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门之战
公元前314年在岸门发生的战争
岸门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314年的一场战争,交战双方为秦国和韩国。
基本情况
时间:公元前314年
地点:岸门
对战双方:秦 vs 韩
结果:秦胜,斩首万人
史书记载
《战国策》记载:
原文:
秦召燕王,燕王欲往。苏代约燕王曰:“楚得枳而国亡,齐得宋而国亡,齐、楚不得以有枳、宋事秦者,何也?是则有功者,秦之深雠也。秦取天下,非行义也,暴也。
“秦之行暴于天下,正告楚曰:‘蜀地之甲,轻舟浮于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汉中之甲,乘舟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汉,四日而至五渚。寡人积甲宛,东下随,知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寡人如射隼矣。王乃待天下之攻函谷,不亦远乎?’楚王为是之故,十七年事秦。
“秦正告韩曰:‘我起乎少曲,一日而断太行。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二日而莫不尽繇。我离两周而触郑,五日而国举。’韩氏以为然,故事秦。
“秦正告魏曰:“我举安邑,塞女戟,韩氏、太原卷。我下枳,道南阳、封、冀,包两周,乘夏水,浮轻舟,强弩在前,銛戈在后。决荣口,魏无大梁;决白马之口,魏无济阳;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陆攻则击河内,水攻则灭大梁。’魏氏以为然,故事秦。
“秦欲攻安邑,恐齐救之,则以宋委于齐,曰:‘宋王无道,为木人以写寡人,射其面。寡人地绝兵远,不能攻也。王苟能破宋有之,寡人如自得之。’已得安邑,塞女戟,因以破宋为齐罪。
“秦欲攻齐,恐天下救之,则以齐委于天下曰:‘齐王四与寡人约,四欺寡人,必率天下以攻寡人者三。有齐无秦,无齐有秦,必伐之,必亡之!’已得宜阳、少曲,致蔺、石,因以破齐为天下罪。
“秦欲攻魏,重楚,则以南阳委于楚曰:‘寡人固与韩且绝矣!残均陵,塞鄳隘,苟利于楚,寡人如自有之。’魏弃与国而合于秦,因以塞鄳隘为楚罪。
“兵困于林中,重燕、赵,以胶东委于燕,以济西委于赵。赵得讲于魏,至公子延,因犀首属行而攻赵。兵伤于离石,遇败于马陵,而重魏,则以叶、蔡委于魏。已得讲于赵,则劫魏,魏不为割。困则使太后、穰侯为和,赢则兼欺舅与母。适燕者曰:‘以胶东。’适赵者曰:‘以济西。’适魏者曰:‘以叶、蔡。’适楚者曰:‘以塞鄳隘。’适齐者曰:‘以宋。’此必令其言如循环,用兵如刺蜚绣,母不能制,舅不能约。龙贾之战,岸门之战,封陆之战,高商之战,赵庄之战,秦之所杀三晋之民数百万。今其生者,皆死秦之孤也。西河之外、上雒之地、三川,晋国之祸,三晋之半。秦祸如此其大,而燕、赵之秦者,皆以争事秦说其主,此臣之所大患。”
燕昭王不行,苏代复重于燕。燕反约诸侯从亲,如苏秦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代、厉皆以寿死,名显诸侯。
译文:
秦国邀请燕王,燕王准备去。苏代劝阻燕王说:“楚国得到枳地却丢失了国都,齐国灭亡了宋国,而国君逃亡。齐、楚两国不能因为得到枳地和灭掉宋国而能讨好秦国,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有战功的国家,秦国最仇恨。秦国夺取天下不是靠实行仁义,而是靠实行暴虐。
“秦国在天下施行暴虐,公开直言不讳地对楚国说:‘蜀地的军队在泯江乘轻舟,入长江,趁夏季水涨时,顺江而下,五日可到楚国郢都。汉中的军队在巴水乘船,入汉江,趁夏季水涨时,顺江而下,四日可到五渚。我在宛地集结军队,东去随地,智者来不及谋画,勇者来不及发怒,我就象射鹰一样,轻而易举地达到目的了。然而您却要等待诸侯去攻打函谷关,这岂不是太久远了吗?’楚王因为这个缘故,十七年一直服侍秦国。
“秦国公开直言不讳地对韩国说:“我从少曲出兵,一天就可以切断太行要道;我从宜阳出兵,进逼平阳,两天之后,韩国全民尽都参加徭役;我经过东周、西周,进逼韩都,五天可以攻下韩都。’韩国确认无疑,因此就降服秦国。
“秦国公开直言不讳地对魏国说:‘我攻下安邑,堵住女戟要道,韩国的太原交通就断绝。顺着枳道、南阳、封冀而下,包围两周,趁夏季水涨之时,坐上轻舟,强弩在前,锐戈在后,决开荥阳口,魏国就要丧失魏都大梁;决开白马之口,魏国就要丧失济阳;决开宿胥之口,魏国就要丧失虚、顿丘。从陆路进攻可以攻打河内,从水路进攻可以消灭大梁。’魏国确认无疑,因此就降服秦国。
“秦国打算攻打安邑,担心齐国来救援,于是就把宋国给了齐国,秦王对齐王说:“宋王暴虐无道,雕刻了一个木头人,刻成我的样子,再射木人的脸。我国离宋国太远,调兵不便,不能去攻打它。大王如果能打败宋国,占领它,这和我占领宋国一样。’秦国已经得了安邑,堵住女戟的要道,于是把‘灭宋’的罪责推到齐国的头上。
“秦国打算攻打韩国,担心诸侯救韩,于是就拿齐国来引诱诸侯,并对诸侯说:‘齐王四次和我订约,四次欺骗我,三次发起合纵率领诸侯坚决攻打我。所以,有齐国就没有秦国,有秦国就没有齐国,我一定讨伐它,一定要消灭它。’秦国已经得到宜阳、少曲,并告诉在秦国的韩国人质蔺君,于是把‘灭韩’的罪责推到诸侯头上。
“秦国打算攻打魏国,担心楚国救魏,就把南阳给了楚国,对楚王说:‘我本来要与韩国绝交。因此,攻下韩国的均陵,封锁韩国要塞黾隘,只要有利于楚国,就如同有利于我国一样。’魏国抛弃了盟国而与秦国联合,于是把‘封锁黾隘’的罪责推到原来的盟友楚国头上。
“秦军在林中被困,担心燕国和赵国,就把胶东给了燕国,把济西给了赵国。这之后,秦国与魏国和解,并以公子延做人质送去魏国,要魏将犀首集结军队进攻赵国。在离石受到挫伤,在马陵遭到失败后,它又担心魏国,就把叶和蔡给了魏国,这之后,秦国与赵国和解,于是挟持魏国,不给它割地。秦军受困,就让太后和穰侯去讲和,秦军获胜,就以盛气去欺凌舅与母。责备燕国就说:‘因为胶东’;责备赵国就说:‘因为济西’;责备魏国就说:‘因为叶、蔡’;责备楚国就说:‘因为封锁了黾隘;责备齐国就说:‘因为宋国’。秦国如此圆滑、诈伪,这样循环推论下去是没完没了的,秦王善用兵,甚为工巧,母亲管不了,舅舅制不住。在龙潭之战、岸门之战、封陵之战、高商之战,赵庄之战中,秦国杀死赵、魏、韩三国的人有数百万,现在还活着的都是和秦国作战牺牲者的遗孤。西河之外、上洛之地和三川都遭受秦祸,秦国差不多占领了赵、魏、韩三国的一半。秦国的兵祸如此之大,而燕、赵两国的亲秦派,都争先恐后地去讨好秦国,并游说他们各自的国君,这是我最担忧的事。”
燕昭王不去秦国了,苏代又重新在燕国得到重用,燕国仍然与诸侯结成合纵联盟,就如同苏秦活着时那样。诸侯中,有的同意合纵,有的不同意合纵,但他们从此都重视苏氏兄弟的合纵盟约。苏代和苏厉都享其天年,声誉在诸侯中颇为显赫。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5 04:26
目录
概述
基本情况
史书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