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文庙,也叫孔庙,位于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岳阳二中校园内。始建于宋庆历六年(1046年), 治平年间(1064年~1067年)曾加修葺。宋代以后,屡经修葺。据清光绪《巴陵县志》载:“岳州府学在县治南高阜,中为大成殿,殿之旁为东西庑,前为大成门,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外为棂星门,棂星门外为泮池,围以红墙,殿后为崇圣祠,祠东为明伦堂。”
历史沿革
据清光绪《巴陵县志》,文庙建于宋庆历六年(1046年),明正德十年(1515年)大修。其时岳州府学宫记云:“视昔加高,材良而制美。”与建筑相对照,其说是可信的。此殿建于北宋,现存之金柱及其间之明袱、枋等应为原物。梢间部分经明代改动。前廊尤为晚近之作。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乾隆八年(1743年)、道光三年(1823年)、二十三年(1843年)及同治十一年(1872年)皆重修。当前面貌当为同治间大修后之情况。
建筑格局
岳阳文庙整组建筑自下而上,现存有泮池、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月台、大成殿、乡贤祠、名宦祠、东西庑房。
主要建筑
大成殿为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带前廊,占地548.5平方米。从正立面观察,其左右两侧尚有极狭之尽间,似应为廊的位置。趿高16米,重檐歇山顶,盖黄琉璃瓦。脊饰二龙戏珠,檐角翘首饰凤。殿的上檐饰如意斗拱,下檐出抱头梁承托殿内的石金柱18根,石檐柱24根,柱础在雕写生花的石础上加木鼓,金柱呈梭形,前后施明袱,其下置枋,两者之间加如意形木“撑拱”。梁枋及天花饰采色图案,部分木枋尚残存墨线勾白粉如意斗彩画痕迹。天花以上为穿逗式梁架,当系晚清修缮时所改动。
文物遗存
岳阳文庙整个建筑保持了宋代建筑的风貌,是江南保存宋式建筑特色较好的古建筑之一。
历史文化
岳阳文庙始建于宋庆历六年(1046年),与岳阳楼是前后续建的姊妹建筑。二者皆为一个忧国忧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封建正直官僚——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时所建。据记载,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滕子京因直言进谏,屡遭贬谪。范仲淹时任参知政事,曾出力相救。庆历四年(1044年),谪守岳州后,滕子京不因委屈而消沉,而是振作精神,昂扬心志,重展宏图。他首先看到岳阳楼年久未修破损不堪,急待修葺,滕子京认识到这一名胜“莫不兴于仁智之心,废于愚俗之手”,于一年后政通人和,便有重修岳阳楼的主意,于庆历五年(1045年),大修了岳阳楼。据《宋史》记载,滕子京“所莅州喜建学,而湖州最盛,学者倾江、淮间”。时过一年,又于庆历六年(1046年)迁建文庙,兴其官学,《岳州学记》载,“大其制度以尝之,庙仪既成,乃建阁以聚书,辟室以授经,两序列斋,以休诸生”,并叙述了当时“大总作室之数,为楹八十有九,祭品什具,稽于礼,资于用,罔有不备”的建筑规模和齐全的祭礼设施。
文物价值
岳阳文庙从金柱和木橛柱础及其间的明袱和枋均作琴面,用材比例瘦高,应为宋代构件。天花和梁枋彩画,似为明代所作。天花以上穿逗式梁架及前廊和尽间可能为清代修葺改动所致。故文庙为宋代建筑,经明、清两代重修,部分构件仍保留原物,为本省年代较早的一座古文庙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1982年,岳阳文庙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文物部门对大成殿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坏的部位作了一次小型维修。
1986年,恢复泮池和状元桥。
1989年,完成255米的围墙修建,架设文庙专用电线、埋设地下消防管道并修复了庙内部分石板道路。
2001年6月25日,岳阳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对东西厢房进行维修,并恢复了乡贤祠和名宦祠。
旅游信息
岳阳文庙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岳阳二中校园内。
自驾前往岳阳文庙:岳阳火车站——站前路——北辅街——S201——巴陵西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