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原鲤(学名:Procypris rabaudi)是鲤科、原鲤属鱼类,俗称岩鲤、黑鲤鱼、墨鲤。体侧扁,略呈菱形;背部隆起,腹部圆平;在头部与躯干部的交界处有一明显凹陷;头部相对短小;眼径大,侧上位,眼间距大于眼径;鼻孔位于眼前缘上方;口亚下位,呈马蹄形;具2对须;唇发达,具乳突唇,后沟中断。头呈深黑色;腹部银白色;鳍呈灰黑色,尾鳍后缘黑色。体色比普通鲤鱼深,在阳光下呈现淡紫色;生殖季节雄鱼头部具珠星,鳍呈黑色。
形态特征
背鳍iv-19~21;
臀鳍iii-5;
胸鳍i-16;
腹鳍ii-8。侧线鳞;背鳍前鳞12~14;围尾柄鳞16~18。第一
鳃弓外侧
鳃耙20~25。下咽齿3行,2·3·4~4·3·2。脊椎骨4+38~39。
体长为体高的2.5~3.1倍,为头长的3.8~4.5倍,为尾柄长的5.2~6.1倍,为尾柄高的6.1~7.7倍。头长为吻长的2.5~3.5倍,为眼径的4.0~6.0倍,为眼间距的2.1~3.0倍,为尾柄长的1.2~1.5倍,为尾柄高的1.5~2.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1.4倍。
体长形,侧扁,背部隆起,腹部圆而平直。头短,近圆锥形,头背在鼻孔前方常凹陷。吻稍尖,吻长大于眼径,小于眼后头长。口亚下位,深弧形,口裂末端位鼻孔之前的下方。唇发达,具乳突(200毫米以上个体乳突显著,200毫米以下则不显);唇后沟中断。具须,吻须及口角须各1对,口角须略长于吻须。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宽而稍突;眼间距大于眼径。鳃盖膜在前鳃盖骨后缘的下方与峡部相连;峡部较宽。鳞中大,峡部鳞小。侧线平直,向后伸达尾鳍基。
背鳍外缘平直,基部具鳞鞘,第四根不分枝
鳍条为硬刺,后缘具锯齿,端部柔软;背鳍起点至吻端的距离较至尾鳍基为近。臀鳍外缘平直,基部具鳞鞘,第三根不分枝鳍条为后缘具锯齿的硬刺,较背鳍刺粗壮且长;臀鳍起点约与背鳍倒数第五、六根分枝鳍条相对,鳍条末端不伸达尾鳍基。胸鳍尖形,末端一般可达腹鳍起点。腹鳍起点与背鳍起点相对,或稍有前后,末端伸达肛门。尾鳍叉形,末端尖,上下叶约等长。
鳃耙短,呈披针形,排列较密。下咽骨中长,后臂稍弯,其长略短于前臂;
咽齿近锥形,顶端稍钩曲。鳔2室,后室长于前室,约为前室长的2倍,末端圆形。肠长,盘曲多次,肠长约为体长的2倍余。腹膜银白色。
头及体呈深黑色,腹部银白色,鳍呈灰黑色,尾鳍后缘黑色。体侧每个鳞片基部有1黑点,组成11~13纵行细黑条。生殖季节雄鱼头部具珠星,鳍呈深黑色。
栖息环境
岩原鲤大多栖息在江河水流较缓、底质多岩石的水体底层,经常出没于岩石之间,冬季在河床的岩穴或深坑中越冬,2月由中游向上游移动。其也适宜生活在库底多石的山谷水库中。其生存水温为1.5~37℃,生活适应温度范围为2~36℃。在溶氧2.0~2.5毫克/升时仍能正常生活,最佳摄食生长溶氧量为3毫克/升以上。正常活动及摄食生长的pH值范围为6.5~8.8。
生活习性
生长特点
在饲养水体中溶氧低于0.75~0.93毫克/升时开始浮头,当溶氧低于0.55毫克/升时鱼迟钝,呼吸频率加快而产生死亡。生长速度较慢,一般4龄鱼才达0.5千克左右。1龄鱼生长速度比2~5龄鱼差,年增重为100克左右;2~5龄鱼生长速度较快,年增重为200克以上,5龄鱼达到性腺成熟后其生长速度稍有下降,但不十分明显。
食性特点
岩原鲤最适摄食生长温度18~30℃,水温在8~9℃以上时开始摄食,但摄食量占体重的比例较少,约为0.3%~0.5%,水温31~31.5℃以上摄食欲明显减弱。水温超过35℃时基本上停食。pH值低于5.8或高于9.2基本上停止摄食,生长及体色产生变化为灰白色。
杂食性鱼类,较喜食底栖动物,其主要食物成分为摇蚊幼虫、蜉蝣目和毛翅目幼虫、寡毛类、小螺、蚬、淡水壳菜等软体动物,其次是腐烂的高等植物碎片。偶尔也有少数浮游动植物。解剖观察岩原鲤的摄食消化系统表明,其咽齿形状、肠管长度均与杂食性偏动物性食物有关。分析其摄食的对象为底栖生物、水蚯蚓、摇蚊幼虫、蜉蝣目和毛翅目幼虫、小螺、小鱼虾、淡水壳菜等软体动物,寡毛类,腐烂的高等植物碎片,浮游动物等;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岩原鲤也能食用人工配合饵料(含蛋白质为40%~43%)。
分布范围
岩原鲤在长江重庆以上的干支流,嘉陵江、岷江、沱江、渠江、酉水、赤水河以及金沙江中下游等江河均有分布。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岩原鲤于每年立春后开始溯水上游到各支流产卵。雌、雄个体都在3龄性成熟,产卵期在2~4月,产卵盛期在2~3月。据渔民说,在夏季洪水期过后的8、9月或10月还有一批排卵的鱼。产卵场一般分布在支流急滩下,底质为砾石的二流水中。其为多次产卵类型鱼类,怀卵量以鱼体重量为参考,在21600~36800粒每千克之间,一次性产卵量则在4000~10000粒每千克之间。卵淡黄色,粘性较强,卵径为1.5~1.8毫米,卵产出后粘附在石块上发育(17.4~23℃开始孵化)。
仔鱼大量出膜发生在鱼卵受精后118小时左右。初孵仔鱼体长5.1~7.8毫米。仔鱼在出膜后第5天前后开始进食,出膜6~7天游泳能力增强,9~11天开始形成明显的趋光性,18~19天已可以迅速游动。
人工繁殖
野生岩原鲤需在当地鱼塘进行1周左右的暂养,待亲鱼恢复自然状态后再运输。驯化养殖到达塘边后,使用聚维酮碘涂抹鱼体伤口消毒,放养于池塘进行驯化养殖。亲鱼池面积以2~2.5亩为宜,水深2.0~2.5米。2~3月份主要投喂精饲料(即大麦、玉米、豆饼、菜饼、鱼粉等按一定比例配制成颗粒饲料)。池水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左右,平均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4。每个月全池遍撒生石灰,浓度为40毫克/升,pH值保持在7.6~8.6。产前每天冲水3~5小时,以刺激亲鱼性腺发育。
人工催产:亲鱼选择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水温在19~27℃时,选择体质健壮、体形肥满,发育情况较好的鱼进行催产。此时,轻压雄鱼后腹,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遇水立即散开;雌鱼生殖孔红肿,腹部略显卵巢轮廓即可。注射催产剂采用2次注射法,注射部位为腹鳍基部,保证亲鱼发情时间较一致,提高产卵率、产卵量和受精率。水温25℃时,2次注射的间隔时间为12小时,效应时间为10~11小时。催产剂量为雌鱼第1次注射LRH-A 210毫克+DOM 4毫克+HCG 1000IU/千克;雄鱼减半。
人工受精:采用剖雄鱼取精巢、雌鱼挤卵的干法人工授精。用事先准备好的滑石粉悬浮液(脱粘剂)慢慢地倒入盛受精卵的盆中,一边倒一边用羽毛轻轻地搅拌,这样受精卵不会出现结块现象。悬浮液变清后,撇出上层清液,再逐渐边加入悬浮液,边搅拌。这样重复操作3~4次,经20分钟,受精卵全部呈分散颗粒状即可移入孵化池中孵化。在进行人工授精的过程中,应避免精、卵受阳光直射。人工孵化。将受精卵布于孵化格的网片上,在孵化池中采用静水曝气在23℃水温下孵化。同时专门设置一个面积为2亩的晒水池塘,水经过3次过滤处理后,才能作为孵化用水。为防止水霉病的感染,受精卵进入孵化池前,用霉菌净浸卵10分钟~15分钟后,才进入孵化池;在鱼苗出膜前,水质要定期用霉菌净进行消毒。鱼苗出膜后,待卵黄囊基本消失、鱼苗具有游泳能力、能主动觅食时,及时下塘进行苗种培育。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由于长江上游水利工程建设、过度捕捞及环境恶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上岩原鲤本身生长缓慢,性成熟相对较迟,故其种群数量已锐减(2015年资料)。岩原鲤在长江中下游江段及支流水体中基本上处于濒于灭绝。现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三峡以上江段)的干支流流域的水体中,嘉陵江、岷江、沱江、渠江、酉水、赤水河以及金沙江中下游等江河有少量的分布。
保护级别
列入《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保护级别为二级(仅限野外种群)。
致危因素
江河的环境污染;江河与湖泊间因水利设施阻隔对鱼类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天然水体中遭受长期酷渔滥捕资源严重减退。
保护措施
2020年1月1日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开启,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启动10年禁捕,包括岩原鲤在内的长江特有鱼类得到保护。岩原鲤的人工驯养及繁养殖已经获得成功,2002年后人工养殖和增殖放流的开展也在对其种质资源进行保护。
主要价值
岩原鲤体厚、体腔小,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肌间刺少、含肉率高,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6克、脂肪4.5克及钙、磷、铁等矿物质特别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上等名贵食用经济鱼类。人工驯养及繁养殖已经获得成功,亩产量可达350千克,是现代渔业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的重要经济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