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还是山
2002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山还是山》是一部根深于大山深处阶层的小说。后被拍摄成电视剧,围绕两个养路工人同逃难的他人之妻的感情纠葛,融入大社会背景下的灾难和艰辛,用最真实的触角上演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底层乐章。
内容简介
月黑风高夜,湖南妹子山丫因反抗丈夫把她抵赌债而跳崖,亡命途中历经了一次次生死劫难,终于在绝望中来到一个养路工区(铁路,雷公坳养路工区)。女人的出现,把野性的男人窝搅得波澜跌宕。不知不觉,山丫爱上了妻子喝农药身亡的养路工大胡,大胡却想把这种爱让给带着残疾的女儿,顽强撑起一片天地的猫仔。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感情纠葛,一次次使人感叹、震撼。而山丫的丈夫也追踪到了工区……大山里的故事令你震颤,令你落泪,令你感奋。高佬那攥着红背心,像旗帜一样插举在泥石流上的手臂;老韩头抱着睡觉的小木盒;疯女人的迷魂谣;长发披肩却穿着僧衣冷漠脱俗的慧子姑娘;凶残而又可爱的豺狗和它的传说;灵性的松鼠青青……他们都在呼唤着人性的回归,让你感悟到什么是大自然,大人生。
仅以此书献给那些在艰辛的人生中默默无闻不屈追求的底层劳动人们!
作品获奖信息
李科烈作品《山还是山》获广东鲁迅文学艺术奖
文章来源:人民铁道报 更新时间:2006-11-10 22:09:26
今年九月,第七届广东鲁迅文学艺术奖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中国铁路文艺》主编李科烈的长篇小说《山还是山》荣获广东鲁迅文学艺术奖。
本届鲁迅文学艺术奖征集的作品范围囊括了1999年至2004年间文学、艺术13个门类的作品,共评选出文学类获奖作品35个、艺术类获奖作品63个、特别奖2个。
本届获奖的文学类长篇小说共有7部。李科烈的《山还是山》构思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以偏远山区铁路养路工酸甜苦辣的生活为题材,历经10多年艰苦创作。全书38万字,2002年8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李科烈坚持业余文学创作几十年,担任领导职务后依然笔耕不辍,其作品大多以底层民众和铁路工人的生活为题材。他先后出版了小说集《绿星之恋》(合著)、小说散文集《雨飘飘》、游记散文集《海国风光第一山》、长篇电视剧剧本《啊,山还是山》等多部著作。
1999年,他作为编剧的电视连续剧《啊,山还是山》相继荣获第十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第二十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提名奖。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落叶飘零
第二章 凄风冷月
第三章 山坳深处
第四章 女人与酒
第五章 不死奇木
第六章 风生水寒
第七章 独品苍凉
第八章 踏歌而行
第九章 风雨相依
第十章 飞瀑惊雷
第十一章 破碎的心
第十二章 此恨绵绵
第十三章 泪溅青灯
第十四章 血色背心
第十五章 长歌当哭
第十六章 这山这路
第十七章 风骤雨狂
第十八章 磨醒石头
第十九章 女人是人
第二十章 远山呼唤
第二十一章 生命如歌
(以上内容从书中摘抄)
社会评价
震撼心灵的凡人牧歌
陈顺敏
从剧本诞生、投入拍摄、后期制作和即将搬上屏幕,一直受到影视界、评论界、新闻界普遍关注的电视连续剧《啊,山还是山》不久前在北京举行了由评论家和新闻界人士参加的看片座谈会。
由铁路作家李科烈编剧的电视连续剧《啊,山还是山》深刻反映了社会基层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执导它的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著名导演王扶林称它是近年来见过的最好的现实题材作品,也是他此生花费精力、心血最多、为剧情人物掉泪最多、拍得最为满意的一部电视剧。
电视连续剧《啊,山还是山》选取了一个独特的生活视角,它以韶关雷公坳一带的铁路工区为原型,写了猫仔、大胡、高佬、老韩头、石蛋等一群养路工人及他们家庭的生活处境和人生命运。这一视点的确立,奠定了电视剧的基调——质朴、野性、坦诚和恪守传统美德,一种返璞归真的基调,以这种基调创作出来的电视剧,在当前商品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格外引人注目。
该剧一方面直面现实,表现了社会基层小人物命运的艰辛和悲凉,表现了社会待遇某些方面的不公。另一方面,又以乐观的格调,写了基层普通铁路工人以山一般的质朴、宽容、坚韧,撑起了一片天,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在为人所忽略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该剧没有过分强调社会环境与个人的冲突,而是突出人物那种“风雨过后,山还是山”的胸怀和品格,从而使全剧回荡着一种邪不压正的浩然正气,一种坦荡宽容的人间情怀。这种情怀与山野未经风化的自然环境相契合,蔚然形成该剧清新、朴素的主情调,谱写出一曲震撼心灵的凡人牧歌。
电视连续剧《啊,山还是山》并不满足于从表层表现养路工人的生活,而是通过多条线索,把现代生活拉进深山,放在青山碧野的背景之下,来探索人的存在及其与大自然万物的关系。剧中设置了空灵飘逸的慧子、带有先验色彩的狗子、神秘的疯女人以及充满灵性的松鼠青青、水牛大妞和豺狗奴奴等一系列形象,这一系列别有意味的安排,从不同角度与剧中人物发生着精神上的对话,从而把一个关于铁路工人的生活故事引向更幽深的境界——探索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和价值。
创作背景
一九九二年,李科烈以他的真诚构架了他的第一个中篇:《大山脚下》。作品真切地刻画了生活在铁路底层普通劳动者的群像。粗犷和直爽的养路工人,他们生活的辛酸和美好的心灵随着情节的展节而不断搅拨着人们的心弦,让人喜爱的同时又使人感到隐隐的痛楚,产生了深深的思索……作品问世后,即获得了全国铁路优秀文学作品奖。
《大山脚下》产生了巨大的效应是他所始料不及的。铁路电视中心非常敏锐地把握时机与李科烈取得联系,提出把小说扩充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这就是《啊,山还是山》。李科烈慨然应允,但没有想到他此后要为这部电视剧的诞生付出了许多许多……
七月份,当这部以情取胜的电视连续剧在广州电视台播出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庸俗剧作充斥荧屏的今天,《啊,山还是山》似乎让人见到一股清泉在汩汩流淌,观众被剧情打动了,流出久违了的、来自心湖深处的泪水,灵魂受到一次拮问,精神得到一次洗礼。
(节选至走进李科烈,走进大山)
(文/陈坤达 资料来源:陈坤达博客)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29 01:43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