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山蟾蜍(癞蛤蟆)B. minshanicus stejneger; Minshan Large today体形与
中华蟾蜍极相似。主要不同之处,上眼睑内侧有3-4个球状疣与吻棱上长疣相连,此外头背上有许多小疣及少数大疣,眼睑上密布小疣。
皮肤粗糙,背部有不同形状及数量之瘰粒,耳后腺大。液浸标本背面棕色,有的有深棕斑纹;腹面乳黄色,有粗大的黑斑雌蟾体长超过100mm,雄性略小。栖于中高山地带溪流沼泽、草甸。产卵于静水区,卵置于长的卵带中有规则地成行排列。蝌蚪尾鳍黑色,末端钝圆。唇齿式I:1—1/Ⅲ。皮肤分泌物干制品蟾酥为名贵中药;吞食多种的有害昆虫,有益于人类。分布于四川、青海、甘肃及宁夏。
简介
雄蟾体长69—83毫米,雌蟾75—98毫米。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上有长疣;颊部向外倾斜,一般无凹陷;鼻孔略近吻端,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鼓膜小而明显;舌长椭
圆形,后端无缺刻。前肢较长;指端尖贺,指侧微具缘膜;指长顺序3、1、2、4;关节下瘤成对;掌突二,圆形。后肢粗短,胫跗关节前达肩部,雌跗则多达腋下;左右跟部不相遇;足比胫长;趾略扁,趾端尖圆。胫跗关前达肩部,雌跗则多达腑下;左右跟部不相遇;足比胫长;趾略扁,趾端尖圆;趾侧缘膜显著,基部相半蹼;关节下瘤成对;内躔突大,外躔突小而圆。皮肤极粗糙。吻棱上的长疣与上眼睑内侧之大疣很明显;顶有许多小疣和少数大疣,眼睑上密布小疣;
耳后腺大,长椭圆形;体背面有不同形状和数量的瘰粒;体侧满布小疣,基间散有少数瘰粒;有跗褶麻省理工学院数不甚明显。除掌、躔及跗部外,整个腹面满布小疣。
形态
大蟾蜍皮肤分泌物为白乳状液体。生活时背部橄榄灰、绿灰或褐灰色,上面有不显灰黑斑点;体侧具黑色与浅色相同的花斑,有的具黑色线纹,自眼后沿耳后腺下方斜伸胯部。腹面具乳黄或污白色与黑色或棕褐色形成的花斑。腹后部多有一深色大斑。第二性征:蟾体形略小,皮肤松弛,背面瘰粒少且较光滑;前臂较粗壮,内侧三指及内掌突上具有黑褐色婚垫;无声囊及性线。雌蟾瘰粒较密集,背腹面疣粒上有不同程度的黑褐色角质小刺。卵:卵粒多呈双行或3—4行交错排列于管关胶质卵带内,卵粒直径16毫米左右 ,动物极黑色,植物极灰褐或棕黑色。
生态
该蟾生活在海拔1700—3700米的耕地、林缘及高原草地。夏秋之妹,白天常隐匿于草丛、灌丛、石块下或土隙内;黄昏后外出活动,尤其是雨易于见到。在水中游泳或在陆上都很缓慢。西宁地区,这种蟾蜍多于3月下旬出蛰,即进入静水域中,开始产卵,持续至5月,其产卵其约
两个月。卵产于水深20厘米左右、水温8—15摄氏度,pH值6—7.4的静水坑内,抱对时,蟾抱位雌蟾的腋部;雌蟾缓慢爬行,将同时排出的二条卵带缠绕于水下杂草、枯枝或石块上,产卵完毕两性分离,雌蟾先离水上岸。它们能大量捕食各种害虫,如鞘翅目、
双翅目、鳞翅目和直翅目等昆虫及其幼虫同时变天食一些象螵虫、蜜蜂和蚯蚓等有益动物,但以食害虫为主。一般于9月下旬或10月初开始潜入水底淤泥或枯枝烂草里以及陆上的土隙里越冬;于明年3月下以后出蛰。
2005年调查若尔盖湿地的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和
岷山蟾蜍(Bufo minshanicus)的日活动节律,发现阳光充足时两栖类的活动性明显高于多云天气;高原林蛙成体、亚成体、岷山蟾蜍亚成体活动的最低气温为0℃、2℃、8℃;高原林蛙亚成体日活动高峰为中午12:30左右,岷山蟾蜍亚成体日活动高峰为下午15:30左右;高原林蛙亚成体在草地、林地、河边均有一定数量个体活动,岷山蟾蜍亚成体主要集中在河边活动。在若尔盖地区,两栖类可能主要是采用晒太阳(basking)的行为来适应高海拔环境;高原林蛙成体对温度的耐受性比亚成体高,亚成体比岷山蟾蜍亚成体高;高原林蛙与岷山蟾蜍的亚成体在活动时间与活动生境上存在差异,可能是减少种间竞争的途径之一。
分布
省内分布于
西宁、湟中、互助、大通、平安、乐都、民和、循化、源和河南等县。省外在
四川西北部、
甘肃南部均有分布。该蟾生活在海拔1700—3700米的耕地、林缘及高原草地。夏秋之妹,白天常隐匿于草丛、灌丛、石块下或土隙内;黄昏后外出活动,尤其是雨易于见到。
价值
大蟾蜍不仅是大量捕食各种害虫,有益于农、林、牧业的生产的有益动物,而还是重要的药用动物,其中蟾蜍干的蟾酥是我国的传统药材,临庆应用很广。具有录像片湿热,散肿、消疳积、拔毒杀虫之功效,可主治
无名肿毒,
小儿疳积、
咽喉肿痛、牙痛、
心力衰竭、性宰经皮炎等病症。近年来也有用于治疗胃癌的。尤其是蟾酥在医药上的应用,已经引起国内外医药的广泛重视。蟾蜍胆有镇咳、祛痰、平喘、消炎之功效,主治气管炎。此外,大蟾蜍变是教学、科研和医学的重要实验材料。
分类
2005年调查
若尔盖湿地的高原
林蛙(Rana kukunoris)和岷山蟾蜍(Bufo minshanicus)的日活动节律,发现阳光充足时两栖类的活动性明显高于多云天气;
高原林蛙成体、亚成体
岷山蟾蜍亚成体活动的最低气温为0℃、2℃、8℃;高原林蛙亚成体日活动高峰为中午12:30左右,岷山蟾蜍亚成体日活动高峰为下午15:30左右;高原林蛙亚成体在草地、林地、河边均有一定数量个体活动,岷山蟾蜍亚成体主要集中在河边活动。在若尔盖地区,两栖类可能主要是采用晒太阳(basking)的行为来适应高海拔环境;高原林蛙成体对温度的耐受性比亚成体高,亚成体比岷山蟾蜍亚成体高;高原林蛙与岷山蟾蜍的亚成体在活动时间与活动生境上存在差异,可能是减少种间
竞争的途径之一。
生活史
岷山蟾蜍(Bufo minshanicus)属于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的耕地、林缘以及高原草地。除青海外,在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也有分布,其分布的海拔变化范围也较大(1700-3700 m)。目前,对岷山蟾蜍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形态特征、栖息地选择和地理分布上,对其基本的生活史和生态生物学特性知之甚少,较深入的定量研究则更加匮乏。本研究的目标是探求岷山蟾蜍生活史特征的海拔变异,评价海拔尺度上的环境变化对其种群生态学和繁殖生物学的影响。其次,详细研究5个特定种群的行为生态和生活史特征。基于这些研究,试图揭示岷山蟾蜍适应高原恶劣环境的生理及行为机制。本研究采集了2013-2015年的野外数据,结合已有的2008-2012年的数据,最后对2008-2015年的全部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工作共选取9个研究点,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工作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岷山蟾蜍的基本生活史参数,其中生活史的海拔变异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配对系统的海拔变异: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岷山蟾蜍都存在偏向于雄性的性比和偏向于雌性的性大小二型性。通过对9个种群的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每个种群中的配对模式随海拔的不同而变化,且同一种群的不同年间,其配对模式也是变化的。其中,4个种群在不同年间表现出大的雄性交配优势,即配对的雄性体长明显大于未配对的雄性体长(P<0.05)。除了体长,一些种群中配对雄性的前臂长、后腿长和体重也可能大于未配对雄性(P<0.05)。研究还发现9个研究点中有5个种群在不同年间表现出大小匹配的配对模式(P<0.05),即体长或体重较大的雄性和较大的雌性配对。基于前期野外性选择的试验结果,我们推测该物种大小匹配机制的形成主要是雄性配偶选择和雄性竞争的结果。此外,非随机配对模式与种群的密度、性比、繁殖时间的长度和降雨量也有一定的关系。
(2)雌性繁殖投入的海拔变异:生活史理论预测环境压力不仅导致后代由数量向质量转变,而且使卵大小和窝卵数之间发生明显的权衡。为了检验这个理论,我们调查了8个岷山蟾蜍种群的生活史特征(包括身体大小、窝卵数、卵大小及总的繁殖投入),结果发现其生活史特征在每个种群间都存在不同的变化(P<0.01)。窝卵数与繁殖总量随雌性体长的变化而变化,当控制雌性体长后,只有甘南-四川6个种群的窝卵数随着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增大(P<0.01),同时这与温度结果正好相反,而青海2个种群的窝卵数反而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但不显著。卵大小与雌性体长之间无关,当控制其体长后,虽然也表现出随着海拔的升高有增加的趋势,但不明显。相似的,卵大小和窝卵数之间的权衡在大多数种群内也是不明显的。通过研究结果,我们得出了结论:雌性在高海拔地区选择产多的窝卵数,而非大的卵,这与传统的生活史理论预测是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