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抗战建国学校,1941年抗日战争形势恶化,根据地陷于蚕食分割封锁状态。培养大批能够坚持斗争掌握政权的干部显得更加重要。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决定建立抗战建国学校。前身是抗大一分校的建国大队和战工会直接领导的财经学校。
山东省抗战建国学校,1941年
抗日战争形势恶化,根据地陷于蚕食分割封锁状态。培养大批能够坚持斗争掌握政权的干部显得更加重要。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决定建立抗战建国学校。前身是抗大一分校的建国大队和战工会直接领导的财经学校。建国大队成立于1941年1月,因缺少得力干部,办学中遇到困难;财经学校建于同年8月,因无专任教师,发展也慢。加之政权工作发展需要,1942年“七一”省战工会决定将两校合并成立山东省抗战建国学校,由战工会直接领导。战工会主任委员
黎玉任校长。省战工会组织校务管理委员会,对学校进行原则性的领导,校内设队列,训导,教育三个委员组成校务处,负责学校行政教育训导的领导工作,直接对校务委员会负责。校务处以下设财经、政权两队,每队设队长,训导员、教员与区队长(区队长不设专任干部,由学员中民主选举产生)。政教队训练县级校长以上的干部(县长秘书各科科长),财经队训练区县一级的财经干部。1942年9月,全校共有干部30人,除政教、财经两队外,又设流动训练队,赴滨海沂蒙各县训练村级干部,定期回校总结与布置工作。1943年10月开始精简,调出16个干部,流动训练队归滨海专署领导。建校仅有两年的历史,训练了三期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