纪的中国人曾将印度名称吐火罗之民族名曰月氏。”(《吐火罗语与库车语》)如果吐火罗确是月氏,那么“吐火罗人迁自晋南”意即“月氏迁自晋南”。
屈支可拟作*Kut-ti、*Gut-ti等。屈支*Kut-ti中的-ti(提)音转为是-si(即氏)产生古代龟兹语之Kutsi(梵语作Kuci)。龟兹即今新疆阿克苏的库车县,回鹘称该地为käsün~küšän,蒙古人称之为küsän、汉语转译为“苦先”、“曲先”,现代维吾尔语称为库车Kuča(r)。屈支*Gut-ti正是高本汉(Karlgren)所拟月氏读音之一,屈支*Gut-ti即月支也。《一切经音义》卷82第837页慧琳注:“屈支国(夹注)上,君物反。古名月支,或名月氏,或曰屈茨,或名乌孙,或乌櫐,案番国多因所亡之主立名,或随地随城立称,即今龟兹国也。安西之地是也。”《高僧传·鸠摩罗什传》迳称龟兹北山为“月氏北山”,将龟兹等同于月氏;屈支*Gut-ti实即月氏*Gut-ti,屈*gut实即月*gad之音转。贵霜在中国史书中称为大月氏。《后汉书·西域传》“贵霜”条称:“月氏自此之后,最为富盛,诸国称之,皆曰贵霜王。汉本其故号,言大月氏云。”屈支和贵霜都是月氏。屈支(即月氏)本是族名,在汉语中被当作地名(国名)。回鹘、蒙古人对龟兹的称呼küsän、küšän实即屈产、贵霜。屈支事实上是另一个屈产。
《辞源》“屈(jué)产”条称:“地名。春秋晋地,产良马。晋献公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见春秋三传僖二年、《孟子·万章上》。地在今山西石楼县东南。清阎若璩《四书·释地》‘屈产之乘’谓即吉州地,汉河东北屈县。石楼为汉西河土军县,非北屈地。”《辞海》‘屈’称:“⑥古邑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吉县北,盛产良马。《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一说以屈产为地名,因屈产泉得名,在今山西石楼东南。”屈产在今山西吉县北和在今山西石楼县东南这两种说法可以并行不悖。古代的屈产可能包括从吉县到石楼县这一片地域。晋献公启狄土筑屈是在公元前666年,当时骊姬通过献公的近臣劝说献公:“狄之广莫,于晋为都。晋之启土,不亦宜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蒲与屈是士蔿为二公子所筑(《左传·僖公五年》)。庄公二十八年(前666年):“夏,使太子居曲沃,重耳居蒲城,夷吾居屈。”(《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史记》记载的时间是晋献公十二年(前665年):“晋献公有意废太子,乃曰:‘曲沃吾先祖宗庙所在,而蒲边秦,屈边翟,不使诸子居之,我惧焉。’于是使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史记·晋世家》)屈在今山西吉县北。吉县,秦为北屈县;北魏置禽昌县,后改为定阳县;隋改吉昌县,五代后改为吉乡县;金置吉州,元入吉州,1912年改吉县。许昌又称许田,仿此禽昌可称作禽田。禽qín群侵(巨金切)。支谦译kum为金(见侵)、译kam为今(见侵)、安世高译sim、康僧会译(v)śam为深(审侵)。比较“狗”:吐火罗语A(焉耆)ku/koṃ、吐火罗语B(龟兹)ku/kweṃ,古汉语ku(狗gǒu见厚。支谦译ku为枸(见麌、见厚、见侯)康僧会译u为沤(影候、影侯)。王力《同源字典》ko),古爱尔兰语cū、con(所有格),古英语hund,吐火罗语之-ṃ当和英语-nd尾、爱尔兰语-n尾相对应。屈*Gud之词尾-d置换为-m之*Gum即是禽。禽昌实即屈昌。康僧铠译kṛt为吉(见质,越南语cát)、译mit为蜜(明质)、译yat为逸(喻质),支谶译mat和madh为蜜(明质)、译rīt为栗(来质)、译sid为悉(心质)和膝(心质),支谦译kīrt为诘(jié溪质)、译(v)jit、(v)ji为逸(喻质)、译mad为蜜(明质)、译tis为蛭(zhì照质、端屑、端质),康孟祥、竺大力译sud为悉(心质)。屈*kud按康孟祥、竺大力来翻译的话可译为吉,吉亦是屈之音转。吉昌亦是屈昌。
《水经注·淇水》:“魏徙九原、西河、土军诸胡,置土军于[顿]丘侧。”《元和郡县图志·河中府·隰州》(卷十二):“石楼县,本汉土军县也,属西河郡,晋省。后魏孝文帝於此城置吐京郡,即汉土军县,盖胡俗音讹,以军为京也。隋开皇五年又以吐京属隰州,十八年改吐京为石楼县,因县东石楼山为名也。……县理城,汉土军城也。”又同书卷十三太原府汾州条:“魏黄初二年,乃於汉兹氏县置西河郡,即今州理是也。……后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复于兹氏旧城置西河郡,属吐京镇。按吐京镇,今隰州西北九十里石楼县是也,十二年改吐京镇为汾州,西河郡仍属焉。”余太山称:“传世铜器既有战国时‘土匀(军)量器’,知石楼之得名‘土均’早于汉代,最迟可上溯至东周。‘土军’[tha-kiwən]或‘吐京’[tha-kyang]均得视为Tochari之略译。”(第12页)吐火罗,藏语文献作Tho-kar、Tho-gar、Thod-gar、Thod-kar、Thod-dkar,Thod相当于古汉语的大(王力《同源字典》dat)。藏语Tho-kar音转为*Tho-kun即是土军。康僧铠译kar为羯(见月)、牟融译dā为大(定箇、定泰),大羯*Datkar/*Dākar音转后成为吐火罗。羯之声母音转为疑母即是月,大羯吐火罗即大月也。藏语Tho-gar、Thod-gar中的-gar亦可解读为夏。夏xià匣祃、匣马,金尼阁hià/hiá、kià,越南语hạ,日语华、夏皆为ka。支谦译gat(v)为曷(匣曷)、译gup为合,摄摩腾、竺法兰译gām、康僧铠译gam为含(匣覃、匣勘),康僧铠译gaṁ(+g)为恒(匣登)。郑张尚芳称:“匣母上古主要是读塞音*g-、*gw-。直到后汉梵译里‘恒河’、‘阿含’还译g-。不少吴语方言匣母字在口语白读中仍念作g-母”(《上古音系》第85页)。夏的上古音当可拟作*ga。夏*ga如北欧语一般添加流音尾-r即是*gar。支谦译gal为迦(见麻),支谶译(v)pāl为和(匣戈、匣过),康僧铠译(v)tar为陀(定歌),康僧会译(v)par为波(帮戈、帮支),都未将-r、-l译出。夏*gar中的g音转为晓母h、-r音转为-n即是汉,夏*gar发生腭化并将尾音交换到词头即是藏(书面语)rgja‘汉族(人)’。大夏*Dāgar/*Dat-gar音转后形成吐火罗Tukhāra/Tochari。因此《新唐书·西域传下》迳称“大夏即吐火罗也”。支谦译kuñ为军(见文),支谶译mun、man、康僧会译mud、mūr为文(微文);按康僧会之译法,军可还原为*kud、*kur等。军*kud即屈也,土军即是土屈,将语序倒过来就是屈土。屈土指的是屈产(即屈地)。
陕北和晋之西部、中部、北部在历史上曾长期是戎狄之地。在晋获得河西地之前,戎狄充斥着整个陕北。《史记·匈奴传》:“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故自陇以西有緜诸、绲戎、翟、獂之戎,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秦穆公为公元前659—621年秦国的国君,在秦穆公之前整个陕北皆是戎狄。《史记·匈奴传》云:“当是之时,秦、晋为强国。晋文公攘戎、翟,居于河西圁、洛之间,号曰赤翟、白翟。”河西即山西、陕西之间的黄河以西;晋文公即重耳,公元前636—628年为晋国国君。“集解”引徐广曰:“圁在河西,音银。”“正义”引《括地志》云:“白土古城在盐州白池东北三百九十里,又近延州、绥州、银州,本春秋时白狄所居。”圁即银也。洛,洛河;梁玉绳云当作“璐”。“正义”引《括地志》云:“璐州本赤翟地;延、银、绥三州,白翟也。”延州,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东夏州置;秦、汉时为上郡高奴县地;匈奴为夏后,东夏州的州名反映了白翟与夏的亲密关系;唐治肤施(今延安市东北),辖境相当于今陕西延安、安塞、延长、延川、志丹等市县地。银州,北周保定三年(公元563年置),故城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唐治儒林(今横山东),辖境相当于今榆林市及米脂(亦白)、佳县、横山县东部地。绥州,春秋时为白翟地,战国时属魏,后归秦于此置上郡,西魏始置绥州,隋炀帝废;唐复为绥州。上郡,秦昭王三年置,领肤施等二十三县;汉高祖元年改为翟国,表明该地在汉高祖时期仍是翟地;后仍称上郡。“延、银、绥三州,白翟也。”整个陕北皆白翟。
《春秋》经文最早提到白狄是在宣公八年(公元前601年):“晋师、白狄伐秦”。《左传》最早提到白狄是在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狄伐晋,及箕。八月戊子,晋侯败狄于箕。郤缺获白狄子”。晋边境外的白狄进入箕(今山西太谷县),史称“箕之役”,晋国的大将先轸就是在此役中阵亡的。到公元前601年,“白狄及晋平”(《左传·宣公八年》),并随晋军伐秦(《宣公八年经》:“晋师、白狄伐秦”)。白狄介于晋秦两大国中间,服晋服秦,常无定策。公元前601年它和晋国联合伐秦(《宣公八年经》:“晋师、白狄伐秦”);前582年,又和秦国联合伐晋(《春秋经·成公九年》“秦人、白狄伐晋”)。晋国在前579年(成公十二年)败(白)狄于交刚,至前545年白狄始附属于晋(《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夏,齐侯……白狄朝于晋,宋之盟故也。”)。
白狄主要分布地在今陕西北部的陕北高原,但也有一部分居住在山西的中西部。《史记·晋世家》谓“蒲边秦,屈边狄”屈,古邑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吉县北。吉县与宜川相邻。陕北延安地区正是屈之边,“屈边狄”表明与屈邻近的这个地域是狄人之地。《四书释地》说:“山西交城县为狄地,舅犯(狐偃)实生其地。”山西中部的交城亦为狄地。《左传》成公十三年(公元前578年,晋厉公三年),晋使吕相绝秦曰:“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敌,而我之婚姻也。”君,秦桓公也。白狄与秦同处一州。秦在雍州,《史记·秦本纪》秦孝公元年(公元前361年):“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当时的秦国仍被作为夷翟待之。孝公下令国中曰:“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雍州,古九州之一。《书·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尔雅·释地》:“河西曰雍州”《周礼·职方》:“正西曰雍州”西河或河指今山西、陕西之间的黄河。今陕西省渭水以北为古雍州地,秦与白狄同处之,故曰“白狄及君同州”。此亦证明白狄主要分布在陕西北部。重耳回到晋国继承君位之后曾提及他从狄君猎于渭滨时,寺人披(《史记》作勃鞮)对他的追杀。《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国语·晋语四》13:“又为惠公从余于渭滨”韦注:“滨,涯也。重耳在狄,从狄君猎于渭滨。勃鞮为惠公来就杀之。”《史记·晋世家》惠公六年晋侯:“欲使之杀重耳于狄。”《史记·晋世家》文公元年:“其后我从狄君猎,女为惠公来求杀我。”可见白狄的南疆已接近渭水北岸。
晋国拥有河西之地是在晋献公之时。公元前652年晋和狄发生了两次持续时间较长的战争。据《左传》狄在“采桑之役”被晋打败后,又在夏天展开了持续一个月的伐晋攻势:《左传·僖公八年》:“晋里克帅师、梁由靡御,虢射为右,以败狄于采桑。……夏,狄伐晋,报采桑之役也。复期月。”采桑,古黄河津渡名,在今山西吉县西。《史记·晋世家》晋献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52年)记载同一事件称:“晋伐翟,翟以重耳故,亦击晋于齧桑,晋兵解而去。”齧niè桑即采桑,齧当是翟语“采”的译音。齧niè疑屑,越南语niết、khiết;啮niè(越南语giảo、khiết),皆从齿(chǐ昌里切,穿母止韵;越南语xỉ)却念niè;齧当和英语之knit[nit]‘编织;织补’同源。这一年晋狄之战的结果是晋人占有了河西,因此司马迁说:“当此时,晋强,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秦国早就觊觎晋之河西地,夷吾以赠送晋之河西地换来秦国的支持。在秦国的扶持下夷吾继承了君位。但晋惠公夷吾一登位(公元前650年)马上遣使到秦毁约:“始夷吾以河西地许君,今幸得入立,大臣曰:‘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寡人争之,弗能得,故谢秦。”(《史记·晋世家》惠公元年)《左传·僖公十五年》亦称:“晋侯(即夷吾)之入(入晋登位)也,……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既而不与。”秦国在三百年以后才得到河西地。“后百有余年,赵襄子逾句注而破并代以临胡貉。其后既与韩、魏共灭智伯,分晋地而有之,则赵有代、句注之北,魏有河西、上郡,以与戎界边。其后义渠筑城郭以自守,而秦稍蚕食,至于惠王,遂拔义渠二十五城。惠王击魏,魏尽入西河及上郡于秦。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史记·匈奴传》)魏之上郡、河西是三家分晋时魏之所得。秦惠文王,公元前337-311年在位。《史记·秦本纪》惠文王八年(公元前330年)“魏纳河西地”十年(公元前328年)“魏纳上郡十五县。”十一年(公元前327年)“县义渠”(更元后)十年(公元前315年)“伐取义渠二十五城。”后来秦以义渠地置陇西、北地郡。
晋在初封之时,仅为晋南的一个方百里的弹丸小国。《左传·昭公元年》:“……迁实沉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杜注:“大夏,今晋阳县。”然《史记郑世家》“集解”引服虔曰:“大夏在汾浍之间,主参星。”又《左传·定公四年》:“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杜注:“夏虚,大夏,今大原晋阳也。”然《史记·郑世家》“正义”引《括地志》云:“故唐城在绛州冀城县西二十里。”唐叔所封夏墟当在冀城。据《史记·晋世家》:“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时为弹丸之地。晋阳则在汾水之西,不符合司马迁之描述。而冀城正在二水之东、汾浍之间,知冀城曾是唐叔之封地。杜注将唐叔所封之夏墟注为太原晋阳,其依据是《汉书·地理志上》太原郡:“晋阳,故《诗》唐国,周成王灭唐,封弟叔虞。龙山在西北。有盐官。晋水所出,东入汾。”然霍山以北,至悼公以后始开邑县,前此未见所传。唐叔不可能封在太原。在晋献公的时代,晋国四周尚处在戎狄的包围之中。《晋语一》:“狄之广漠,于晋为都;晋之启土,不亦宜乎?”又《晋语二》:“宰孔谓其御曰:‘晋侯(献公)将死矣,景、霍以为城,而汾、河、涷、浍以为渠,戎狄之民实环之,汪是土也……。’”晋国实处在诸戎之中。姬姓之晋又与狐姬婚姻,狐姬之子夷吾(晋惠公)、重耳(晋文公)先后成为晋国国君。
晋献公通过和狐突的联姻而使“狐”成为晋之属地。《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晋献公:“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史记·晋世家》晋献公十二年:“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夷吾将奔翟。冀芮曰:‘不可,重耳已在矣,今往,晋必移兵伐翟,翟畏晋,祸且及,不如走梁。”晋公子重耳的母亲为大戎狐姬,其舅父为狐偃。狐氏本狄姓,为狄人;在古代,狄与胡可通,狄即胡、胡即狄。胡hú匣模,越南语hồ,日语ko;狐hú匣模,越南语hồ;“狐”、“胡”为同音字。古代同音字往往可以假借、能够相通,如《史记》中重耳的舅父狐偃因其字子犯而被称为舅犯,有时却写作咎犯,咎犯即舅犯也;因此“狐”可视为“胡”。狐即胡也,正与狐氏出自狄(胡)相符。狐氏即胡氏,胡氏清楚地表明他们的胡(狄)人血统。正因为狐突出自胡(狄)而被称为狐(胡)氏。胡氏表明狐氏之所出(狄)。胡标明了狐氏所属种族。到春秋时,狐氏(即胡氏)的主体依旧在狄地。由于与晋国婚姻,个别狐氏(如重耳母亲狐姬、舅父狐偃)生活在晋国,已经华夏化了。狐突辅佐的是太子申生,其儿子毛及偃辅佐的重耳。他们都深深介入晋国的国务活动,是晋国的外戚、谋士和将领。晋惠公死后,太子圉继承君位是为晋怀公。但晋怀公登基后不久,却干了件大蠢事——弑杀了自己的祖祖。《史记·晋世家》晋惠公十四年:“狐突之子毛及偃从重耳在秦,弗肯召。怀公怒,囚狐突。……怀公卒杀狐突。”怀公是惠公(夷吾)的太子,夷吾母是重耳母亲的妹妹,狐偃是重耳之舅父也是夷吾的舅父;狐突既是狐偃之父,自是重耳和夷吾的外公。怀公所杀的狐突是自己父亲的外公。翟之狐氏是白狄。公元前578年晋厉公遣吕相绝秦说:“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讐,而我之婚姻也。”“我之婚姻”当指晋献公(公元前676—651年在位)娶狐姬一事。由此可知晋献公所娶狐姬为白狄女,狐氏当是白狄。狐突意为胡公爵或胡王子。狐突一名中,带有宇文周王子小名后缀-突。《周书》卷四《明帝纪》:“讳毓,小名统万突,太祖长子也。……永熙三年太祖临夏州,生帝于统万城,因以名焉。”宇文泰因长子生于统万城而取名统万突。统万突之“统万”是其出生地,后面的“突”是一个后缀。此外太祖诸子:武帝邕曰弥罗突,齐炀王宪曰毗贺突,宋献公震曰弥俄突,卫刺王直曰豆罗突,赵僭王招曰豆卢突,谯孝王俭曰候幼突,陈惑王纯曰堙智突,越野王智曰立久突,冀康公通曰屈率突等。“突”当有“王子”之意。突tū陀骨切(定没),越南语đột,毒dú徒沃切(定沃),越南语độc;康巨译duṣ为突。“突duṣ”即“墨毒”(《汉书·匈奴传》注:“宋祁曰,冒音墨,顿音毒,无别训。”)之“毒”。夏德Hirth、白鸟库吉、方壮猷等将冒顿比拟为突厥语的莫贺咄Baghatur,突对译tur。上古音“职德”本是收舌根,但是和“质屑”等谐声混用一部分,现代闽客话都收舌头。今福州话“突”读touk,“毒”读tuk,发音甚近,都收-k音。“毒”当即古法语的duc‘duke’,该词和拉丁语dux‘领袖’同源:拉丁dux‘领袖’>古法语duc‘duke公爵,大公,领袖’>中古英语duk。在匈牙利王朝早期历史中,dux为“王子”或“公爵”的头衔。“狐突”即“胡毒”:胡人领袖、胡公爵、胡王子。
胡公爵狐突带给晋献公的礼物除了狐姬,还有所属的狐氏和狐地。此狐地即晋之狐厨或狐。平阳的狐谷亭曾是狐姓的王庭。《魏书·地形志上》载晋州平阳郡平阳县有“晋水”,《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平阳河水,一名晋水。”《水经注·汾水》:“汾水南与平水合,水出平阳县西壶口山……其水东迳狐谷亭北,……又东迳平阳城南,东入汾。俗以为晋水,非也。”狐谷亭之谷即吐谷浑之谷,也就是突厥语之吾尔gur‘姓’;狐谷亭就是狐姓亭(庭),这表明狐氏曾分布在临汾;晋之“狐”地当在附近。临汾与吉县中间只隔了个乡宁县,临汾到吉县以北这一带在晋献公娶狐姬之前都是狐突之属地。齐桓公时代,山西临汾西仍是白狄秦夏之地。《管子·小匡篇》载齐桓公“西征,攘白狄之地,遂至于西河,……逾太行与卑耳之谿,拘秦夏,西服流沙西虞,而秦戎始从”。此西河是指晋之西的黄河。同书“封禅篇”亦称:“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县车,上卑耳之山。”《国语·齐语》所载与“小匡篇”略同,唯“卑耳”作“辟耳”,“西虞”作“西吴”。古虞、吴字通,铜器中有虍头字无虍头字多通用,《史记》周仲章封于北虞,亦作北吴。西河即晋之西的黄河。此大夏(或“秦夏”)在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左传·僖九年传》称:“齐侯以诸侯之师伐晋,及高梁而还,讨晋乱也。令不及鲁,故不书。”杜注:高梁“在平阳县西南”时年为公元前651年。齐桓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立夷吾为晋侯,他没有必要跑到滕格里沙漠。平阳县附近的白狄当是狐氏,晋献公的死亡使他们卷入拥立新国君的纷争中。
公元前644年,白狄攻晋之狐厨(今山西临汾西南)、受铎、昆都(均在临汾南。后来吐火罗人将昆都这一名称带到阿富汗,称为昆都士Qunduz)。厨chú澄虞,越南语trù;安世高译ma为无(微虞),支谶译ha为于(于虞);厨可拟作*dra、*tra。安世高译tra为多(端歌),支谶译ta为都(端模)、支谦译为多。厨*tra即巴克特拉Bactra之后缀-tra,意为“都”。州zhōu照尤,越南语châu;支谶译tyu为舟(照尤),康僧铠译cu、康僧会译cyu为周(照尤)。厨*tru中的r音转为y之*tyu可译为州。狐厨意即狐都或狐州。狐从瓜得声,狐州即瓜州。晋惠公十三年(公元前638年)秋将“居于瓜州”的“允姓之奸”迁到伊水流域。允姓所居的“瓜州”当为狐厨,而非杜预所注的:“瓜州,今敦煌”。鲁僖公时代,是戎狄异常活跃的时期,此时陕北和晋之戎狄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频频和中原国家发生战争。《春秋》和《左传》所记录了这一时期戎狄和中原诸国的冲突有: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传:“虢公败狄于桑田。”僖公八年(公元前652年)经:“夏,狄伐晋”。僖公十年经(公元前650年):“狄灭温”。僖公十四年经(公元前646年):“狄侵郑”。僖公十六年(公元前644年)传:“秋,狄侵晋,取狐厨、受铎,涉汾,及昆都,因晋败也。”僖公十八年(公元前642年)经:“冬,邢人、狄人伐卫。”同年《左传》补充道:“狄师还。”僖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39年)经:“春,狄侵卫。”僖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36年)经:“夏,狄伐郑。”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经《春秋》:“夏,狄侵齐。”僖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8年)经:“卫人侵狄。秋,卫人及狄盟” 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经:“狄侵齐。”“晋人败狄于箕。”在中原诸国包括晋国自己深受狄人侵害这一大背景下,晋惠公不可能千里迢迢跑到敦煌将那里的戎狄迁到中原。晋惠公所诱迁的定是晋国本土及其西北的戎狄。
《左传·襄十四年》:“将执戎子驹支,范宣子亲数诸朝,曰:‘来,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汝剖分而食之。’”此瓜州并非出美瓜之州。狐从瓜(guā见麻)得声,瓜州应即狐州。“瓜衍之县”可证明“瓜州”就在晋之西北。《左传·宣公十五年》:“晋侯赏桓子狄臣千室,亦赏士伯瓜衍之县。”瓜衍之衍即朐衍之衍、呼延、居延之延,是胡名中的男子名、部落名、后缀,相当于汉语的胤;“瓜衍之县”即瓜(胤之)县就是瓜州。戎子驹支表明驹支是戎人之君。驹支可还原为*Goti、*Guti、*Koti、*Kuti等。驹jū见虞,王力《同源字典》kio;英语colt、foal(foal当是colt之音转即有c>f、o>oa和-t脱落)。支谦译gu、康僧会译go、竺律炎译gro为俱(见虞),支谦译ku为枸(见麌、厚、侯),支谶译ko、康僧会译go为瞿(群虞、见遇);驹可还原为*gu、*go、*ku、*ko等。支zhī照支,王力tjie;支谦译ci、支谶译ke、摄摩腾、竺法兰译tye为支;支可还原为*ti。驹支*Goti即哥特也,哥特Goti的第一个音节以第二音节的开头辅音收音之Got-ti则是高本汉给出的月氏的另一个读音*Got-ti。驹支*Guti即屈支、月支,驹支*Kuti亦是屈支。姜即羌,戎即胡,姜戎氏即羌胡氏;羌胡,小月氏也。吾wú疑模、yú《集韵》疑鱼,王力nga,越南语ngô,金尼阁û/ù、gû/gù;安世高译gān为颜(疑删)。离,金尼阁chci、lí;支谦译ri、lā、li、康僧会译re为离(来支、寘、霁、《集韵》彻支);离可还原为*ri、*rā等。吾离可还原为*Guri、*Gari、*Gurā、*Garā等。驹支、吾离、姜戎氏和屈支、月支、狐氏*Gati(模韵古音为a,华、夏、胡、狐在上古同音)、*Goti实为同一族名的不同汉译。驹支也就是月氏、狐氏原本在晋之屈产,在晋启狄土筑屈之前后,一部分月氏向西迁移,并将瓜州之名带到了甘肃敦煌市。月氏的原居地并不在祁连、敦煌间,而是在陕北和晋西北。秦、晋的扩张导致陕北和晋西北的月氏向西迁徙到祁连、敦煌间。向西迁徙的月氏甚至有一部分翻越葱岭进入巴基斯坦。《亚历山大远征记》中位于科芬河、科斯河和印度河之间的古拉亚就是因吾离而得名的。科芬河Cophen的词根Co为胡(狐)、高,词尾-phen为突厥语的后缀-pan也就是汉语的番蕃。古拉亚人Guraeans的词根Gura(e)即是吾离*Gurā。吾离*Gurā在公元前327年初夏亚历山大远征该地之前就已抵达该地。《亚历山大远征记》中没有提到犍驮罗,以地望而论古拉亚就是犍驮罗。犍驮罗Gandhāra,《魏书·西域传》译作小月氏、《高僧传·昙无竭传》译作月氏国。Gandhāra一词和汉语的月、梵语的Candra‘月’有关。烈维在《龟兹国语及其研究之端绪》中称:“而语末之ara,与中央亚细亚殊如帕米尔附近多见之Tukhara,Gandhara等语之语尾ara同例,其起皆不明”语尾-ara可能和Sogdiana中的-ana以及梵语之-ala‘…之地’相同,若然,Gandhara意即Gandh之地。Gandh中的-n脱落后之*Gadh以及n置换到词头之*Ngadh都可比对为汉语之月。月yuè疑月,越南语nguyệt。利玛窦于万历三十三年末(1606年初)付刊于北京的《西字奇迹》同时用ng、g来表示汉语的疑母,如悟gû(wù疑暮,金尼阁ú、gú,越南语ngộ,王力nga)、吾gû(wú疑模,金尼阁û/ù、gû/gù,越南语ngô,王力nga);卧gúo(wò疑过,金尼阁gó,越南语ngọa,王力);艾gái(ài疑泰、yì疑废,金尼阁í、ní、gái,越南语ngẚi,王力ngat);我ngò(wǒ疑哿,金尼阁gò,越南语ngã,王力ngai);碍ngái(ài疑代,金尼阁gái,越南语ngại,王力ngə)。另有一些非疑母字也标为g、ng,如为gûɛy(wéi于支、wèi于寘,金尼阁gôéi、ûéi,越南语vi、vị,王力hiuai);秽gúei(huì影废,金尼阁goéi、uéi,越南语uế,王力iuat);爱ngái(ài影代,金尼阁,越南语ái,王力ət);闇ngán(àn影堪,金尼阁hán、gán/gàn,越南语ám,王力əm)。巴黎国民图书馆手稿部收藏的《回回馆杂字》的无名氏标音者对汉语疑母字的标音法和利玛窦相同,即有的字标为ng、另一些字标为g。金尼阁则只以g来表示汉语疑母,在他的汉字表音体系中并没有ng这个字母组合。在后汉三国时期,就已存在汉语疑母字对译梵语g的情形,如安世高译gān为颜(疑删);g译为疑母在当时只有这一例。波斯文gh(ğ)和汉语疑母ng相当。回回文波斯语五巴儿ghubār‘雾’、五儿发ghurfa‘阁’、五勒恩ghulām‘仆’(源自突厥语qul‘奴’)、额即即ghazīzī‘浊’、额日克ghijhak‘琴’、额则卜ghazab‘怒’、阿儿ghār‘洞’、安ghamm‘愁’、矮勒忒ghairat‘发志’。额é疑陌,金尼阁gě,威妥玛ê、ngê,越南语ngạch,王力《同源字典》ngeak;五wǔ,金尼阁ù,威妥玛wu,越南语ngũ,王力《同源字典》nga;阿ā影歌,金尼阁ō,威妥玛a、nga,越南语a;安ān影寒,金尼阁gān,威妥玛an、ngan,越南语an;矮ǎi影蟹,金尼阁iài,威妥玛ai、ngai,越南语nụy、oải。金尼阁以g的手写体表示汉语疑母,日语g、ŋ自由变读,汉语疑母和波斯语gh即(ğ)相当,因此ng可以写作g或ğ;从利玛窦的疑母ng、g二重表示来看,实际上就有ng=g。安世高译(v)pat为越(于月、匣末),支谶译gar、gat(v)和gadh为竭(群月)、译var、vara、vart、rāt和(v)vat为越(于月、匣末)、译bhad为颰(bá并末、帮月)、译haṭh(或ḍ)为曰(影月),康僧铠译kar为羯(见月)、译ghāt为竭(群月),支谦译kar和gad为竭(群月)、译gul(v)为掘(群月、群物)、译hul为越(于月、匣末)、译gat(v)和kap(+ph)为揭(jiē见月、薛,群月、薛,溪月,qì溪祭)、译bat为颰(bá并末、帮月)、译vat为曰(影月),康僧会译(v)pāt为越(于月、匣末),康孟祥、竺大力译vas为越(于月、匣末)。按支谶的译法,‘月’可还原为ngadh、gadh;犍驮罗Gandhāra可解释为‘月之地’。
晋惠公十三年(公元前638年),秦、晋两国诱而徙于周之郊甸伊川的陆浑为浑人的六个部落。陆浑即六浑。“陆浑戎”,《春秋公羊传·昭十七年传》作“贲浑戎”,《经典释文·春秋公羊音义》称“贲”“音六”,这是陆即六的最显明证据。“陆浑”是一个类似于“十姓回纥”、“九姓乌古斯”的部落联盟的称呼。这个部落联盟包括了六个部落,此六浑即所谓的陆终六子: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季连。六浑还被称为允姓、阴戎、陆浑之戎。迁徙之前的陆浑(即六浑)部位于秦、晋之西北,瓜州当是指山西吉县西北的陕北、吉县之北的晋北,甚至包括晋之屈在内的广大胡地。晋地的浍水流域是因陆终第4子会人而得名的。《史记·魏世家》:“魏武侯九年(公元前378年),翟败我于浍。”《索隐》:“于浍,于浍水之侧。”《正义》引《括地志》:“浍高山又云浍水,在绛州翼城东北二十里,浍水出此山也。”其地在今山西省翼城县。王力《同源字典》匣母之会绘为huat,见母之禬襘为kuat,见母之羯为kiat;去掉介音后,会*kat即是羯*kat也。康僧会译vat为会(匣泰、见泰),见泰之会可拟为*kat。康僧铠译kar为羯(见月),羯kar的尾音-r音转为-t即是会。会人即羯人也。《魏书·石勒传》称石勒:“其先匈奴别部,分散于上党武乡羯室。”西晋所置的武乡县,治今山西榆社北。十六国时,石勒称赵王(公元319年),以武乡县为其故里,置武乡郡。榆社离汾浍之间的翼城不远。石勒所属的羯人当出自浍水流域。
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封诸王,以上郡地立秦降将董翳为翟王,都高奴。汉孝文帝三年“于是孝文帝诏丞相灌婴发车骑八万五千,诣高奴,击右贤王。右贤王走出塞。”秦置高奴县治今陕西延安市东北延河北岸,东汉末废。王力《同源字典》高为kô,怒弩砮皆为na,奴当亦是na;所谓的东伊朗语后缀-na实即汉语之奴。梵名Kokālika,又作高迦离伽、孤迦梨迦、孤迦利迦等,高对译梵语ko。高奴可还原为*Cona。高奴*Cona意为高人。高奴可能与皋(通高)落氏有关。高奴和翟王之名表明这里是翟地。到东汉许慎(约58-约147)的时代,北洛水的发源地仍是北夷之地。《说文》称:“洛水出左冯翊归德北夷界中,东南入渭。从水各声。”此洛水又称北洛河;源出陕西定边县东南部,东南流经志丹、甘泉、富县,至洛川纳沮河,又流经蒲城,到大荔合渭河后东入黄河。到了隋代仍有说汉话的白狄生活在陕北。《太平寰宇记》卷三《丹州风俗》条引隋《图经杂记》云:“俗谓‘丹州白窒,胡头汉舌’。即言其状似胡而语习中夏。白窒即白翟语讹耳,近代谓之部落稽胡,自言白翟后也。”这句谚语也表明迟至隋《图经杂记》时代丹州仍有白翟(狄)。丹州原名汾州,西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为丹州,治义川(今陕西宜川东北),隋时属延安郡,辖境相当今宜川县地。宜川与山西的吉县隔黄河相望,“屈边狄”之屈在今石楼与吉县间;宜川离洛河不远;隋代宜川之白窒(白翟)当是古代就生活在这里的白狄之遗孑。
参考资料
屈产.在线汉语字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7 12:19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