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石尘,字曼倩,晚号肯堂老人,1902年出生于浙江嘉兴桐乡市。据岳氏族谱记载,他是岳飞的二十八世孙,又是文史家岳珂的后裔。这位名门之后,却出自寒族,自幼家贫失学,十三岁当学徒,工余学画,业师是嘉兴鸳湖派画家仲小某,后远追明代周之冕,近学乡贤张熊,朱 和王礼诸家,尤其深入张熊之堂奥。
岳石尘,字曼倩,晚号肯堂老人,浙江桐乡人。1902年生,为岳飞二十八世孙。十七岁师从仲小某,擅人物、山水、花鸟。1937年与夏贞叔、仲咏沂等人创办“梅泾书画社”,1960年应聘任苏州“吴门书院”书师。1975年退休返里,继续从事书画创作,尤精花鸟。所作构图严谨,笔墨简练,清新秀逸,情趣盎然。多次在国内外展出或被收藏。出版有:《花鸟册页》、《岳石尘画选》 、《岳石尘画集》等。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会员、
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嘉兴市文联副主席、桐乡君陶艺术院顾问。
历来文人画家画
梅,多用“暗香”、“
疏影”之类的画题,画中之梅,也多三枝二枝梅枝,疏疏落落数朵梅花,清瘦淡雅,发古人之幽思。可是放在读者面前的这幅梅竹双清,却是一反疏落有姿,清瘦淡雅,如此遒劲刚健,如此繁花如锦,如此雀跃欢呼,如果隐去“百岁老人岳石尘”的名款,谁也想不到这样一幅生气盎然,充满青春活力的花鸟画,出自一位阅历人间沧桑的世纪老人之手。
岳石尘字曼倩,晚号肯堂老人,1902年出生于浙江嘉兴,据岳氏族谱记载,他是岳飞的二十八世孙,又是文史家岳珂的后裔。这位名门之后,却出自寒族,自幼家贫失学,十三岁当学徒,工余学画,业师是嘉兴鸳湖派画家仲小某,后远追明代周之冕,近学乡贤张熊,朱 和王礼诸家,尤其深入张熊之堂奥。张熊是早期海派画家的开派人之一,他寓沪最久,“声名甚重,咸推为沪上寓公之冠”。岳石尘的卖画生涯虽然不出嘉兴,但却深受近邻海派画家的影响,追求雅俗共赏,偏于色彩明丽,构图饱满,喜庆吉祥。旧社会画家卖画要迎合买家的喜好,不然就要饿肚子,更不要说养家。出身贫寒的岳石尘当然明白个中道理,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他偏于甜俗的民间画风。甜俗画风,在不少行家看来是个贬词,可是别忘了,对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师来说,却正是他的生存之道,生存之本。在绘画题材上,岳老还是一位多面手,山水、花鸟、人物兼善,这也是旧社会职业画家必需有的看家本领,他只能长于画什么,却不能不会画什么,以便应付各种需求的买家。比较而言,岳老长于花鸟,尤长于画梅、画瓦雀。著名美术史论家王伯敏有评:“他的人物画有神,花鸟画多趣,山水画清丽。”
与一般文化程度不高的民间职业画家相比,岳老在学画之余,尚能自学诗。嘉兴不仅素称江南书画名薮(远的不说,仅从有清一代而言,据吴藕汀编著的《近三百年印画人名录》记载就有二千人之多),嘉兴的文人墨客也多,岳石尘身在如此浓郁的文化氛围的诗画之乡中,学诗也如鱼得水了。他学诗不从词章入手,而以口语入诗,我以我手写我诗。他在一首记养生之道的诗中写道:
这首“长寿歌”,明白如话,朗朗上口,又颇多哲理。难能可贵的是,岳老还能把诗情融入画中,使他笔下的花鸟画洋溢着浓郁的诗意情趣。就以这幅题为《暗香》的梅竹双清来说,表面看来有点画不切题,《暗香》者,咏梅之词牌也,一般画梅者多以墨梅(也称白梅)或绿梅配之,可是岳石尘却一反其道,以明艳富丽的宫粉(梅)示之,岂不失去了《暗香》之词旨?但是且慢批评,岳老的宫粉(梅)间还杂以清竹,清竹影影绰绰以虚笔为之,梅在明处,竹在暗处,梅在近处,竹在远处,“暗香”二字脱开咏梅词牌之名,难道不能从清竹中味之?更何况将有双清(清香、清气)之名的梅竹放在一起,也不有碍《暗香》之词旨。由此看来,岳老以《暗香》命名这幅梅竹双清,并非画不切题,也非附庸风雅,而正是他的雅俗共赏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