猞猁
食肉目猫科猞猁属动物
欧亚猞猁,拉丁名为Lynx lynx,也可直接称为猞猁,猫科猞猁属动物,别称为林㹭、猞猁狲、马猞猁、乌猞猁、大山猫、雪猁等。欧亚猞猁体长85~110厘米,尾长约为体长的1/3。雌性体重13~21千克,雄性体重11.7~29千克。圆脸,两颊长有明显的“络腮胡”,耳朵呈三角形,耳朵上有明显的簇毛。四肢较长,前腿明显短于后腿,尾巴粗而短;分布欧洲中部和南部的欧亚猞猁,斑纹较为明显,为橘黄色;分布在北方或亚洲东部的欧亚猞猁毛色淡一些,为浅棕黄色。
动物学史
起源演化
猞猁属(Lynx),现存4个物种,欧亚猞猁(L.lynx)、伊比利亚猞猁(L.pardinus)、加拿大猞猁(L.canadensis)和短尾猫(L.rufus)。根据化石记录表明,目前已知的最早猞猁种类是伊西铎猞猁(L. issiodorensis),它生活在大约350万至200万年前欧亚大陆的北部。与现代猞猁相比,伊西铎猞猁的头骨更为狭长,四肢则相对粗短,其体型结构更接近于典型的猫属动物。
大约在150万年前,伊西铎猞猁在欧洲演化为伊比利亚猞猁,在亚洲则演化为欧亚猞猁。早期的欧亚猞猁主要栖息于亚洲地区,据推测,它们可能在中更新世晚期才扩散至欧洲。进入欧洲后,逐渐取代了大部分地区的伊比利亚猞猁,到中世纪时,伊比利亚猞猁的分布范围被大幅压缩,主要局限于伊比利亚半岛的南部地区。在更新世晚期,欧亚猞猁也将其活动范围扩大到北美,在那里它进化成加拿大猞猁。
分类学史
1758年,Carl Linnaeus于在他的著作《Systema Naturae》中首次对欧亚猞猁进行描述,并将其命名为Felis lynx。
2005年,Wozencraft将欧亚猞猁分为五个亚种,分别是猞猁指名亚种(Lynx lynx lynx)、猞猁土耳其斯坦亚种(Lynx lynx isabellinus)、猞猁贝加尔湖亚种(Lynx lynx kozlovi)、猞猁阿穆尔亚种(Lynx lynx stroganovi)、和猞猁撒丁岛亚种(Lynx lynx sardiniae)。然而,对于公认的欧亚猞猁亚种数量及其地理分布,目前还没有达成广泛的共识。根据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显示,目前欧亚猞猁亚种分为六种,分别是猞猁喀尔巴阡山亚种(Lynx lynx carpathicus)、猞猁高加索亚种(Lynx lynx dinniki )、猞猁土耳其斯坦亚种(Lynx lynx isabellinus )、猞猁西伯利亚亚种(Lynx lynx wrangeli )、猞猁指名亚种(Lynx lynx lynx )和猞猁巴尔干亚种(Lynx lynx balcanicus)。
形态特征
体型
欧亚猞猁的体型小于豹,与云豹相仿,比金猫及其他小型猫科动物都要大。雌性体重13~21千克,雄性体重11.7~29千克。欧亚猞猁的体长为85~110厘米,尾长约为体长的1/3。
头部
猞猁的面部也非常有特点,圆脸,两颊长有明显的“络腮胡”,耳朵呈三角形,耳朵上有明显的簇毛。
四肢
四肢粗而长;前肢五趾,后肢四趾,后肢较长,爪子呈乌白色;猞猁四足宽大,趾间有连接的皮瓣;尾巴粗而短。
四肢较长,且前腿明显短于后腿,四足宽大,趾间有连接的皮瓣,尾巴粗而短。
毛发
毛色图案通常可以归为4种斑纹类型:纯色(或有不明显的斑纹)、密布的实心小斑点、类似于豹的花瓣状空心斑点、类似于花斑色型金猫的不规则斑块。所有斑纹类型的猞猁,腿部都有比较明显的斑点。通常,分布区靠近欧洲中部和南部的猞猁,斑纹较为明显,底色也略鲜艳,接近橘黄色;而分布在北方或亚洲东部的猞猁毛色更淡一些,多为浅棕黄色。冬季毛色更淡,毛也更长。
栖息环境
为喜寒动物,栖息生境极富多样性,从亚寒带针叶林、寒温带针阔混交林至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灌丛草原及高寒荒漠与半荒漠等各种环境均有其足迹。它们的栖居高度可由海拔数百米的平原而到5000m左右的高原。
在欧洲和西伯利亚地区,欧亚猞猁栖息在有蹄类动物种群密集的森林地区。在中亚地区,它们分布在开阔、树木稀疏的地区以及沙漠地区的岩石丘陵和山脉中。它们也存在于喜马拉雅山北坡的岩石地区和茂密的林地中。
分布范围
世界
欧亚猞猁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一些地区。
中国
欧亚猞猁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和西北山区,还有河北、四川、云南和西藏等。
2024年11月8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北曼甸分场透露,该分场工作人员在甄别2024年5月份放置于野外的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拍摄到疑似中型食肉猛兽——猞猁。经过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放教授鉴定,确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猞猁。这是塞罕坝机械林场首次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到猞猁的身影。
生活习性
觅食
欧亚猞猁是食肉动物,欧亚猞猁主要捕食有蹄类动物,比如狍子、麝香鹿及羚羊等。在冬季,欧亚猞猁还会捕食麋鹿和驯鹿等大型有蹄类动物。此外,欧亚猞猁也会捕食红狐狸、野兔、啮齿动物和鸟类。欧亚猞猁捕猎技艺高超,能够轻易制服体型为其三到四倍的猎物,它们每日消耗的肉量可达一至两公斤。在狩猎过程中,它们巧妙地利用茂密的植被作为掩护,悄无声息地接近猎物,随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目标,通过精准地咬住猎物的脖子或鼻子,迅速结束其生命,然后将猎物带至隐蔽处或倒下的树木上边食用,对于未能立即食用的部分,欧亚猞猁还会将其藏匿起来。
节律
欧亚猞猁主要是夜间活动或黄昏活动,白天睡在茂密的灌木丛或其他隐蔽的地方。
攻击防御
欧亚猞猁遇到危险时,会快速逃跑,逃不掉还会躺倒在地“假死”,从而骗过敌人的攻击和伤害。
生长繁殖
欧亚猞猁在3月至4月中旬进行交配,其妊娠期持续68至73天,随后幼崽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之间诞生,每窝通常有1至4只幼崽。雌性猞猁独自承担起抚养幼崽的责任,幼崽会与母亲共同生活大约十个月的时间,直至它们能够独立生活并自行寻找属于自己的领地。
亚种分化
对于公认的欧亚猞猁亚种数量,目前还没有达成广泛的共识。以下亚种分类参考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
主要亚种
亚种特征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2015年,欧亚猞猁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等级为无危(LC)。
2020年,欧亚猞猁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等级为濒危(EN)。
2021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欧亚猞猁列入二级保护动物。
种群现状
全球范围内,猞猁的种群数量相对乐观。许多猞猁生活在人烟稀少的亚欧大陆北部和青藏高原,因此栖息地较为完整。俄罗斯的猞猁种群数量达30000~40000只。
中国的猞猁种群虽然并无具体统计,但青藏高原的野外调查表明,猞猁的分布非常广泛,在祁连山西部的一些地方和三江源地区,红外相机对猞猁的拍摄率较高。但是在一些边缘分布地带,猞猁的情况并不乐观。西欧的猞猁就曾经因人为猎杀而灭绝,虽然现在已经有重引入种群,但依然是小而分散的。巴尔干地区的猞猁非常濒危。而中亚的猞猁缺乏调查数据,人们对其情况所知甚少。
主要威胁
长期以来,欧亚猞猁作为毛皮动物、药用动物而不断地被猎取,特别是猞猁皮是直毛细皮中比较珍贵的,色纹清细,成为当地人的猎取对象和当地外贸毛皮收购部门的销售对象,因而受到不断地过度猎取。
栖息地减少
畜牧业、集约化农业的发展,使得森林面积缩减,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欧亚猞猁栖息地不断减少。伴随着森林的破坏,大型食草动物的数量急剧下降,增加了欧亚猞猁捕猎的难度。
在欧洲地区,由于猞猁种群分布于隔离区,可能存在近亲繁殖,这会导致欧亚猞猁的适应性下降,从而增加灭绝的风险。
保护措施
除俄罗斯外,所有国家都禁止商业狩猎欧亚猞猁,在1960年代和70年代,一些欧亚猞猁被重新引入德国、法国、奥地利和瑞士。
在中国,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如阿尔泰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山托木尔峰和博格达山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和帕米尔高原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等,从而保证欧亚猞猁栖息繁衍基地的稳定性及其持续生存发展。
主要价值
欧亚猞猁具有优秀的捕猎能力,且分布范围广阔,在许多地区都是其所在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可以通过捕食和建立恐惧地景调控生态系统中食草动物,例如狍、岩羊、灰尾兔的种群数量,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稳定和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itislynx lynx.itislynx lynx.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0 18:54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