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生红豆(Ormosia saxatilis K. M. Lan)是豆科,红豆属常绿
乔木,树干端直,高可达15米,树皮灰绿色。小枝密被黄褐色绒毛;冬芽裸露,奇数羽状复叶,叶柄、叶轴密被黄褐色绒毛;小叶薄革质,
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上面微被毛或无毛,下面密被黄褐色绒毛,小叶柄短,果序顶生及腋生;荚果长方形或菱形,压扁,果瓣厚木质,种子近圆形,种皮鲜红色。
乔木,树干端直,高达15米,胸径可达44厘米;树皮灰绿色,幼时平滑,老则有圆形凸起皮孔或纵裂。小枝密被黄褐色绒毛;冬芽裸露,密被黄褐色绒毛。奇数
羽状复叶,长14-17(-23)厘米,叶柄、叶轴密被黄褐色绒毛;小叶8-11对,薄革质,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7-5(-7)厘米,宽1.1-1.5厘米,先端渐尖,钝圆或微凹,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上面微被毛或无毛,下面密被黄褐色绒毛,
中脉上面凹陷,下面凸起,侧脉5-6(-7)对;小叶柄短,长约2毫米。
果序顶生及腋生;荚果长方形或菱形,压扁,长4-6厘米,宽1.6-2.3厘米,无毛,果瓣厚木质,成熟时黑色,有种子1-3粒;种子近圆形,长约10毫米,宽约8毫米,种皮鲜红色,种脐长约3毫米。
岩生红豆与
小叶红豆(Ormosia microphylla Merr.)相似,但岩生红豆当年生和二年生枝均密被黄褐色绒毛,小叶8-11对,下面密被黄褐色绒毛,易于区别。
分布于中国贵州。生长在海拔1140-1185米的
石灰岩上,岩生红豆适生中性或微酸性土的林中,常与云贵鹅耳枥、青冈栋、椤木石楠、
麻栋、
油茶、柃木等混生。
用种子繁殖,方法同
花榈木。岩生红豆由于成年大树结种少且有间歇性,因此种子繁殖收到种源限制,可开展无性繁殖无疑是扩大该种资源的途径。
内部因素:包括成熟植株数、开花结实情况、种子特性、繁殖力等自身特性,往往是制约种群自身繁育的首要因素。有的珍稀濒危植物虽能结实,但因种皮坚硬致密,常规播种很难发芽出苗,以致自然更新能力较弱而处稀有状态。
物种现状:根据1997-2000年第一次中国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岩生红豆植株不超过500株,现存植株多为伐桩萌蘖(或根蘖)幼苗幼树,成熟个体不足100株,天然个体数量极少,已达极危等级,生境又不断被破坏。
保护措施:结合各分布地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利用资源禀赋差异,针对性地分别采取一种或多种保护方式,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提高保护效率。因此加强岩生红豆的人工繁殖与野生居群保育研究工作,加大科学教育宣传力度,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是当前极危树种岩生红豆最紧要和迫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