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道村隶属于延庆区
八达岭镇,位于
八达岭长城脚下,已有450年历史,古城内花岗岩石板路面,城隍庙、关帝庙、古驿站、临街店铺、客栈、四合院等文物古迹处处可见。走进古香古色的岔道,可以领略到明清时期的风土人情。全村290户,有70%的人都从事了旅游服务。
村名由来
岔道地处三岔路口,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因地势险要,成为历代重要交通要塞,军事要冲。元代大都至上都驿站从此通过。往西通至榆林、怀来、宣化,往北通至延庆、永宁四海,往东南通至北京,故名“岔道”,曾名三岔口,又名永安甸。
地理位置
岔道村位于县城东南11.8 公里,东依八达岭长城,西邻西拨子村,南接东沟村,北毗程家窑村,村域面积11.36 平方公里,海拔约582米。
旅游产业
依托八达岭长城,岔道村的旅游服务业蓬勃发展。到2005年底,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村劳动力的80%,人均收入达到20208元,成为京郊百富村之一。2/3以上的村民都住上了楼房,买上了汽车。
2002年5月由各级政府投资,岔道村启动了古城复建工程,按照统一规划,沿街全部为明清风格的店铺,这为岔道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村民将经商赚来的钱,投入到民俗旅游上来,建起民俗旅游一条街,岔道村的旅游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21户民俗户经营古玩、丝绸、客栈等,古城古韵为岔道村带来勃勃生机。岔道古城展现一种古朴的风貌,古城的民俗旅游与古城风格融为一体,古商铺、古驿站,给游客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
该村依托长城景区,大力开发古城民俗游,恢复了岔道古城内百年前已有的康家老店、三顺店、兴隆店等老店铺,重现古城原始风貌。慈禧西逃时在岔道城所吃的“珍珠翡翠白玉汤”端上游客的饭桌。2006 年,被评为“北京市最美的乡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该村成立了“威风”锣鼓队,这支队伍先后参加了县、镇举办的迎奥运倒计时等大型文化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岔道古城
明代嘉靖三十年(1551年)筑岔道砖城,民逾千户,街市繁华。岔道城有常驻守备1 名,把总3 名,兵丁788名。城内有驿卒12 名。明人王士翘《西关志》载:“八达岭为居庸之禁,岔道又为八达岭之藩篱。”曾佩说“如欲敌之绝意于居庸,必先使之无垂涎岔道,未有岔道危而八达岭无事,居庸不震惊者也”。
明《长安客话》载:“逾岭数百步即岔道,堡实关北藩篱,守岔道所以守八达岭……”这些都说明了岔道城作为军事前哨的重要作用。岔道村为三部分:东关、岔道古城、西关。村落呈长方形,沿沟谷东西延伸。岔道古城尚保存完好。整个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中间略鼓,两端略缩,依山势而建,北部城墙建在半山腰上。整个城东西510 米、南北宽185 米,为船形。全城总占地面积8.3 万平方米,城墙高8.5 米,由石条城砖、石灰、泥土筑成。南城墙有烽火台两座。城墙的建造分为两个时期,早期是内夯土,外用石块加白灰砌筑,晚期又在原城墙外用条石和砖砌筑。城墙的南段、东西段较为完整,北城墙塌处较多。其四角现保留有夯实的城台,南墙中还有两处马面。城上设有马道,外侧宇墙设垛口、望孔、射口。城中原建有关帝庙、城隍庙等庙宇,还有衙署、公馆、戏楼等。西城门外有练兵的校场。还有粮秣、武器弹药仓库。城的东北两侧山顶各筑一座堡垒。周围山峰筑有望敌情的烽火台。
为加强防御,在西关外还建有土边城垣。清代以后,岔道城不再驻军设防。明清两代都曾把岔道作为重要城堡加以整修、加固。城内铺面连片,商贾云集,客栈多家,宿、歇、行人众多,岔道城一片繁华兴隆景象。城内有官井和3 棵古槐,据说岔道建城时就有古槐,已有500 年历史,至今古槐依然繁茂。“岔道秋风”曾是延庆八景之一。1985 年,岔道城被确定为延庆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 年起,在市文物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对南段城墙、东西城门及部分古迹进行了修复。
未来规划
岔道村将依托《岔道村新农村规划方案》,全面启动岔道古城改造工程,以旧城修缮工程为基点,在逐步完善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力争形成村内“三项产业齐步走、同发展”的局面,不断为村民创造更广阔的致富渠道,把岔道村建设成为集历史文化展示、旅游服务、民俗活动及传统教育为一体的旅游基地。
重要事件
2015年
十一黄金周第三天,八达岭长城景区迎来客流和车流高峰,一些岔道村的村民趁机在路边“圈地”,收取每24小时20元至50元不等的停车费。村民认为,这里是他们村,在自己村里收费很合理,就是村大队和警察也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