旮旯”是我国地方方言中的词汇,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诠释,是“狭窄偏僻的地方”和“角落”的意思。而山旮旯则是指,
偏僻、
荒芜而被人忽略的山区。类似词语有犄角旮旯等。
青岛话中,“旮旯”的第一个义项也是指偏僻的角落,如“墙旮旯”、“山旮旯”,意即墙角和山的偏僻处。“炕旮旯”略有不同,它是胶东半岛农家火炕边那块供人走动的地方,是腿脚必经之地,并不偏僻,只是光线太暗,眼睛不太容易注意罢了。
广东话中,“山旮旯”意思是偏僻的山区或郊区,主要特指穷乡僻壤。一般做名词或者做状语。例如:广州市萝岗区以前就系个山旮旯,但系你睇而家都畀开发起身喇(广州市萝岗区以前就是一个山旮旯,但是你看都被开发起来了)。/你乡下太山旮旯了,行一转都咁麻烦(你的家乡太山旮旯了,走一转都这么麻烦)。
与权威辞书诠释不同的是,“旮旯”在青岛话中还被当成动词用。如果你到
鞋匠那儿去修鞋,他正忙着,就会对你说:“把鞋先放这儿,你到别处去‘旮旯旮旯’吧,一会儿再来?,“旮旯” 在山东话中是转转的意思
“旮旯”成了动词,许多说法就应运而生了。如将搬弄是非散布流言飞语的行为说成是“旮旯淡话”,把一些拐弯抹角硬拉扯上的亲戚叫成“旮旯亲戚”,将一些互不关联的事理穿凿附会到一起叫成“胡旮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