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五绝
北宋苏轼组诗作品
《山村五绝》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组诗作品。这组诗集中而尖锐地反映了北宋朝廷实行新法后对农村造成的巨大危害,显示了苏轼高度的写实精神和深沉的爱民之情。这五首诗结构完整,多用反讽。
作品原文
山村五绝
其一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
无象太平还有象①,孤烟起处是人家。
其二
烟雨濛濛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
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其三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韵解忘味②,迩来三月食无盐。
其四
杖藜裹饭去匆匆③,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④。
其五
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⑤。
不须更待飞鸢坠,方念平生马少游⑥。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无象太平:即太平无象。
②韶:古代的音乐。
③杖藜:拄着藜木的手杖。
④强半:大半。
⑤底事:何事。
⑥“不须”两句:引用汉代马援的故事,表明作者想隐退的心情。汉代马援的从弟马少游曾劝马援不要追求高官厚禄,衣食足用就可以了。马援后来曾说:“当吾在浪泊、西里间,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熏蒸,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
白话译文
其一
竹篱茅屋盖在溪水畔,春日进山村,看到漫山遍野的野花。
太平世道没有定的标志,炊烟起处都是农家,没有流散之家便是好的。
其二
春雨蒙蒙中听见鸡鸣犬吠,人生一世在哪里不是生活呢。
只要放宽盐禁,使百姓生活好起来,他们就不会带着刀剑出去贩盐,愿意在家乡辛勤耕种了。
其三
如今人们生活困顿,七十岁的老人还腰插镰刀去山里割竹笋和蕨菜充饥。
人们不是因为听韶乐忘了饭菜的滋味,而是山中百姓无盐下锅。
其四
为了买盐,百姓手里的钱转眼就在城市花光,农家幼小的子弟大多到城市游荡。
学得了城市的语音,却荒废了农耕生产。
其五
为了这些俸禄一直不归隐,为此我感到惭愧,丰收的年景何事还会让人忧愁呢。
我想早早隐退山林,不要像汉代马援一样,直看到飞鸢坠入水中,才想起少游劝诫的话。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春,苏轼巡行属县,于新城道中经山村,赋此五绝。作为一个地方官,苏轼亲眼看到“新法”为害乡村,看到王安石所深爱的农民们并没有从他的“新法”中受利,如实地写在诗中。
作品鉴赏
这组诗集中而尖锐地反映了北宋朝廷实行新法后对农村造成的巨大危害,显示了苏轼高度的写实精神和深沉的爱民之情。
这组诗的第二、三、四首,都以相当尖刻的反语讥讽“新法”,在“乌台诗案”中被指为罪状。其实,御史们也只说这是恶意的讥讽,却没说这是造谣。当时为“新法”辩护的人,亦不能否定苏轼写的是事实。
作为组诗,这五首体现着完整的结构。第一首具有总纲的性质,从政治理论上否定“新法”;然后才是具体批评“新法”的中间三首;最后一首表明自己的不合作态度。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4 15:32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