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黄,中药名。为
蓼科大黄属植物华北大黄Rheum franzenbachii Munt.的根及根状茎。植物华北大黄,分布于中国山西、河北、内蒙古南部及河南北部。具有泻热通便,行瘀破滞之功效。主治大便热秘,经闭腹痛,湿热黄疸;外用治口疮糜烂,烫火伤。
药材为不整齐圆柱形,长7-10cm,直径1-5cm,外表皮黄棕色或红褐色而黄,无横纹,质坚而轻,断面无星点,无锦纹,但有细密而直的红棕色射线(习称“直丝”)。味苦而涩。
直立草本,高50-90厘米,直根粗壮,内部土黄色;茎具细沟纹,常粗糙。基生叶较大,叶片心状卵形到宽卵形,长12-22厘米,宽10-18厘米,顶端钝急尖,基部心形,边缘具皱波,基出脉5(7)条,叶上面灰绿色或蓝绿色,通常光滑,下面暗紫红色,被稀疏短毛;叶柄半圆柱状,短于叶片,长4-9厘米,无毛或较粗糙,常暗紫红色;基生叶较小,叶片三角状卵形;越向上叶柄越短,到近无柄;托叶鞘抱茎,长2-4厘米,棕褐色,外面被短硬毛。大型圆锥花序,具2次以上分枝,轴及分枝被短毛;花黄白色,3-6朵簇生;花梗细,关节位于中下部,花被片6,外轮3片稍小,宽椭圆形,内轮3片稍大,极宽椭圆形到近圆形,长约1.5毫米;雄蕊9;子房宽椭圆形。果实宽椭圆形到矩圆状椭圆形,长约8毫米,宽6.5-7毫米,两端微凹,有时近心形,翅宽1.5-2毫米,纵脉在翅的中间部分。种子卵状椭圆形,宽约3毫米。花期6月,果期6-7月。
同属植物波叶大黄Rheum undulatum L.与前种相近似,主要区别在于本种植株较高大,达1m以上,叶下面无毛,花绿白色。分布于东北及陕西等省。波叶大黄比山大黄泻下作用更缓慢。气不如西宁大黄香,味苦而涩,故有“苦大黄”之称,以与“香大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