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
海桐科海桐属植物
海桐(Pittosporum tobira (Thunb.) W. T. Aiton)是海桐科海桐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嫩枝被褐色柔毛;叶聚生于枝顶,浓密且有光泽;伞形花序顶生,花为白色,气味芳香;蒴果呈球形,三瓣裂开,红色;花期3-5月,果熟期9-10月。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米,嫩枝被褐色柔毛,有皮孔。叶聚生于枝顶,二年生,革质,嫩时上下两面有柔毛,以后变秃净,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1.5-4厘米,上面深绿色,发亮、干后暗晦无光,先端圆形或钝,常微凹入或为微心形,基部窄楔形,侧脉6-8对,在靠近边缘处相结合,有时因侧脉间的支脉较明显而呈多脉状,网脉稍明显,网眼细小,全缘,干后反卷,叶柄长达2厘米。
叶革质,倒卵形,先端圆,簇生于枝顶呈假轮生状,经长期栽培,雄蕊常表现退化而不育,结实率亦低。叶光洁浓密,萌芽力强,耐修剪,易造型,广泛用于灌木球、绿篱及造型树等。
伞形花序或伞房状伞形花序顶生或近顶生,密被黄褐色柔毛,花梗长1-2厘米;苞片披针形,长4-5毫米;小苞片长2-3毫米,均被褐毛。花白色,有芳香,后变黄色;萼片卵形,长3-4毫米,被柔毛;花瓣倒披针形,长1-1.2厘米,离生;雄蕊2型,退化雄蕊的花丝长2-3毫米,花药近于不育;正常雄蕊的花丝长5-6毫米,花药长圆形,长2毫米,黄色;子房长卵形,密被柔毛,侧膜胎座3个,胚珠多数,2列着生于胎座中段。花期3至5月,果熟期9至10月。
海桐的蒴果圆球形,有棱或呈三角形,直径12毫米,多少有毛,子房柄长1-2毫米,3片裂开,果片木质,厚1.5毫米,内侧黄褐色,有光泽,具横格;种子多数,长4毫米,多角形,红色,种柄长约2毫米,有粘液。
生长习性
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能耐寒冷,亦颇耐暑热。黄河流域以南,可在露地安全越冬。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黏土、砂土及轻盐碱土中均能正常生长。对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有毒气体抗性强。
华南可在全光照下安全越夏。以长江流域至南岭以北生长最佳。黄河以北,多作盆栽,置室内防寒越冬。对光照的适应能力亦较强,较耐荫蔽,亦颇耐烈日,但以半阴地生长最佳。
喜光,在半阴处也生长良好。夏季可放室外,如有条件,可放阴凉处。强光对植物没有危害。喜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润湿土壤耐轻微盐碱,能抗风防潮。生长适温15-30℃。冬季放于冷凉而不冻的室内。海桐能忍受结冰的温度,但为使其良好生长,最低夜温应保持在13℃以上。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中国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朝鲜、日本。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庭园习见栽培观赏。
繁殖方法
播种扦插繁殖。蒴果10-11月份成熟,果皮木质,成熟时由青转黄,种子藏于胶质果肉内,假种皮鲜红色,具油脂,有光泽。采集的果实,摊放数日,果皮开裂后,敲打出种子,湿水拌草木灰搓擦出假种皮及胶质,冲洗得出净种。果实出种率约为15%。种子千粒重为22-27克,忌日晒,宜混润沙贮藏。
翌年3月中旬播种,用条播法,种子发芽率约50%。幼苗生长较慢,实生苗一般需2年生方宜上盆,3-4年生方宜带土团出圃定植。扦插于早春新叶萌动前剪取1-2年生嫩枝,截成每15厘米长一段,插入湿沙床内。稀疏光照,喷雾保湿,约20天发根,1个半月左右移入圃地培育,2-3年生可供上盆或出圃定植。平时管理要注意保持树形,干旱适当浇水,冬季施1次基肥。
栽培技术
土壤要求
海桐较抗旱。夏季消耗大量水分,应经常浇水;冬季如所处温度较低,则浇水量应相应减少。空气湿度应在50%左右。要求肥沃土壤。生长季节每月施1-2次肥,平时则不需施肥。幼株每年换一次盆,成年植株每2-3年换一次盆。盆上用1/3腐叶土加2/3粘土或壤土混合配制。萌芽力强,耐修剪。可于每年春季修剪成各种形状。
种植季节
海桐栽培容易,无需特殊管理。露地移植一般在3月份进行。如秋季种植,应在10月前后。大苗在挖掘前必须用绳索收捆,以防折断枝条,且挖掘时一定要带土球,土球的大小根据主干的粗细而定。小苗可裸根移植,但也要及时。盆栽海桐每年春季换盆一次,换盆时需将枯根剪除,盆土应加入含有机质较多的新培养土。
海桐分枝能力强,耐修剪,开春时需修剪整形,以保持优美的树形。如欲抑其生长,繁其枝叶,应于长至相应高度时,剪其顶端。亦有将其修剪成为各种形态者。夏天可放在室外,如有条件可放在花荫凉处。强光对植株没有危害。空气湿度50%左右。合适的生长温度为15-30℃,冬天放在冷凉而不结冰的室内,最低温度为5℃。夏季消耗大量水分,应经常浇水;冬天如果所处温度较低,浇水量相应减少。生长季节每两星期施一次肥,其他时期不用旋肥。海桐虽耐阴,但栽植地不宜过阴,植株不可过密,否则易发生吹绵蚧为害,开花时常有蝇类群集,应注意防治。
盆栽技术
海桐盆栽,通过艺术加工能制作成多种形式的盆景。上盆需带宿上,植于深盆,在盆的内沿上部加一圈高5-8cm的硬塑料片,盆底多垫碎瓦片。上盆时根部可相应提高,盆土略低于塑料圈,这样深盆浅栽不影响成活。待长出新根、枝叶生长旺盛时去掉塑料圈,以后通过浇水和雨淋不断冲去高于盆面的泥土,促使粗根逐渐裸露,可达到提前悬根露爪、苍古奇特的造型目的。
病虫防治
主要虫害
吹绵蚧是海桐的主要害虫之一。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世代因地而异,一般1年发生2-3代。以雌成虫或若虫在枝干上越冬,次年3月产卵,5、6月为产卵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下旬若虫盛孵;成虫于6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发生,7月中旬至8月上旬较多。第2代成虫于7月下旬至8月中旬产卵,8月中旬为盛期;若虫于7月中旬至11月上旬发生,8、9月为盛期。每蜕皮一次换居一次,并有群栖性。雄虫较活泼。三龄时口器退化,即在树干裂缝或附近松土、杂草中作白絮状茧化蛹。雌成虫无停食或休眠状态。
各虫态世代重叠海桐吹绵蚧雄虫较为罕见,一般以孤雌生殖为主。雌成虫不在卵囊内,边分泌蜡丝边产卵,产卵期约为25天。每雌虫产卵第一代200-600粒,第二代700-1100粒左右;产卵期第一代12-26天;第二代10天左右。初孵化的若虫从雌成虫的卵束中爬出,行动活泼,多寄生在嫩枝叶及叶背的主脉两侧危害,二龄以后多转移到到枝干上危害。一、二龄若虫吸食汁液时分泌大量蜜露,这是诱发煤污病的主要原因。雌成虫老熟后常固定危害,不再转移。
防治方法
营林措施:清除田间虫害株和修剪有虫枝条,及时带出田外进行烧毁。
生物防治:保护引放澳洲瓢虫,大、小红瓢虫
药物防治:休眠期喷施波普1-3度石硫合剂;若虫孵化期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加10%吡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成虫发生时使用狂杀蚧800-1000倍液或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均匀喷雾,喷药时加入适量柴油可增加其渗透性,同时要求药液一定要喷透喷匀。狂杀蚧对介壳虫特效。
主要价值
园林用途
海桐枝叶繁茂,树冠球形,下枝覆地;叶色浓绿而又光泽,经冬不凋,初夏花朵清丽芳香,入秋果实开裂露出红色种子,也颇为美观。
通常可作绿篱栽植,也可孤植,丛植于草丛边缘、林缘或门旁、列植在路边。因为有抗海潮及有毒气体能力,故又为海岸防潮林、防风林及矿区绿化的重要树种,并宜作城市隔噪声和防火林带的下木。
在气候温暖的地方,本种是理想的花坛造景树,或造园绿化树种。多做房屋基础种植绿篱。北方长盆栽观赏,温室过冬。
观赏应用
株形圆整,四季常青,花味芳香,种子红艳,为著名的观叶、观果植物。抗二氧化化硫等有害气体的能力强,又为环保树种。
适于盆栽布置展厅、会场、主席台等处;也宜地植于花坛四周、花径两侧、建筑物基础或作园林中的绿篱、绿带;尤宜于工矿区种植。同属的光叶海桐花,种子橙黄色,叶光亮,亦供观赏。
土壤修复树种
海桐对Ag、Cd、Rb和Sc等有较强的累积特性,对城市环境中Cd或Pb的吸收累积能力较强,对海桐中Cd或Pb的含量测定,可预知当地大气污染和交通状况。污泥堆肥土地利用过程中海桐根部对Cu、Zn重金属有较强的吸收及富集作用,对Zn的吸收总量是最高的。海桐对污染土壤中Cd有一定的耐受、累积和转运能力,在较高含量Cd处理下都能正常生长。
栽培品种
在深圳常见的栽培品种有斑叶海桐Pittosporum tobira'Variegata',叶边缘金黄色。
参考资料
海桐.中国农业信息网.
盆栽海桐栽培技术.丰城金桥商贸网.
海桐栽培.园景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0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