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西路
北宋初期地方一级行政区
“峡西路”即“峡路”,北宋初期,由西川路析置,路治夔州(今奉节)。峡路曾为川峡盆地一级行政区,定制“至道十五路”之一,咸平四年(1001),峡路分为“夔州路、梓州路”两路。夔州路治所仍为夔州,梓州路治所为三台。
历史沿革
乾德三年(965),北宋灭后蜀,改“节度使司政区”为“转运使司政区”,川峡地区初置置成都府“西川路”。
开宝六年(973),分成都“西川路”,置奉节“峡路”(《长编》卷14),四川盆地遂分为两大政区。
太平兴国二年(977),再分“西川路”,在广元利州置“东川路”,汉中兴元府随之改隶广元东川路。
太平兴国七年(982),东川路并入西川路,则广元利州、汉中兴元府重新归隶成都西川路。川峡地区复为“成都西川路、奉节峡路”两大政区。同时,西川路的梓州(今三台)、果州(今南充)、普州(今安岳)、荣州(今荣县),以及荆湖路的黔州(今彭水),改隶奉节夔州路。此时“峡路”政区大致与北周隋朝时期的奉节信州总管府辖区近似。
淳化五年(994),再降成都府为益州,仍治成都县。
至道三年(997),天下定制十五路:“一曰京东路,二曰京西路,三曰河北路,四曰河东路,五曰陕西路,六曰淮南路,七曰江南路,八曰荆湖南路,九曰荆湖北路,十曰两浙路,十一曰福建路,十二曰西川路,十三曰峡路,十四曰广南东路,十五曰广南西路。”(《长编》卷42)。其中,川峡地区循旧制,仍置“成都西川路、奉节峡路”。
咸平四年(1001),分成都西川路增置广元利州路;分奉节峡路增置三台梓州路。
《宋会要》载:“成都西川路更名成都益州路,原西川路转运使马亮转任益州路转运使;增置广元利州路,原西川路转运副使张志言出任利州路转运使”。“奉节峡路更名奉节夔州路,原奉节峡路转运使丁谓转任夔州路转运使;增置三台梓州路,原奉节峡路转运副使李防出任梓州路转运使”。
黔州改隶“荆湖路”。
历史上,夔州(今奉节)长期控遏三峡水道和井盐,另立“峡路”之后,致“峡盐悉趋荆南,西川民乏食”,西川人民基本生存食盐也无法保证了!所以,太平兴国元年(976)十二月,宋太宗才急“命西川转运使申文纬遥兼峡路,峡路转运副使韩可玭兼西川路”(《长编》卷17)。
定制十五路
据《长编》载:至道三年(997),天下定制十五路:“一曰京东路,二曰京西路,三曰河北路,四曰河东路,五曰陕西路,六曰淮南路,七曰江南路,八曰荆湖南路,九曰荆湖北路,十曰两浙路,十一曰福建路,十二曰西川路,十三曰峡路,十四曰广南东路,十五曰广南西路。”。其中,川峡地区循旧制,仍置【成都西川路】、【奉节峡路】。
咸平四年(1001),分【成都西川路】为“成都益州路、广元利州路”;分【奉节峡路】为“三台梓州路、奉节夔州路”。四路均以各自治所地命名。即:
夔州路(治夔州,今重庆奉节);即“川东”。
益州路(治益州,今四川成都);即“川西”。
梓州路(治梓州,今四川三台),南宋初期,才迁治今四川泸州;即“川南”。
利州路(治利州,今四川广元),北宋中期,才迁治今陕西汉中;即“川北”。
川峡四路中,唯“成都益州路、奉节夔州路”为原有的两大旧路,其行政治所转运司(漕司)也较固定。后分置的“利州路、梓州路”两路,行政治司则变换繁杂。尤其宋蒙战事之后,利州路辖区和军政中心的变迁更是频繁。
北宋初,之所以得名“利州路”而非“兴元府路”,就是因该路行政治所转运司(漕司)一直设在广元利州,而非汉中兴元府。《舆地纪胜》卷183:“皇佑三年(1051),提、转不许同在一州,故宪居兴元,而漕居利州”。可知此时的利州路漕司还在广元利州,则汉中兴元府仍隶属广元利州路!北宋后期,西北战事紧迫,只因军政合制需要,利漕才随之前移汉中兴元御敌,固路名仍沿用旧名未改。建炎南渡后,“利州路”更是东西分治达九次之多,军政治司实际变化无常。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6 08:0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