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太极
武术
崆峒太极是一种武术,其源于崆峒古太极八式。中国传统武学的传承都比较保守,大多都只是传于派内门人,
基本介绍
崆峒派也不例外。崆峒派玄空门的功夫则更为保守,其中,崆峒太极曾作为崆峒派玄空门的上乘功法,在崆峒派掌派人中得以流传。但这并不利于崆峒武术的推广和发展,崆峒派第十代掌派人燕飞霞宗师一改往日门规,对其公诸于世,大力推广,祈求造福于世人,因此崆峒太极拳在一段时间内有“崆峒派燕式太极拳”的别称。
在前任掌派燕飞霞宗师和现任掌派白义海大师的不懈弘扬下,此功法现在平凉、广东和东南亚一带广为流传。
起源传说
中国太极拳,名扬海内外。现今流传的主要有武当太极、崆峒太极、陈氏太极杨氏太极、孙氏太极、吴氏太极、武氏太极、赵堡太极等。纵观其起源说,都离不开动物相斗的故事,蛇雀相争、蛇龟相争等,神秘的崆峒太极拳亦是例外。
相传,崆峒派始祖飞虹子于某日在崆峒山玄鹤洞前修炼,恰巧遇上一只白鹤和老虎相斗,白鹤身体娇小,上下翻飞,忽左忽右,其身姿灵活美妙,而且巧妙的躲开了凶恶的老虎,乘老虎扑空之际,白鹤用嘴啄伤了老虎的眼睛,老虎落荒而逃。飞虹子看到白鹤战胜老虎,内心震动尤深,后依据太极八卦原理探索、研究,创造了刚柔相济,虚实并用的崆峒派太极拳,历经崆峒派各代宗师的传承创新,终形成“行如流水,止若平境,反映似回声,有形若无形”的崆峒太极拳
价值作用
提高素质、强身健体
崆峒太极运动其动作包含着屈伸、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与运动。系统地进行武术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巧、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人体各部位“一动无有不动”,几乎都参加运动,使人的身心都得到全面锻炼。武术运动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
锻炼意志、培养品德
练习崆峒太极拳对意志品质考验是多面的。练习基本功,要不断克服疼痛关,磨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套路练习,要克服枯燥关,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强手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战斗意志。经过长期锻炼,可以培养人们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
竞技观赏、丰富生活
崆峒太极拳及崆峒派其他功夫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无论套路表演,还是散手比赛,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唐代大诗人李白好友崔宗宗赞他“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有“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描绘。汉代打擂台,“三百里内皆来观”。都说明无论是显现武术功力与技巧的竞赛表演套路,还是斗智较勇的对抗性散手比赛,都会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崆峒太极运动蕴涵丰富,技理相通,入门之后会有“艺无止境”之感。群众性的武术活动,便成为人们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良好手段。随着崆峒太极在世界广泛传播,还可促进与国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许多国家武术爱好者喜爱武术套路,也喜爱武术散手,他们通过练武了解认识中国文化,探求东方的文明。武术通过体育竞赛、文化交流等途径,在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习练崆峒太极拳,能培养人的“气”、“量”和“气量”,即勇气、胆量和胸怀。这样能使人养成勇往直前、奋力拼搏、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能产生坚定的自信心和大度的胸怀。在这种自信心和大肚胸怀的作用下又能使人产生一种忍耐克己的气质,同时富于正义感,会形成谦虚、淳朴的良好品质,会自觉不自觉地克服自己的缺点,谦让别人,从而拥有通过奉献自己来与他人共同追求和平、友爱、团结的美德。
功法特点
崆峒太极拳融技击、健身、艺术为一体,是一种美的运动。其美在心、在形、在神、在韵、在功,它使人在美的运动中“悟道”,积累独特的内劲,发挥出诡秘而有神奇的技击力量。
“心意纯正”兮,心灵美。崆峒太极拳倡导“敬以直内”。敬者,心也。心直则意正,心平则气顺。心在先而身在后,含而不露,朴实自然。它无矫揉造作之意,自然地使演练者逐渐沉浸在纯洁、诚朴、怡然自得的自美状态之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拳势工整”兮,形象美。崆峒太极拳架势宽舒,体势工整,心、息、身协调运动,方法清晰,结构严谨,形随意动,文雅端庄。四肢百骸,不动则已,动则不离圆圈。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拳势如行云流水,风曳杨柳,轻盈自然。似静而微动,似动而难察,恰似春蚕吐丝,连绵不断。气如车轮,腰如车轴,如环无端。呼吸振蒂,气沉丹田。身心两忘,纯任自然。使演练者在奇妙细腻的弧形螺旋运动中,舒筋强骨,健体美形。
“神固韵匀”兮,神韵美。崆峒太极拳被外国朋友描绘为“伴有深思,做起来周而复始”的运动。在运动中“悟道”,“悟道”中运动,这就是“神为主帅,身为躯使”。动有韵,则天机活泼,浩气流行,节奏匀整;静有势,则心动形随,意发神传,势势相承。动中有静,静犹动。崆峒派燕式太极拳神定自若,守中气,绝杂念,含目光,凝耳韵。缓缓然,似双手擎山,悠悠然,如溪中浣纱。使演练者在外示安逸、内固精神,一片神行的走架中,体验无穷的魅力,横生意趣,益智健魄。
“阴阳合德”兮,功力美。崆峒太极拳练其形而传其神,传其神而达其意,达其意而先其心。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神气鼓荡,内动导外动,外动合内动。劲由内换,内气潜转,源动腰脊,劲贯四梢,丹田吐力,功力老到。支撑八面而稳固厚重,八面转换而轻灵圆活。刚柔互动,虚实渗透,动静浑然,蓄发相变,奇正相生,全身处处皆太极。功劲似有若无,形影飘忽难测,劲力乍隐乍现,看似柔软无力,实则无坚不摧。外国朋友称这种无端绪可寻,无迹象可指,看着有,摸着无的太极拳为影子拳。
崆峒太极拳有着牢固的道家精神和哲理基础。除了强健体魄外,它还强调内在的自我控制力和心境的平和。人们通过训练时的沉思引发起自我觉醒,意识到自身的力量和弱点,从而在精神与躯体两者之间获得一种微妙的和谐、平衡。它古雅高洁,柔美自然,形、意、神、气、韵,合而为一,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
动作名称
崆峒太极拳共分八小段,动作名称如下:
1、起 势
2、夜读春秋
3、鱼沉水底
4、引来飞凤
5、坐马推掌
6、云手画弧
7、野马分鬃
8、按掌后坐
9、并步抱球
10、推窗望月
11、转身探果
12、左右逢源
13、弓步操掌
14、鹤立鸡群
15、并步冲拳
16、揽雀尾
17、上下各出
18、坐马照镜
19、挥拳转身
20、挥拳抄掌
21、海底拳
22、钩脚转身
23、坐马亮掌
24、斜身照影
25、老猫洗脸
26、采步击肘
27、起腿劈掌(右)
28、盖步抱球
29、虚步抱球
30、起腿劈掌(左)
31、割袍断义
32、双峰贯耳
33、退步压拳
34、双龙出海
35、坐马抱拳
36、力分山河
37、白猿献果
38、坐马观花
39、秋风扫叶(左)
40、秋风扫叶(右)
41、推石入海
42、犀牛望月
43、以退为守
44、上步盖掌
45、盖步云手
46、云手护膝
47、拗步抄拳
48、卧马担山
49、搂膝望月
50、双龙会北
51、金蛇下树
52、盖步按掌
53、转身探掌
54、玉女穿梭(左)
55、玉女穿梭(右)
56、颠倒阴阳
57、抄掌后座(左)
58、抄掌后座(右)
59、白鹤亮翅
60、并步抱拳
61、献茶迎君
62、并步推掌
63、飞天探马(左)
64、推山填海(左)
65、风摆荷花
66、飞天探马(右)
67、推山填海(右)
68、风起云手
69、云开日出
70、十字披红
71、鱼沉水底
72、收 势
太极推手
崆峒太极推手之概念
崆峒太极推手是两个人互相对抗性的一门技击学问,令一方身体重心在力学或劲道的作用下,失去平衡,向前仆倒、或向后飞跌、或向左或向右倾落。功夫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后,可轻轻就把一个体重超于自己的对手发出去。
崆峒太极推手之手法
在手法上有别于其它太极推手:其它太极推手需以太极拳为基础,而崆峒太极推手则可直接习练,并可以同其它门派推手进行自由交流。
崆峒太极推手之要诀
他进我化:在改变对方力点的同时变换自己的重心点,找对方重心点,破解之。
他退我进:在对方防守时,通过触觉感知对方重心点,变中有变,破解之。
他疲我发:用假力迷惑对方,使其找不到我方重心点及进攻意图,进而发之。
崆峒太极推手之分类
崆峒太极推手有定步推手,单步推手,活步推手。其中定步推手和单步推手是崆峒太极推手的基本功夫。所以学推手,要先从定步推手和单定步一推手学起。
崆峒太极推手之作用
崆峒太极推手的习练虽不需以崆峒太极为基础,但其价值作用与崆峒太极拳不尽相同: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增进友谊和武术技击的作用。
强身健体的作用
按照中华武医学理论,自然地运动就有利于强身健体,而崆峒太极推手强调自然地运动,健身之效,不言而喻。
延年益寿的作用
崆峒太极推手融进了崆峒派玄空门秘传的吐故纳新的内功心法,此秘传内功心法可起到调养气、血两大循环的作用。气、血循环顺畅,百病自去。通过秘传内功心法“吐故纳新”,加速了气、血流动,使五脏六腑气、血畅通,达到通淤导滞、散毒解结、调整虚实、修残补缺和平衡阴阳,按中医“通则不痛”的理论达到了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之疗效。
增进友谊的作用
崆峒太极推手,是两个人合作,共同练习,推起手来,四臂往还,“你进我化,你退我进,你疲我发”既可收到锻炼身体的益处,同时也提高了兴趣,增进了友谊。
武术技击的作用
崆峒太极推手作为中华传统武术的一部分,既然是武术就有武术技法,而具备了武术技法就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崆峒太极推手之习练
习练崆峒太极推手之定步推手、单步推手时,步法、手法双方可以初步做到“听劲”“问劲”“化劲”“发劲”的时候,步法与手法也可相应增加变化。在进退时也可以逐渐增加上步、撤步的动作,这样就由定步推手、单步推手过渡到活步推手了。至于手法也可以随着功夫的加深,逐步转进到千变万化,做到所谓“沾、粘、连、随、不丢不顶”,渐而至于“道法自然”之境界。
崆峒太极推手之揭秘
揭开崆峒太极推手之神秘面纱,就是尽可能的运用各种崆峒太极推手的技法,使自己从始至终要保持身体重心的平衡。不论如何运动,身体的重心要始终如一的处于平衡状态。在保证自己身体重心平衡的基础上,在进退之间,瞬间改变对方的重心。同时还要设法引动对方失掉重心,也就是说,崆峒太极推手,不仅要求懂自己之劲,更要求懂他人之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9 13:45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起源传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