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板块
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
岩石圈板块(lithospheric plate)是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
简介
岩石圈板块是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圈。
根据勒皮雄(法)方案,LePichon,1968,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澳大利亚-印度板块、南极洲板块(面积都大于108平方公里;仅太平洋板块全由洋壳组成)。
六个次级板块:加勒比板块、可可板块、纳滋卡板块、富克板块、菲律宾板块(面积大于106平方公里),如果红海(特点:高热流、高盐度)裂成大西洋,则还有Saudi Arabia板块。
板块边界有4种类型:海岭洋脊板块发散带、岛孤海沟板块消减带、转换断层带和大陆碰撞带。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的变质转化。
主要特征
岩石圈板块简称 “板块”。地球表部岩石圈被洋中脊、岛弧海沟系、转换断层所分割,而形成之若干个大小不一的不连续的板状块体。1965年加拿大学者J.T. 威尔逊在论述转换断层时首先提出。1967至1968年间,美国W.J. 摩根、D.P. 麦肯齐、R.L. 帕克和法国X. 勒皮雄又将转换断层概念外延至球面,定量地论述板块运动,确立起板块构造说之基本原理。此“板块构造”术语,亦由麦肯齐和摩根于1969年提出,并被地球科学各领域所接受。每个板块的厚度由50-60千米到160千米不等,其范围大小也各不相同,根据其规模可分为大、中、小板块。1968年,Le Pichon将全球地壳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后来许多学者又划出20多个板块。岩石圈板块是漂浮在软流圈之上。其下部是由上地幔上部组成,成分比较稳定,相当于橄榄岩成分。而板块向上部,即莫霍洛维奇面以上的地壳,成分、厚度的变化都很大,因为其中的陆壳部分与洋壳部分的成分是不相同的。从全球范围来说,有3种不同地壳构成的板块:纯大洋岩石圈板块,如太平洋板块;洋壳与陆壳岩石圈板块和陆壳岩石圈板块。板块间的边界有3种形式,即离散边界、会聚边界和转换边界。
形成原理
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组件崩解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与其他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如此,周而复始,使岩石圈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转化之中。
运动方式
抽拉构造是一种新的关于大陆造山带运动、发展、演化的新观点,它是继板块构造之后,大陆岩石圈新的运动方式。当代地学的核心是研究地球内部各层圈包括气圈、水圈在内的相互关系及演化过程,板块构造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研究岩石圈与地幔软流圈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的过程。抽拉构造在重视研究岩石圈与上地幔相互关系的同时,更强调岩石圈内部各层圈-岩片系统相互关系及发展演化过程的研究。它的基本点是大陆岩石圈内部或地球各层圈内部被巨大的构造界面划分为不同的岩片或层圈系统,就象垛置在一起的扑克牌一样。当岩石圈板块在上地幔侧向运动的同时,岩石圈内部的一个或数个岩片,由于涡旋-热核反应-甩出作用,把地球深部岩片向地壳的表层、自由空间抽拉-逆冲时所发生的一系列地质构造作用。如沉积作用和沉积盆地的形成与发展;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和变质变形;岩浆岩的喷发和侵入;成矿作用的发生和就位;海平面升降;灾害环境以及岩片的伸展扩张、收缩挤压、转换平移等均与它密切有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4 23:12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