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简称青州一中,属
山东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是省级规范化学校、国家
电化教育科研学校,创办于1902年。其前身是宋代的
松林书院,
宋朝名相王曾青少年时期就读于此。
学校简介
清末,受西学影响,松林书院改办为青州府官立中学堂,民国二年(1913年),顺编为山东省立第十五中学,1914年又调整为山东省立第十中学,此后随社会动荡,学校多次易名。1948年青州全境解放后,成为由华东局直接领导的青州中学,1952年改称为山东省益都第一中学,1986年益都县改市,学校更名为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桃李满天下。据不完全统计,获博士以上学位者有四百余人。原
国务院秘书长金明、
书法家彭飞、作家胡可、建筑学家唐璞等都是毕业生中的优秀代表。
师资力量
学校南临5A级云驼风景区,占地面积116亩,建筑面积为5万多平方米。现有55个高中教学班,学生3500余人,教职工300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青州市级以上特级教师11名,中学高级教师88名,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1名,潍坊市以上教学能手65人。
教学成果
千年的书院文化、百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秉承“勤朴公勇,敬业乐群”之校训,已使学校远近闻名,学子遍及中外,成为海内名校之一。学校是全国电化教育科研学校、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山东省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教师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潍坊市高中示范学校、潍坊市“平安校园”示范学校、潍坊市十佳师德先进单位、潍坊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潍坊市文明单位、潍坊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青州市群众满意的学校、青州市文明单位、青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与澳大利亚海滨中学、
新加坡华侨中学、
韩国艺苑艺术大学结为友好学校。是山东大学优秀人才输送基地,
云南艺术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优秀生源基地,
山东理工大学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学校全面规范办学行为,建构高效课堂,实施课题带动、科研兴校,建设“名师”群体,培育“名生”,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力打造学校品牌,百年老校将再铸辉煌。
学校变迁
1840年,殖民主义者用大炮强行轰开了“天朝上国”封闭的大门,鸦片战争的血与火携带着商品、文化的巨流汹涌而进。腐败的大清朝,战争连连失败,外交连连失利,一次次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帝国主义列强正通过种种不平等条约疯狂掠夺中国,造成瓜分中国的态势。民族危亡迫在眉睫,仁人志士纷起谋求救亡的途径,清王朝中的开明派也因时变革,“师夷技长”,由“制洋器”而“采西学”,即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乃至社会制度。西方蓬勃发展的近代教育,以传教士为先导,逐渐传入中国,教会开办的中、小学、大学逐渐
出现在大城市以及交通便利的小城镇,其教育内容的讲究实效、教学思想的倡导自由、教学方法的启发自觉,驱动了中国教育思潮的变迁,催化了中国教育的更新。维新之士因而强调“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学校建而志士日多”,“救亡之道在此,自强之谋亦在此”。
“世变”促“学变”,光绪二十七年九月十四日下《兴学诏》,诏曰:“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切实整顿外,着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松林书院即改设为青州府官立中学堂,翌年改称青州府公立中学堂。《教育年鉴》丙编记:“青州府松林书院改为青州府官立中学堂,是为山东官立中学堂之始。”青州一中的办学历史由此开始,是山东省第一处国办中学。文化名人包天笑受聘任监督(校长),到任后即将办学纳入学堂规范,课程设置以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卫生等)为重,并开设中外历史、中外地理、外语、体操。同时开设修身、中国文学。教学法改为课堂教学形势,每周上课6天,按课程表授课,每日有作息时间规定。建立考试制度,重视实验教学。总之,确立了近、现代中等学校的办学模式。
民国元年(1912年)根据《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监督改称校长,青州府公立中学堂更名为青州中学校;民国三年(1914年)夏,编列为山东省立第十中;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改称山东省立益都初级中学。执行民国二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中学四年,毕业后可考入大学预科一年。民国十一年(1922)年十一月教育部公布“壬戌学制”,效法美国,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从十二年(1923年)暑假后学校即执行“三·三制”。校舍不断扩建。办学26年,时逢由民族民主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国革命的发展时期,相继八任校长,未间断地奉行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推进国民教育,以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因其教学质量之高,人才之众,办学特色之鲜明而闻名全省,是在学校发展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高峰阶段。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曾于1918年春夏之际在校读书,建党后又数次到校,指导建立团、党组织。肇始于中学堂时期的革命先驱,到1925年初中共青州支部在校内建立,以振兴中华为核心内容的革命家传统,在这个办学的高峰阶段业已形成。1937年11月,部分师生由朱骏声校长率领,流亡大后方,其间部分学生奔向延安,部分师生考入黄埔军校;部分师生回乡,或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学校停办。
1938年1月9日,日本侵略军占领益都县城及火车站,4月青州道道尹公署成立。县公署下设教育科。8月,利用山东省立益都初级中学的校名、校舍、设备,派任校长,聘任教师,招生开学;1942年暑假后增设高中部,招授高一学生一个班,校名因而易称山东省立益都中学。1945年8月日本投降,学校停办。游动在益都、昌乐接壤境域的国民党益都县政府,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冬在黄村、岳泉招收学生,三十二年(1943年)春在常家庄开学,使用“山东省立益都初级中学”校名,以示为正统。1943年底、1944年底、1947年3月,均招生。1946年7月,国民党第八军侵占益都,校长赵立文带领师生进入松林书院,开学上课;1947年2月华东野战军光复胶济沿线明水至益都等城镇,赵立文带领学生退至昌乐山堂村。8月,国民党军队占领益都县城,赵立文带领师生再进松林书院,后退至昌乐尧沟,1948年清明节前后,国民党军队溃败,学校解散。
1945年8月22日,鲁中部队解放益都县城,29日成立青州市政府,冯毅之(省立十中初中三年制一级学生)任市长;12月八路军先后攻占普通、杨家庄两个火车站,驻守在益都火车站的日军逃窜至张店。1946年2月,在校址上招生办学,称青州中学,校长孙备五为八路军某部师政委,课程开设、教学常规同初级中学规定,同时运用抗大、陕北公学等根据地办学经验,赋予教育教学新的革命的内容,培养学生向往革命的上进心。6月下旬,国民党整编第八军进攻解放区,学校奉命转移,由家长同意的学生方可随校。
1948年5月昌潍大捷,时益都为华东局和山东省政府机关之驻地。秋,人民解放军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9月中下旬的
济南战役,从山东战场上拉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历史巨变要求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全国解放以后大规模的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更需要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因此学校教育正规化的问题摆上议事日程。9月3日至21日第三次全省教育会议重点讨论了中等教育的正规化。期间,华东局拟建实验中学,省政府委派陈淑俊及南下华中干部支队干部阎石庵等,负责筹建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由华东局直接领导的山东省立青州中学创办成立,10月10日在学校大礼堂(1934年建成,时省教育厅长何思源亲自拨款,一年建成)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山东省立青州中学,包括中学部(设在原十中校址)、师范部(设在原守善中学校址),均有三个年级,共十七个教学班,当时是全省唯一的直属中学,为正县级。学校创立后,进行旨在教育正规化的改革与建设,迅速建立起规范的教学常规和正常的教学秩序,吸取优良教学传统中的精华,推进教学改革。同学少年,意气风发,思考新中国的需要,认真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树立革命理想,生动活泼地勤奋学习,伴随着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巨变,学校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