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早期文学团体。全称为“全苏工农作家联合会‘山隘’”。1923年底至1924年初由《红色处女地》主编、文学批评家沃隆斯基在编辑部内创建,成员主要是《红色处女地》的青年作者,后逐渐扩大,成员约60人。因出版本派定期文集《山隘》而得名。主要成员有普里什文、巴格利茨基、戈尔波夫、列日涅夫、卡达耶夫和马雷什金等。主张尊重和继承优秀的古典文学传统,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和艺术的认识作用,提倡广泛的创作探索。反对列夫派和构成主义的形式主义,也反对岗位派和拉普派的庸俗社会学。拉普派曾把山隘派视为敌对的文学组织,并一度称之为托派。山隘派在反对20年代苏联文学批评中的极左倾向和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方面起过积极作用,但也带有小团体的偏见:如不加分析地把拉普作家的创作都叫做“公式主义”,是“缺乏才气的一帮”;有时过分扩大了创作过程中的下意识和直觉因素的作用,视“印象为创作的基础”,片面强调作家的“真诚”,贬低世界观对创作的指导作用等。30年代初,在内部意见分歧和外来批评加剧的情况下,一些知名作家相继退出。1932年宣告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