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DNU)是
山东师范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
办学历史
1950年10月,山东师范学院成立时,设立国文、史地、教育、数理化、博物、艺体6系。其中史地系即包括历史、地理两个专业(后分为历史系、地理系)。山东师范学院历史系即学院前身,是建国后山东省最早设立的历史学系。
1956年,建立世界史教研室。
1978年,世界史学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79年,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
1981年,中国史(中国近代史专业)、世界史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0年,获批专门史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3年,获批世界史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获批中国古代史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4年,建立世界史学系。
2005年,山东地方史研究所获批为山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同年开始招收世界史专业本科生。
2006年,世界史学科被评为山东省“十一五”强化建设重点学科。
2008年,学院推荐的《中国近代史》与《中国文化概论》被评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
2010年,建立世界史研究院;学校与济南市委宣传部联合成立济南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2011年,获批世界史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中国史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世界史学科被评为山东省“十二五”强化建设重点学科。
2014年,世界史本科专业被评为山东省名校工程建设专业和山东省特色专业。
2016年12月15日,学院被山东省文物局评为“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
2017年,学院成立东亚史研究中心。
2018年3月,学校成立山东师范大学亚太研究中心;4月,学校成立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城市史研究中心;12月21日,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更名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19年,获批世界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历史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外关系史创新团队”获评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团队;学校成立山东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2020年11月,学院《世界现代史》线下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研究创新团体”获评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学校成立山东师范大学抗日战争研究中心。
2023年,学院“沂蒙精神与山东红色文化研究创新团队”入选首批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
2024年9月,学院获批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4年11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下设2个教学系。截至2023年8月,学院开设2个本科专业。
教学系:中国史系、世界史系
本科专业:历史学、世界史
学科建设
据2024年11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截至2023年9月,学院有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世界史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世界史、中国史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史、世界史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学科教学(历史)
山东省首批重点学科:世界史
山东省特色重点学科:世界史
山东省“十一五”强化建设重点学科:世界史
山东省“十二五”强化建设重点学科:世界史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学院有在职教师75人,其中在职教授、研究员1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专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3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3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名,山东省社科新秀奖1名,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名,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41人。据2024年11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据2024年11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1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1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项省级精品课程。截至2019年12月,学院有1个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山东省品牌专业,2个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专业,1个山东省特色专业。
据2024年11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2016年5月,学院学生在第四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讲课比赛一等奖1项,说课比赛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2017年5月,学院学生在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得说课比赛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讲课比赛二等奖1项。2018年5月,学院学生在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得说课比赛二等奖1项,讲课比赛三等奖1项。2019年7月,学院学生在2019年大学生实践能力大赛暨第七届全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21年12月,学院研究生在“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22年,学院“学史力行”暑期社会实践队获评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理论宣讲十佳社会实践团队。2023年4月,学院学生在第三届统编历史教材“精彩一课”全国教学大赛暨历史教材研究高端论坛中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9月,学院有1个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11月,学院近五年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文库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30余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近20项,省社科项目20余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特等奖并一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获省教育厅科研奖数10项;出版学术专著200余部,发表高层次学术论文上千篇。
学术资源
据2024年11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设有资料室。截至2019年12月,世界史专业设有专门的资料室,有中外文藏书9万册,中外文期刊80种。
文化传统
1999年10月28日,麒麟学社在安作璋的指导下成立,学社创办的社团刊物《学史》已成为历史文化学院院刊。2019年4月27日,学院社团部及社团成员参与
山东师范大学学生会与各院学生会联合主办的社团青春文化节,举行了“学习五四精神,传承先辈薪火”五四知识竞赛等活动。2022年10月15日,学院举办社团纳新活动,棋牌桌游社、流光画雨汉服社、小影院、麒麟学社、绿茵魔足足球社的负责人进行了宣讲。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