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E. H. Wilson)是百合科百合属的多年生鳞茎草本植物。鳞茎宽卵圆形,鳞片披针形,茎有小乳头状突起;狭条形叶散生,边缘和下面中脉具乳头状突起;白色花呈喇叭形,外轮花被片披针形,内轮花被片倒卵形,蜜腺两边和花丝均无乳头状突起,子房圆柱形;花期6-7月;果期10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
鳞茎宽卵圆形,高约5厘米,直径3.5厘米;
鳞片披针形,长4-5厘米,宽1-1.5厘米。茎高约50厘米,有小乳头状突起。叶散生,多数,狭条形,长6-8厘米,宽2-3毫米,具1条脉,边缘和下面中脉具乳头状突起。
花1至数朵,开放时很香,喇叭形,白色,喉部为黄色;外轮花被片披针形,长9-11厘米,宽1.5-2厘米;内轮花被片倒卵形,先端急尖,下部渐狭,
蜜腺两边无乳头状突起;花丝长6-7.5厘米,几无乳头状突起,花药椭圆形,长0.9-1.2厘米,宽约3毫米;子房圆柱形,长约2.2厘米,宽约3毫米;花柱长6厘米,柱头膨大,宽6毫米。花期6-7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四川。生长在海拔800-2500米的山坡岩石边上、河旁。耐阳、耐寒、耐碱性石灰土,喜半阴环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
繁殖方法
其繁殖方式一般为种子繁殖和株芽繁殖。
组培材料:野生岷江百合中层新鲜鳞片为外植体。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⑴芽诱导培养基:MS+NAA0.01-0.05毫克/升+6-BA1.0-2.0毫克/升;⑵增殖培养基:MS+NAA0.5毫克/升+6-BA1.0-2.0毫克/升+GA2.0毫克/升;⑶生根培养基:1/2MS+IBA0.5毫克/升+活性炭1克/升。以上培养基均添加0.8%
琼脂和4%蔗糖,pH5.8,培养温度(25±2)℃,光照时间14小时/天;进行芽诱导时光照度为500勒克斯,增殖及生根培养时光照度为2000勒克斯。
生长与分化:不定芽诱导取鳞茎用自来水洗净,去掉外层鳞片,再用软刷沾肥皂水轻轻刷洗,流水冲洗30分种,滤纸吸干。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浸泡30秒,再用0.1%氯化汞加1滴
吐温20消毒液消毒8-10分种,然后用无菌水清洗4-5次,用消毒过的滤纸吸干鳞片表面水分。切去上半部,用镊子将鳞片剥离,较大的鳞片可切成几个小块,放人芽诱导培养基中,置于光强为500勒克斯,温度为25℃左右条件下培养。经15天左右,与鳞茎盘相连的鳞片边缘开始膨大增厚,继而周围出现浅绿色颗粒状突起,约30天后,这些突起继续生长成淡绿色小芽。其中,MS+NAA0.05毫克/升+6-BA2.0毫克/升培养基诱导效果最好。
芽继代培养:小芽生长到15天,中间便有绿色叶片抽出。此时将小芽从鳞片上切下,移人增殖培养基中培养。15天左右,每个小芽又可分化形成丛芽,增殖系数为3-5,1个月可继代培养1次。小芽在培养基MS+NAA0.5毫克/升+6-BA2.0毫克/升+GA2.0毫克/升中增殖率最高,长势旺盛。
生根培养:将生长1个月的丛芽用解剖刀小心切分成单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7天左右可见小鳞茎基部长出白色毛状根。培养30天后小鳞茎直径可达0.4-0.8厘米,同时形成发达的根系,生根率达90%。
移栽:将待移栽瓶苗移至2000-5000勒克斯散射光下,打开瓶盖放置室内3-5天,然后移栽。移栽时,洗去幼苗根部培养基,再移人腐叶土+木屑+泥塘土为1:1:1的混合基质中,浇透水,遮盖塑料薄膜保湿。若阳光强烈,需覆盖3层遮荫网,清晨去网通风透气1-2小时。约2周后新根长出,成活率达85%以上。
病害防治
病原:百合丛生病毒亦称百合丛簇病毒或丛簇花叶病毒,由棉蚜传染,种子不能传染。寄主岷江百合。
防治措施:定期喷施50%
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防治蚜虫。淘汰重病株,将病株拔除烧毁。
主要价值
药用
岷江百合的植株观赏性强。其鳞茎供药用,能清热润肺,治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
观赏
还作切花或球根专类园等,用于观赏。
植物文化
岷江百合的寓意是“百年好合”“百事合意”,还被誉为“云裳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