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白粉病
植物病害
山楂白粉病俗称花脸、弯脖子,是由蔷薇科叉丝单囊壳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山楂上病害。主要为害新梢、幼果及叶片。嫩芽发病,开始时出现褪色或粉红色的病斑,嫩芽抽发新梢时,病斑即迅速蔓延到幼叶上。尤其是在苗期危害较大。在苗圃中,发病轻者苗木生长衰弱,枝条纤细,当年不能嫁接;发病重者苗木常常枯死。
病原特征
病原为蔷薇科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oxyacanthae (DC.) de Bary),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态为山楂粉孢霉(Oidium cratage Grogh),属半知菌亚门真菌。闭囊壳暗褐色,球形,顶端具刚直的附属丝,基部暗褐色,上部色较淡,具分隔,闭囊壳直径74-102微米,附属丝6-16根,顶端具2-5次叉状分枝。闭囊壳内具1个子囊,短椭圆形或拟球形,无色,大小47-63微米×32-60微米,内含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椭圆形或肾脏形,大小18-20微米×12-14微米。无性阶段产生粗短不分枝的分生孢子梗及念珠状串生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大小20.8-30微米×12.8-16微米。有报道隐蔽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clandestina (Wallr) LeV)也是该病病原。
为害症状
山楂白粉病主要为害新梢、幼果及叶片。嫩芽发病,开始时出现褪色或粉红色的病斑,嫩芽抽发新梢时,病斑即迅速蔓延到幼叶上。叶片两面布满白粉,白粉层较厚,呈绒毯状,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新梢被害后,节间变短,叶片狭长卷曲,严重时扭曲纵卷,甚至干枯。枝条上也布满白粉。6月中旬以后,叶上病斑转为紫褐色,并产生黑色小点,即为病菌的闭囊壳。患病新梢生长极为衰弱,严重者幼苗枯死。幼果在开花后开始发病,病斑多发生在近果柄处,上面覆盖白粉,果实向一方弯曲,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到果面。发病较早的果实大部分从果柄痕处断落。中后期被害果病斑硬化并产生龟裂,果实畸形且着色不良。果实近成熟期发病,果面产生红褐色粗糙病斑,果形正常,病斑对果实生长影响不大。
分布范围
山楂白粉病在中国山楂产区都有发生,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北京等省(市)的山楂产区。
侵染循环
病菌以闭囊壳在病叶上越冬。翌年春季雨后由闭囊壳释放子囊孢子,先侵染根蘖,在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再重复侵染。
流行规律
5-6月新梢速长期和幼果期此病发展很快,为发病盛期,7月以后减缓,10月停止发生。春季温暖于旱、夏季有雨凉爽的年份病害易流行,偏施氮肥,栽植过密发病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发病较重的山楂园,在发芽前喷施1次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在花蕾期(约5月下旬),空中孢子逐渐增多时,再喷洒1次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坐果期(约6月间)为病害流行盛期,应在70%落花时和幼果期连续喷撒0.3波美度石硫合剂2次。也可喷施70%甲基硫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2000-2500倍液,15-2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在野生山楂苗长出4片真叶时开始喷药,以后每半月喷1次。7月份以后,可根据情况停止喷药。药剂可选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在夏季气温较高时,不宜施用石硫合剂,以免发生药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30 14:55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