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政法学院
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境内公办高校
山东政法学院(Shandong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正式成员。
历史沿革
1955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
1959年2月,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成立山东政法学院。
1961年8月,中共山东省委决定撤销山东政法学院。
1979年12月,中共山东省委决定恢复重建山东省政法干部学校。
1983年10月,更名为山东省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1987年10月,更名为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建立山东政法学院。
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
2015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2016年9月,成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正式成员。
2017年7月,成为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正式成员。
2020年8月3日,山东政法学院网格学院成立。
2024年7月,山东政法学院思政课“新质”课堂研究中心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5月,学校设有13个教学单位,开设24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925人,其中专任教师700人。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43人,占专任教师的34.71%。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96人,硕士学位的467人,硕士以上学位占专任教师的94.71%。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91人,占专任教师的13%;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山东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3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重点学科首席专家2人,全省法学研究领军人物3人,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1人,山东省优秀思政课教师1人,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和惩戒委员会委员2人,省委、省政府法律专家库成员4人,山东政法智库专家1人,省人大常委会特聘立法专家2人,济南市拔尖人才1人,全省社科理论界“百人工程”高层次人才2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项目、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高水平课程共20余门;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改重大专项1项、省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20项。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山东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12个省级科研平台和8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建有20多个研究服务机构。
2017年,学校获批2个“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证据鉴识实验室获批为“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民商事法律与民生研究中心获批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完成省级立法研究项目26项,清理地方性法规1000余件,《山东省黄河条例》《山东省物业条例》《济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建议稿转化为正式立法项目20余项。近年来,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立项近300项,横向项目80余项;国内核心期刊以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0余项,厅局级科研成果奖励130余项。
学术资源
据2023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达446.82万余册,其中包括纸质图书133.69万余册,电子图书323.13万余册,年订购中文纸质期刊509种,外文纸质期刊11 种,累计中外文电子期刊达47.51万余册,学位论文283.88万余册。图书馆藏书体系注重凸显学校学科和专业特色,其他学科均衡发展,政治法律类图书占总馆藏的30%;有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45个,其中自建数据库3个,有国内较著名的“CNKI中国知网”“超星数字图书馆”“北大法宝”“北大法意”“方正阿帕比——法律精品书库”“法源——卓越法律人才学习平台”“台湾月旦知识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等,国外较著名的“HeinOnline法律期刊全文数据库”“Lexis Advance数据库”“Westlaw.com数据库”“EBSCO数据库”及“WorldLib- Excel国外优秀学术论文”等。图书馆已形成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同步增长并为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政法论丛》是由山东政法学院主办是的法学类专业学术期刊,所刊发论文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大型文献资料上被转摘、复印、索引,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列为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1—2012、2013—2014)、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2012—2013、2014—2015)。该刊主要栏目有法学理论、专题研究、法史研究、域外法学、法律实务、法学方法论与法律逻辑等。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学校校徽采用国际传统的圆形,外圈为蓝色,内圈为金黄色;外圈上为舒同题写的“山东政法学院”中文全称,下为英文全称;内圈下的“1955”是学校建校年份,为金黄色;校徽中央主体图形是“ZF(政法)”抽象变形的鸽子,为淡蓝色,是和平与美好的象征,鸽子的形状又像书本,以寓良好育人环境和学习氛围。校徽主基调色为靛蓝色,是理性而带有责任性的色彩,勉励全校师生与时代共行,与国家与民族共命运共奋进,最惜今朝,追梦明天,勇担责任,共创辉煌。
精神文化
校训
博学笃行,刚健中正
“博学笃行 刚健中正”的校训秉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续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其来有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易•乾》:“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校训体现了为学做事做人的基本规范与原则。兼容开放胸襟、广博潜心求知、学以致用知行、至善大美追求、积极入世责任、自强不息奋斗、公平正义价值、至真至诚人格,积极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弘扬校训精神,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和追梦人。校训文字由欧阳中石先生题写。
学在前沿,大爱施教
乐学,勤学,真学,活学
爱岗敬业,务实高效
校区情况
山东政法学院有三个校区,分别是茂岭山(校本部)、警官学院校区、历山路校区。
茂岭山校区
茂岭山校区位于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63号,建有慎行楼、尚德楼、笃行楼、致远楼、知行楼、至善楼等建筑。
警官学院校区
警官学院校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姚家街道二环东路5598号,设有监狱学和社区矫正两个专业,均为山东省高校唯一设置。
历山路校区
历山路校区位于济南市文化东路50号,距校本部4公里,设有刑事司法学院、商学院、经贸法学院等学院。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在济南东部有一座因济南战役茂岭山战场遗址而闻名于世的山——五顶茂陵山。走进山东政法学院的南大门,北行走过缓坡,一座庄重雄伟的茂岭山战斗纪念墙映入眼帘。纪念墙的上方是当年参加济南战役前国防部长迟浩田将军的亲笔题字:茂岭山战场遗址。纪念墙左右两侧分别镶嵌着茂岭山战斗和济南战役的纪念碑文,记载了这段历史。纪念墙上方的平台上矗立着一座火炬,象征着茂岭山革命精神永放光芒。每年清明节,全校师生向烈士敬献花篮,庄严宣誓,缅怀先烈。这里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山东政法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简介.山东政法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机构设置.山东政法学院.
历任领导.山东政法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30 17:4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