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芹
伞形科山芹属植物
山芹(Ostericum sieboldii (Miq.) Nakai)是伞形科山芹属的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左右,主根粗短,有多分枝,黄褐色至棕褐色;叶片轮廓为三角形,末回裂片菱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急尖至渐尖,有时中部深裂,表面深绿色,背面灰白色,两面均无毛,最上部的叶常简化成无叶的叶鞘;复伞形花序,花序梗、伞辐和花柄均有短糙毛。萼齿卵状三角形,花瓣白色,长圆形;果实长圆形至卵形,成熟时金黄色,透明,有光泽,基部凹入,背棱细狭,侧棱宽翅状,与果体近相等;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左右。主根粗短,有多分枝,黄褐色至棕褐色。茎直立,中空,有较深的沟纹,光滑或基部稍有短柔毛,上部分枝,开展。基生叶及上部叶均为二至三回三出式羽状分裂;叶片轮廓为三角形,长20-45厘米,叶柄长5-20厘米,基部膨大成扁而抱茎的叶鞘;末回裂片菱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3-6厘米,急尖至渐尖,边缘有内曲的圆钝齿或缺刻状齿5-8对,通常齿端有锐尖头,基部截形,有时中部深裂,表面深绿色,背面灰白色,两面均无毛,最上部的叶常简化成无叶的叶鞘。
复伞形花序,伞辐5-14;花序梗、伞辐和花柄均有短糙毛;花序梗长3-7厘米;总苞片1-3,长3-9.5毫米,线状披针形,顶端近钻形,边缘膜质;小伞形花序有花8-20,小总苞片5-10,线形至钻形;萼齿卵状三角形;花瓣白色,长圆形,基部渐狭,成短爪,顶端内曲,花柱2倍长于扁平的花柱基。
果实长圆形至卵形,长4-5.5毫米,宽3-4毫米,成熟时金黄色,透明,有光泽,基部凹入,背棱细狭,侧棱宽翅状,与果体近相等,棱槽内有油管1-3,合生面有油管4-6,少为8。花期8-9月;果期9-10月。
近种区别
生长环境
山芹生长于海拔较高的山坡林缘、沟谷、草地林下等处。
分布范围
山芹产于中国东北及内蒙古、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省区;朝鲜、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山芹菜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属半耐寒性蔬菜;不耐高温。种子在有光条件下容易发芽。芹菜幼苗生长缓慢,苗期长,易受杂草危害。
繁殖方法
山芹一般繁殖方式为播种和分株繁殖。
山芹菜繁殖可用芹菜种子直播,春夏秋冬四季均可播种,最宜夏季。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处理,方法是,先将种子用20-25℃的温水浸泡4-6小时,捞出后用纱布包好,悬挂到井底水面上空,或放进冰箱的冷藏室内,3-4天有大部分露白即可播种。
播种后要覆盖遮阳网,出苗后及时揭去遮阳网,苗高15-18厘米,即可定植。
栽培技术
整地
选平坦、不积水、土层浓厚、湿润、有机质含量高沙质壤土。每公倾施基肥30000-45000千克,三元复合肥225千克。耕翻20-30厘米,耙平,做成长10-15米、宽1米的平畦。
定植
山芹以秋季定植为宜。经整地、施肥、起垄后栽植,每垄两行,株距6-10厘米,栽后浇透水,以视土壤墒情适当浇水,覆土高出苗生长点3-4厘米,垄面覆盖1-2厘米厚稻草等覆盖物,以利越冬。
管理
定植后,及时浇水、除草。如有缺苗,应补齐。在缓苗后15-20天,追施1次氮肥,促进幼苗生长。春季肥水管理是山芹栽培中的关键。土壤解冻后,将田间枯叶、干植株清除。每公顷施300-450千克尿素。早春地温较低,第一次灌水应在株高10-12厘米时进行,每隔7-10天灌一次水。进入采收期,及时追施速效氮肥。生长中、后期应及时中耕除草和补施磷、钾肥。
采收
当植株高30厘米以上,叶片颜色开始变深,折断叶柄有少量纤维时,但脆嫩,即可采收。采收时用手握住叶柄基部向外掰,不要损伤小叶片和生长点。
病虫防治
软腐
芹菜软腐病又称“烂疙瘩”,属于细菌性病害。该病多发生在芹菜移栽缓苗期或缓苗后的生长初期。一般先从柔嫩多汁的叶柄基部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病斑淡褐色,水渍状,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迅速扩展后内部组织呈黑褐色腐烂,有恶臭,最后仅残留表皮。
可在发病前或者发病初期选择20%噻菌铜悬浮剂、20%噻唑锌悬浮剂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等药剂喷雾防治。
参考资料:
心腐
芹菜心腐病是春季芹菜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芹菜生长点嫩组织变黑枯死。随后,芹菜根系及部分茎叶也相继死亡。
合理施肥。施足底肥并增施磷钾肥和硼肥,培育健壮植株以提高抗病力。不要过多地使用氮肥和钾肥,以避免造成硼素吸收受阻。
不使畦面过分干燥。合理灌溉,不大水漫灌。低温时,适当进行保温及灌水。
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密植,增加通风透光度。
适量增施硼肥。
药剂防治。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用药剂控制,防止蔓延。调整土壤中氮磷钾硼钙等元素的含量。测土配方施肥。发病时可喷洒0.3%-0.5%的硝酸钙溶液。
参考资料:
斑枯
又称叶枯病、晚疫病,俗称“火龙”,芹菜主要病害之一,属于真菌性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和茎。
叶片上初生淡褐色油浸状小斑,边缘明显,后扩大为圆形、边缘褐色中央淡褐色到灰白色病斑,病斑上生出许多小黑点,病斑外有一黄色晕圈。
叶柄和茎上,病斑长圆形,稍凹陷,色稍深,中部散生小黑点,病斑多时可造成叶枯和茎腐,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气温20℃-25℃,潮湿多雨的天气发病重。
种子处理:防治芹菜叶斑病可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50分钟,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浸种4~6小时;防治斑枯病可在30℃下用0.2%福美双溶液浸泡24小时。
发病用药:优先采用登记药剂咪鲜胺、苯醚甲环唑防治。防治芹菜斑枯病也可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2500倍液喷雾;防治芹菜叶斑病也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参考资料:
早疫
芹菜叶斑病(又称早疫病、斑点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圆形或不规则的黄绿色水渍状病斑点,随着病情加重,病斑外缘变为绿褐色,中间灰褐色,叶片逐渐干枯。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产生灰色霉层,但无黑色斑点,这是与斑枯病的主要区别,叶柄上病斑为灰褐色,长圆或条状凹陷。该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
种子消毒。用50℃温水浸种30分钟;重病地实行2~3年轮作;注意降温排温,白天控温15~20℃,高于20℃要及时放风,夜间控制在10~15℃,缩小日夜温差,减少结露,切忌大水漫灌。发病初期应当喷药保护,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2~3次,即可控制为害。药剂有75%百菌清或50%多菌灵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
参考资料:
菌核
芹菜菌核病可为害叶片、叶柄和茎。一般叶片首先发病,呈暗色污斑,潮湿时表面密生白色霉层。然后向下蔓延引起叶柄和茎发病。受害部位呈褐色水渍状,速度大时形成软腐,表面长出白色菌丝,最后茎组织腐烂呈纤维状茎内中空,形成鼠粪状黑色菌核,农户一定要高度注意该病,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减轻损失。
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生活力衰弱的老叶,带病的叶片与健壮叶、茎接触可使菌丝蔓延传播。高温高湿,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芹菜连茬或与易发生菌核病的十字花科蔬菜连茬容易发病。雨季排水不良,偏施氮肥发病重。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7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以上农药交替使用,可避免产生抗药性。
参考资料: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山芹的全草都可以入药,采收后可以鲜用或晒干煎服。其味辛、苦,性平,有解毒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乳痈,疮肿等症状。有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感冒头痛、痈疮肿痛等功效。
食用价值
山芹的幼苗还可以作为春季的野菜,洗净炒熟用以食用。
山芹是芹菜中的高级珍菜。山芹菜其营养成份在野菜中也是较高的,山芹幼苗可做春季野菜。
山芹营养功效为:
参考资料
山芹.植物智.2023-04-11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0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