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山东省立第八乡村师范学校(简称八乡师)位于山东省
寿张县(现
阳谷县寿张镇),1931年由山东省教育厅厅长
何思源授意创建。
寿张八乡师
山东省立第八乡村师范学校设校长、教育长、训育长各1名。首批招收新生两个班,共80人,学制为4年。
学校设置课程有国文、数学、地理、历史、化学、物理、动物、植物、音乐、体育、劳作和实习、教育学概论、教学法、心理学等。学生生活费每人每月5元,由政府拨发。学校下设附小班1个。
学校建校不久,校内即有共产党的秘密活动。
1933年,
中共山东省委政治交通员赵健民受组织委派,到“八乡师”开展工作,指导建立了中共“八乡师”支部委员会。
1934年春,中共八乡师党支部成立后,组织同乡会,出版《八乡师校刊》,引导学生开展各种进步活动。
至1935年,全校八个班有六个班建立了党小组,党员发展到30多名。在党支部领导下,“八乡师”学生曾多次走上街头,宣传反帝反封建,倡导抵制日货,团结御敌。
至1937年,先后招收学生6届,12个班,480人,其中毕业两届,4个班,160人
流亡南下
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因韩复榘不当命令,
山东省教育厅紧急秘密组织全省师生南迁。
山东省第八乡村师范学校与济南省立一中、齐光中学、山东省立菏泽中学等30余所即将成为沦陷区的中等学校师生,于1938年初春,陆续集结于河南开封、许昌等地,后全部迁至河南南阳赊旗镇(今社旗县),暂时组成了“山东省立联合中学”,正式复课,校长由原山东省教育厅
中等教育科科长扬展云担任。
不久,国军节节失利,许昌等地已临前线,山东联合中学师生三千余人,再次向西南方向流亡,1938年四、五月间抵达湖北郧阳(今郧县)、均县,学校奉命易名为“国立湖北中学”,由国民政府教育部直辖。
1938年夏,日寇溯长江而上,武汉告急,教育部下令学校迁至四川,三千莘莘学子历经千辛万苦,徒步流亡七千余里,跨鲁、豫、鄂、陕、川五省,历时一年零三个月,有师生殁命途中;终在1939年春,分别抵达四川绵阳、德阳、梓潼、罗江、新店子等地。
国立第六中学
1939年初,学校先命名国立山东中学,月后,奉教育部之命,编入战时沦陷区内迁中等学校之序列,正式命名为“国立第六中学”。
国立六中阵容庞大,学类繁杂,初中、高中、高职、农高、前期师范、后期师范俱全,全部师生要在校食宿,川地实在找不到一处合适的地方来容纳这所学校。因此只有将国立六中化整为零,分成5所分校,方才在绵阳附近的几个县镇利用庙宇、祠堂、军营、废弃厂房安顿下来。
原寿张第八乡村师范学校全体师生合并进国立六中第一分校(师范部):设在梓潼县,在绵阳东北一百多华里,山东来川的师范学生全部在此学习,校内分简易师范(前期师范)和后期师范,学制均为四年。校长杨书田(字云斋),杨校长曾是山东第二师范(曲阜),山东第四师范(益都)校长。后来因故离任,由蔡复元接替。
1941年,山东南迁学生全部毕业,共计培养学生52个班,2500人,此后,各校区在四川就地招生,继续办学,何思源、张含英(建国后水电部副部长)等著名人士均系该校早期毕业生。
1942年后,国立六中一分校梓潼分校脱离国立六中,单独成立梓潼师范。
战后恢复
1946年6月,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教育部召开复原会议,但解放战争随之而来,六中庞大的体系30余所学校资产已集中,无法拆分,复原几乎不可能,只能继续办学下去。校长葛兰笙奔走于鲁,与山东省教育厅厅长李泰华商议,将国立六中回鲁转为省立,在济南设置了“国立六中复原筹备处”,议定鲁籍师生回鲁,其余就地于四川安置。
1948年2月,国民党山东省教育厅曾下达指示,拟恢复战前各学校并进行筹备,山东省第八乡村师范学校亦回原籍,但不久山东各地解放,恢复工作陆续告终。
山东省第八乡村师范恢复无望,原山东省各师范学校作为梓潼师范继续存在下去,但大部分师生后续陆续自行回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