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光镇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辖镇
屯光镇,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地处屯溪区东部,东与歙县接壤,南与阳湖镇毗邻,西与新潭镇、昱东街道相连,北与徽州区交界,行政区域面积3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屯光镇户籍人口为22103人。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分属休宁县黎阳东乡十六都和歙县南乡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都。
民国十年(1921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分属休宁县率口乡和歙县第四区、第五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后改属屯溪市率口乡和歙县岩寺区、王村区。
1958年2月,分属屯溪市屯光公社和歙县王村人民篁墩大队。
1983年3月,设歙县王村区篁墩公社;同年10月,政社分设,分别设立屯溪区屯光乡和歙县篁墩乡。
1987年12月,篁墩乡划入屯溪区。
1992年2月,屯光、篁墩2乡合并成立屯光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屯光镇辖8个社区、9个行政村:前园、上新、阜上、安东、社屋前、湖边、茶场、尤溪、云村、上草市、下草市、篁墩、富礼、涪村、汉沙、南溪南、留村;下设35个居民小组、6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屯光镇辖4个社区、7个行政村:社屋前社区、湖边社区、尤溪社区、草市社区、云村村、篁墩村、富礼村、浯村村、汉沙村村、南溪南村、留村,镇人民政府驻屯光大道6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屯光镇地处屯溪区东部,东与歙县接壤,南与阳湖镇毗邻,西与新潭镇、昱东街道相连,北与徽州区交界,行政区域面积3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屯光镇地处皖浙赣三省交会的皖南山区黄山余脉与白际山余脉之间,地势大致周高中低,四周多为海拔200—380米的低山和丘陵。地形由新安江将全境分割成南北两大块区域,东西长、南北窄。主要山脉有九龙山、太阳山、观音山,最高点位于尤溪社区麻雀山,海拔361米;最低点位于涪村坝上,海拔113.8米。
气候
屯光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720毫米,但年际变差大,最多年达2700毫米,最少年仅9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6.3℃。
水文
屯光镇境内河流属新安江流域,主要河流新安江自东向西贯穿全境,于涪村桥头流入歙县,境内长度11千米。另有1千米以上的河流与山溪8条。
自然灾害
屯光镇主要自然灾害为水灾、旱灾。历史上较严重的有1996年6月30日洪灾,直接造成水稻、蔬菜等农业损失200多万元,倒塌房屋10余间,其中汉沙下四村30多户村民被转移安置。2008年1月至2月上旬,因持续降大雪、降温,先后遭受两次雪灾冷冻袭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75万元。
自然资源
屯光镇矿藏有尤溪红砂岩石料、篁墩至涪村河段的砂金、新安江河段的砂石、上草市及富礼、南溪南一线的砖瓦黏土等,有山场2.6万亩。
2011年,屯光镇有耕地面积5387亩,其中水田4145亩,旱地1242亩。
人口
2011年末,屯光镇总人口4748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8300人,城镇化率80.6%。另有流动人口3707人。总人口中,男性23894人,占50.3%;女性23586人,占49.7%;14岁以下6932人,占14.6%;15—64岁36512人,占76.9%;65岁以上4036人,占8.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7343人,占99.67%;有回、壮、蒙古、朝鲜、苗、土家等13个少数民族,共137人,占0.33%。2011年,人口出生率7.9‰,人口死亡率3.9‰,人口自然增长率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30.5人。
2017年末,屯光镇常住人口为2.41万人。
截至2019年末,屯光镇户籍人口为2210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屯光镇完成财政总收入8402万元,比上年增长42.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873万元,比上年增长40%。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670万元,增值税1816万元,企业所得税16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19元。
2014年,屯光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4.42亿元,增长10%;两税收入6500万元,其中地税收入同比增长2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428元,增长12.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3亿元,增长1.4%。
2015年,屯光镇完成两税收入6540.6万元,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46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3098元。
2019年,屯光镇有工业企业28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4个。
2020年,屯光镇两税收入由2015年的6540.6万元提高到1.146亿元,约“十二五”末的1.75倍,连续4年保持亿元以上。2020年,完成属地固定资产投资19亿元,工业总产值0.88亿元,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4.03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48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0.9亿元。2020年,屯光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428元。
农业
2011年,屯光镇实现农业生产总值1.1亿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69%。
屯光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3155吨,其中水稻2290吨,玉米722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油作物。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6319亩,产量9907吨,主要品种有叶菜类、根茎类、茄果类等,其中叶菜类2887吨,根茎类4964吨,茄果类582吨,油料作物产量395吨。
屯光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1170头,年末存栏6684头;家禽饲养量73733羽,出栏45070羽;畜牧业总产值0.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3.3%。
工业
屯光镇形成以纺织、电子、汽车维修、建筑材料生产等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6%。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实现工业增加值59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9%。
2014年,屯光镇引进30个项目,累计到位区外资金(含续建)15.2亿元,增长22.3%。其中新引进项目到位资金2.6亿元。市“十大工程”完成投资20.9亿元,同比增长52.6%,32个区“十大工程”完成投资41.5亿元,同比增长18.9%。
2015年,屯光镇新引进项目48个,引进区外内资3亿元。32个三次产业和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24亿元,其中8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34亿元。
商贸
2011年末,屯光镇有商业网点15个,职工240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2.8亿元。
金融业
2011年末,屯光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7113万元,比上年增长22%;各项贷款余额7177万元,比上年增长68%。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屯光镇有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680人,专任教师36人;小学3所,在校生1650人,专任教师8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30人,专任教师12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344万元,比上年增长5%o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14%,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
科学技术
2011年末,屯光镇有农业科技人员中有农艺师2名,助理农艺师6名,市粮油生产专家组成员1名,工程师1名,助理工程师2名。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屯光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7个;各类图书室17个,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藏书10万多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21人。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3万户,入户率100%。
2011年末,屯光镇有体育场地2处。7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屯光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个,其中门诊部(所)2个;病床10张。专业卫生人员13人,其中执业医师6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6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2万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屯光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29户,人数776人,支出206.3万元,比上年增长18%,月人均221元,比上年增长10%;城市医疗救助137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80人次,共支出2.4万元,比上年增长3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41户,人数450人,支出60.3万元,比上年增长12%,月人均112元,比上年增长1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3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76万元,比上年增长15%。社会福利费2.4万元。2011年度发放救灾款51万元;辖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3850人,比上年增长360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629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3650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8350人,参加计划生育保险职工5890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9440人,参保率98%。
2020年,屯光镇累计新增就业1050余人。发放农村低保金881万元,城市低保金1137万元,临时救助92万元,计划生育奖、特扶资金416万余元,独生子女保健费104.2万元。城乡居民医保参保19892人,参保率达96%。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屯光镇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0.5万件。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6个,固定电话用户0.3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97%;移动电话用户0.4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00%;宽带接入用户0.35万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屯光镇有绿化面积1.8万平方米。公共绿地40公顷,绿化覆盖率10.5%,人均面积8.4平米。
交通运输
2011年,屯光镇客运总量6.5万人次,货运总量10.6万吨。另有205国道经过境内。
历史文化
屯光镇因1955年2月率先在屯溪市成立青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视为屯溪的光荣而得名。
风景名胜
花山谜窟景区花山谜窟) 位于屯溪东郊,是屯溪新开发的一处新景点。花山谜窟为其主要景点。
著名人物
程灵洗(514年—568年),字元涤,海宁黄墩(今屯溪篁墩)人。梁侯景之乱,灵洗集黟、歙乡勇保卫地方,抗拒景军,梁元帝授其谯州刺史,领新安太守。归陈后,武帝嘉其义,授兰陵太守,封遂安县侯。后以功授都督南豫州刺史、左骑将军。天嘉四年(563年),灵洗率部击败周迪兵寇,迁中护军,都督郢州刺史。废帝即位,封灵洗为云麾将军,后又以平叛有功封重安县公、安西将军。灵洗治军严明,与部众同甘苦,颇受将士拥戴。性好播植,精于耕耘,常亲临田间劳动。
程大位(1533年一1606年),字汝思,号宾渠,明休宁率口渠东(今屯溪前园村)人。明末数学家。明末皖南地区,由于商业相当发达,数学受到商人的充分重视,作为小商入出身的程大位,未入仕途,处出经商,“逐游吴楚,博访闻人达士”,留心算学,遇有“通数学者,辄造访问难,孳孳不倦”。由于他聪明好学,不借重金,购求遗书,学而不倦,还经常深入实际,搜集问题,丈量测算,获得丰富的数学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程大位四十岁后弃商归里,“覃思于率水之上”,经二十年的苦心钻研,埋头著述,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写成《算法统宗》十七卷。明朝末年,日本人毛利重能把它译成日文,传入日本,开日本“和算”之先河。十八世纪前后传入东南亚和欧洲。《算法统宗》后又经其本人删繁就简,藉其要领,写成《算法纂要》四卷,更臻完善,系统简明。程大位集十六、十七世纪珠算之大成,确立了珠盘算式,并完善了珠算口诀,标志着我国珠算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程大位对珠算的发展、普及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后人称他为“珠算大师”。
程敏政(1445年—1500),字克勤,明休宁篁墩(今屯溪)人,时人称为程篁墩。程敏政自幼聪明好学,酷爱读书,从小就有“神童”之号。明成化二年(1466年)殿式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礼部右侍郎。程敏政博览群书,熟悉历朝典籍,多次参加明英宗、宪宗两朝实录编写、校正。任侍讲学士时,能联系实际讲解经史大义,陈述利弊,直言不讳,尽职尽责,受到朝廷器重,皇帝称其为先生。支书上称他“学问该博,为一时冠”。程敏政在文学上与李东阳齐名,传世之作有《宋遗民录》、《篁墩文集》、《明文衡》等。
江瓘(1503年—1565年),字明莹,安徽歙县篁南人(今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南溪南)。因得呕血症,学医自治,尽毕生之力搜集历代医家医案,终成名医。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名医类案》初稿成,未刊行。其子应宿走遍大半个中国,博采名医验方,历时19年,五易其稿,使《名医类案》12卷刊行于世。是书上采扁鹊、仓公、华佗诸家,下讫元、明诸名医验案,分205门,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既忠实于原始资料,又随附评论。是我国第一部总结历代医案的医学名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07:0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