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神经
运动性脑神经
展神经:展神经为运动性神经。起自脑桥面神经丘深面的展神经核,纤维行向腹侧,经脑桥延髓沟内侧部出脑,向前穿海绵窦外侧壁及眶上裂入眶,在视神经外侧支配外直肌。
概述
1、展神经:
展神经12对脑神经中的第6对,为运动神经:起自桥脑中部背面中线两侧的展神经核,支配眼外肌群中的外直肌。受损时眼球向外侧运动受限而呈内斜视,常伴复视。
2、外展神经:
外展神经核位于桥脑被盖部,第四脑室上端底部,靠近中线,其纤维向腹侧进行,在桥脑和延脑的锥体之间伸出脑干,在后床突和颞骨岩部顶端之间穿过硬脑膜,行经海绵窦的外侧部分,经眶上裂入眼眶,终止于外直肌。
解剖结构
展神经属躯体运动神经,以单根(83%~94%)或双根自延髓脑桥沟中部出脑,一般在小脑下前动脉背侧向前外侧上行,于鞍背外侧穿硬脑膜,跨过颞骨岩部上缘便急转向前,穿蝶岩韧带、岩尖和鞍背之间的Dorellos管进入海绵窦。在海绵窦内,展神经居颈内动脉的外侧;出海绵窦后,经眶上裂内侧端,在Zinn总腱环内入眶腔,在此居动眼神经两支之间。展神经在脑池内段长度为16(11~22)mm,由起点至进入眼眶的长度为59mm。在颞骨岩尖部,展神经与三叉神经节相邻,当岩骨尖骨折或炎症时,常累及此二神经致岩尖综合征,表现为眼内斜视和面部感觉障碍。展神经由于与岩尖部、小脑前下动脉、海绵窦等的毗邻关系和在颅底较为固定,加之行程较长,使得展神经在颅底骨折或颅底内压增高时,可由于病变直接涉及或脑干下降牵拉展神经而造成损伤。椎-基底动脉在展神经发出处可与神经接触,或在通过颅后窝时损伤展神经。
形态学结构
展神经核位于靠近脑桥的中线部,居第四脑室底面丘深面,面丘是由面神经运动核发出纤维环绕在展神经核周围而形成。
展神经在脑干的延髓和脑桥之间发出,进入延髓脑桥池,在延髓脑桥池沿基底动脉走行。穿过脑膜,是所有脑神经中在蛛网膜下隙内行程最长者。前行至颞骨岩部顶端突然转弯,进入充满静脉血的海绵窦,并与颈内动脉伴行,然后经眶上裂入眶,从内侧进入并支配外直肌,使眼球转向外。
相关疾病
1、展神经损伤:
由于展神经进到脑膜之前在颞骨岩部尖端突然弯曲,所以有一段很长的颅骨内段,因此当颅内压增高时往往容易受损。脑部肿瘤等占位性病变压迫展神经可导致神经麻痹。展神经的完全麻痹导致患侧眼球的内直肌缺乏拮抗作用,不能使眼球向外运动而表现为完全内收。患者表现为除了向对侧凝视以外,在眼球转动的各个方向均出现复视。大脑基底部动脉环的动脉瘤和颈内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在海绵窦内均可压迫紧邻的展神经,而鼻腔或鼻旁窦内的脓栓并发脓毒性血栓(脓肿)也可压迫展神经。
2、展神经麻痹:
(一)概述:
展神经为第Ⅵ对脑神经,由脑桥延脑沟中部发出,支配眼球运动的外直肌,使眼球外展运动。是较常见的单脑神经麻痹之一。可见于头颅外伤、非特异性炎症、颅底肿瘤(特别是鼻咽癌转移)等。
(二)诊断依据:
以中年发病为多见,可为急性或缓慢起病。
在麻痹侧出现复视,眼球外展运动受限或不能。
(三)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及体检时眼球外展运动受限或不能,即可诊断。
(四)警示:
由于展神经在颅底行程较长,颅内压增高时常压迫双侧展神经致不全麻痹,应引起注意。
(五)鉴别诊断:
可根据不同伴随症状作出病因诊断,如鼻咽癌转移可伴头痛、鼻出血、鼻咽部活检即可鉴别;脑干病变时可伴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对侧偏瘫可资区别。
(六)自然病史及预后:
展神经麻痹的病因较多,其预后视病因不同而异。
(七)治疗原则:
凡能找得到病因者应早期作病因治疗。
(八)治疗:
如为非特异性感染引起者,可用糖皮质激素、B族维生素等治疗;如为鼻咽癌可做放射治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8 17:22
目录
概述
概述
解剖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