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綦,汉语词语,拼音是 lǚ qí,释义为足迹;指鞋上的带子。
解释
1、足迹,踪影。
2、指鞋上的带子。
出处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婕妤》:“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颜师古注:“言视殿上之地,则思履綦之迹也。”
南朝·齐·王融《有所思》诗:“宿昔梦颜色,阶庭寻履綦。”
唐·刘禹锡《马嵬行》:履綦无复有,履组光未灭。不见岩畔人,空见凌波袜。
唐·沈佺期《古歌》:玉阶阴阴苔藓色,君王履綦难再得。璇闺窈窕秋夜长,绣户徘徊明月光。
清·谭嗣同《仁学》二四:“缅山川之履綦,邈音书而飞越。”
明·何景明《寡妇赋》:“纷履綦之委弛兮,琴瑟偃而不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