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创建于1919年,其前身是民国时期国立山西大学法科下的政治学门,1931年独立建政治学系,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创始人、建国后山西大学第一任校长、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家
邓初民就曾在学院任教。
历史沿革
1919年,山西大学建立法科政治学门。
1931年独立建系。
1986年,恢复建系。
1987年,山西大学政治学系恢复设置并开始招生。
2003年3月,更名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21年8月28日,山西大学东山新校区正式启用。党委书记王仰麟、校长黄桂田带领班子成员赴东山新校区亲切慰问首批搬迁入住的学生。作为第一个入住东山的学院,大巴车载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第一批学生于上午10时到达东山校区南门。出发前,学院师生在令德十斋前举行告别仪式,院党委书记王毅教授、院长邱泽奇教授出席。学生代表焦志毅向宿管阿姨长期以来的辛勤付出和默默耕耘表达了感谢。
2021年9月3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东山校区召开了本学期第一次教职工大会,这是搬入东山校区后的第一次教职工大会,也是城乡研究院重回政管院的第一次教职工大会。在校党委、院党委的领导下,学院在上半年完成教师AB岗、搬入东山校区、吸收社会学专业。
办学条件
学科建设
学院下设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三个本科专业;有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授权点;有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3年,MPA获准成为全国第二批公共管理硕士(MPA)试点招生单位,2004年获得授权点独立招生,在2012年国务院MPA教学合格评估中评估分数为89分(当批次评估院校第二名),2018年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为B-。MPA教育以“服务山西,培养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为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模式,分别聘请国内著名学者和地方政府部门负责人担任讲座教授和实践导师,形成了适合山西并辐射全国的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领域高级人才培养体系。
2005年,获得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政治学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点。
2008至2009年,行政管理专业被评为山西省品牌专业、重点建设学科和山西省地方综合性大学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
2012年,获得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
2014年,学院整体引进全国知名的
徐勇教授团队,成立了“山西大学城乡发展研究院”。
2016年,成功申报山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城乡治理研究中心”。
2018年,获得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和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招生权。
2022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由山西大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国际政治专业牵头申报,天津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参与建设的国际政治专业虚拟教研室入选。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政治学
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山西省品牌专业:行政管理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根据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共有教职工73人,在编在岗的专业教师67人。其中,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者2人,省级人才计划获得者6人;教授20人,副教授31人,讲师16人;博士生导师14人。博士化率92.54%。
合作交流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注重拓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瑞士、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与地区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并向国外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等国际著名大学派出教师进修或从事研究,邀请、接待了来自美国、日本、韩、港澳台等地学者访问和交流。
学术研究
研究方向
在新形势下,学院形成了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公共事务与治理、国际政治、资源政治五大学术研究方向:
1.政治学理论
围绕政治发展、政治文化、民主理论、国家理论、治理理论、政党政治等领域开展研究。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学科传统和区域地方特色,聚焦共同体理论与政治认同、政治变迁与政治心理、民族政治与区域政治、比较政治学与政治哲学等研究议题,致力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中国政治
长期围绕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发展与基层社会治理、脱贫攻坚、政府改革、民生建设、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重大事项试点试验评估等领域及相关政策展开研究。在村治实验、数字乡村、政社关系、政企关系、村企关系、资源型区域政府转型发展、惠农政策与民生政治、农村产权改革与民生建设、小微权力监督和党风廉政建设等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鲜明的以实验政治学为支撑的学科交叉融合特色。
3.公共事务与治理
长期围绕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公共经济事务、机关事务等领域开展研究。立足晋企“走出去”战略、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在政府改革与国家治理、信访与社会治理、机关事务管理、社会组织治理等研究中,形成了鲜明的地方性研究特色。
4.国际政治
以“内陆省区对外开放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核心,形成涵盖国际关系历史、理论和方法的课程与知识体系。在开展国际政治基础理论和相关区域国别研究的同时,深耕山西地方外事研究,着力破解区域开放发展与构建新格局的重大问题,寻求内陆省区与世界主要区域、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合作的合理路径。在煤炭外交、地方国际形象塑造、地方外交战略布局、城市外交等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
5.资源政治
立足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情现实,聚焦经济社会转型中的基层治理、政治生态、政商关系、营商环境、产权改革等突出问题,着重分析转型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间的政治关系,构建“资源政治学”的分析范式和诠释框架,形成了鲜明的区域性研究特色。
研究成果
学院形成了以资源政治学、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国际政治四个学科方向和MPA教育为核心的教学科研体系。
资源政治学方向致力于并在国内政治学界凸显“资源政治”和“政治生态”研究特色,学科带头人为董江爱教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和一般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及其它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带动学科快速发展,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撰写100多篇咨政报告和调查报告。
政治学理论方向致力于推进有中国特色政治学理论和适合山西省区域特色的政治学方法研究,为山西省政治生态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学科带头人为崔文奎教授。截至2021年1月学院官方网站显示,该方向承担了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10余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发表了学术论文80多篇,出版著作10多部。
中外政治制度方向致力于对中外福利制度、中外廉政制度、中外福利政治理论和思想史、中外福利政策比较等方面的研究,凸显“区域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的研究特色。学科带头人为王臻荣教授。截至2021年1月学院官方网站显示,该方向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1项。在《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等一级学科主学报发表学术论文12篇,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其他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出版国家级学术专著6部,由《新华文摘》专题推荐1部。
国际政治方向致力于“国际政治方法论研究”、“区域与国别研究”和“中国海外利益研究”,围绕国际政治心理分析、“一带一路”重点国别与区域(印太、东南亚、欧洲)、海外利益理论与实践和地方中外人文交流与公共外交等研究目标,形成了区域特色的研究领域。该方向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团队,截至2021年1月学院官方网站显示,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及其它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多部,推动了学科快速发展,同时本团队结合山西省域特点,多次为外交部与地方发展建言献策。
研究机构
搭建“五类平台”助力学科发展。一是科研创新平台。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信访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机关事务研究中心、地方外事研究中心、城乡治理研究中心,推动学科融合发展。二是智库平台。打造山西首家省校合作智库,完善中国城乡发展智库,为社会治理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实践创新平台。在晋、粤、豫等地设立研究生实践创新基地、博士后协同创新工作站和基层治理实验基地,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学术支撑。四是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打造“邓初民讲堂”、“中国乡村振兴百人论坛”、“中国农村发展论坛”、“田野政治学沙龙”等,为学科交流提供保障。五是虚拟仿真平台。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着力提升师生教学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国际政治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
山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城乡治理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学院拥有现代化的MPA案例教学实验室、网络与实验中心,院图书馆藏书7.2万册及中外期刊150余种。
学院领导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