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炭疽病
植物病害
山药炭疽病是由胶孢炭疽菌等引起的、发生在山药的病害。主要危害山药叶片、叶柄、茎等。叶片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褐色至暗褐色,上生小黑点,后期病斑中尖褪色至灰白色,并破裂或穿孔。
病原特征
山药炭疽病病原为胶孢炭疽菌(学名:Colletotricnum gloeosporioides),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在寄主表皮下形成,后突破表皮呈盘状,盘褐色,大小为87.5-175.0微米。分生孢子长椭圆形,两头钝圆,无色,单胞,具油滴1-3个,大小为9.6-16.0微米×3.1-6.0微米。病菌的有性态为围小丛壳(学名:Glomerella cingulata),该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围小丛壳在PDA培养基上产生子囊壳,集生,近球形,大小104-168微米,壳高91-155微米;子囊棍棒状,单层壁,大小(47-62)微米×(10-14)微米;子囊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至长卵形,略弯曲,大小(13-19)微米×(4-6)微米。
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2-27℃;病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4℃,8℃以下、30℃以上停止生长;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4℃,潜育期3天。
另有报道,山药炭疽病病原菌还有辣椒炭疽菌(学名:Colletotricnum capsici)、薯蓣盘长孢菌(学名:Gloeosporium pestis)、山药炭疽菌(学名:Colletotricnum dioscoreae)等。
为害症状
山药炭疽病主要危害山药叶片、叶柄、茎等。染病叶片、病斑近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边缘褐色至黑褐色,中部颜色较浅,病斑稍凹陷;潮湿时,正面轮生橘黄色黏质小点,后变黑色。病斑大小:近圆形病斑直径0.6-2.1厘米,椭圆形病斑(0.6-1.5)厘米×(0.6-2.1)厘米,不规则病斑(0.4-1.6)厘米×(0.6-2.0)厘米。染病茎部或叶柄,初有黑色小点,逐渐扩大至长条形或不规则形、边缘褐色至黑褐色、中部颜色较浅、病部明显凹陷的病斑;潮湿时轮生橘黄色黏质小点,后变黑色;严重时,病斑环绕茎部,致病部以上植株枯死。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和拟菌核随病残体遗落在土壤中越冬,或以菌丝体潜伏在种皮内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越冬后的菌丝体和拟菌核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山药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助雨水、灌溉水、农事活动和昆虫进行传播,引起再侵染。
流行规律
低温、高湿适于山药炭疽病的发生,温度高于30℃、相对湿度低于60%,病势发展缓慢。气温22-24℃、相对湿度95%以上、叶面有露珠时易发病。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偏施氮肥,保护地内光照不足,通风排湿不及时,均可诱发此病。一般6-9月为发病期。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日本白山药、毛山药、早白薯山药等耐病品种,发病地块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收获后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并深翻土壤。采用高支架管理,合理密植,改善田间小气候。加强田间管理,适时中耕除草,松土排渍;合理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性。
化学防治
播种前将山药种切块,用40%甲醛80倍液浸种20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0分钟,置阴凉处晾干后播种。
出苗后喷洒1:1:50的波尔多液预防,每10天次连喷2-3次。发病后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5000倍液,或50%咪鲜胺1500倍液,或25%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连用2-3次,施药后4小时内遇雨需补喷。7月底至8月中旬遇连续阴雨,雨后应及时防治。另外,50%醚菌酯干悬浮剂3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10天一次,连喷2-3次,收获前10天停止用药,效果更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1-29 13:33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