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殿
东汉北宫中的宫殿
崇德殿是北宫中的西宫正殿,东宫作为朝殿宫院,主殿崇德殿南面有章台殿和章台门;记载金商门在神虎门内,门内有崇德署,显然崇德署应在崇德殿附近,由薛综注《东京赋》可知“金商,西门名也”,推测金商门应为东宫崇德殿宫院的西门。
历史沿革
明帝翻新
《东京赋》述明帝营建北宫之事曰:“逮至显宗,六合殷昌;既新崇德,遂作德阳。启南端之特闱,立应门之将将;昭仁惠于崇贤,抗义声于金商。飞云龙于春路,屯神虎于秋方;建象魏之两观,旌六典之旧章。”
这段文字大致勾画出北宫核心区域的建筑布局。其中崇德、德阳都是殿名。“既新崇德,遂作德阳”应理解为:崇德殿是原有的,德阳殿是新建的;明帝先对崇德殿加以翻新或改建,故曰“既新”,然后兴建德阳殿。
邓后居所
和帝崩后,邓太后“临朝”,立“诞育百余日”的殇帝。数月后,殇帝崩,“殡于崇德前殿”。邓氏又立安帝。《后汉书》卷五《安帝纪》载其事曰:“皇太后御崇德殿,百官皆吉服,群臣陪位……太尉奉上玺绶,即皇帝位。”
章帝、和帝皆居章德殿,崩于章德前殿。殇帝即位应在章德前殿,即位后照理也应居章德殿,崩后则应殡于章德前殿。但实际上殇帝的殡礼和安帝的即位礼都在崇德前殿举行。
这应是由于邓太后居崇德殿,而殇帝即位时不满一岁,在长乐宫抚养,故崩后殡于崇德前殿。
阎后居所
安帝崩后,阎太后“临朝”,立少帝。史称“太后欲久专国政,贪立幼年”。少帝年幼,政务当然全由阎太后主持。少帝在位二百余日而崩,宦官孙程等发动政变,立顺帝,并“召尚书令、仆射以下,从辇幸南宫云台”。顺帝控制局面后,“令侍御史收显等送狱”。
袁宏《后汉纪》载此事作:“使御史诣崇德殿,收显等亲族下狱诛。”
这条材料证明,阎太后亦居崇德殿,阎显等人则在此殿协助太后处理政务。
永乐迁居
灵帝在位时,还曾建立“永乐宫”。《后汉书》卷一○下《孝仁董皇后纪》:建宁二年三月,灵帝迎其生母至洛阳,“上尊号曰孝仁皇后,居南宫嘉德殿,宫称永乐”,史称“永乐太后”。《后汉书》卷八《灵帝纪》载:光和五年五月,“永乐宫署灾。”《续汉书·五行志二》载此事作:“德阳前殿西北入门内永乐太后宫署火。”
德阳殿在崇德殿东,“德阳前殿西北”就是崇德前殿之后,应是崇德后殿。是永乐太后先居南宫嘉德殿,后迁北宫崇德殿,两殿都在“西宫”。
何后迁居
灵帝死后,少帝刘辩即位,年十七,已成人,应居“东宫”。皇后何氏被尊为皇太后,“临朝”,居于“西宫”。数月后,便发生了宦官杀何进、袁术火烧东、西宫的事件。《后汉书》卷六九《何进传》载:“进入长乐白太后,请尽诛诸常侍以下”,宦官张让、段珪等决意除掉何进,遂“及进出,因诈以太后诏召进,入坐省闼……拔剑斩进于嘉德殿前”。何进奉太后之召入“省闼”至“嘉德殿前”,足证何太后居“西宫”。其后,宦官在袁术、袁绍等人的攻势下,“将太后、天子及陈留王,又劫省内官属,从複道走北宫。尚书卢植执戈于阁道窗下,仰数段珪。段珪等惧,乃释太后。太后投阁得免”。袁宏《后汉纪》载此事曰:宦官“持太后、天子、陈留王幸北宫崇德殿”。《何进传》又载:宦官挟少帝、陈留王逃出洛阳,“奔小平津”,“投河而死”。少帝返回北宫后,董卓执政,“遂废帝”。同书卷七二《董卓传》载其事曰:“集群僚于崇德前殿,遂胁太后,策废少帝”。可见何太后脱离宦官控制后,入居北宫崇德殿。不久,董卓将其“迁于永安宫,遂以弑崩”。至此,东汉太后居“西宫”临朝的历史宣告结束。
地理位置
崇德殿的位置,薛综注逐句释曰:“崇德在东,德阳在西,相去五十步。”
然而,陈苏镇认为“崇德在东,德阳在西”一句有误,须略加考辨。
《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下》:“时妖异数见,人相惊扰……诏召邕与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华、太史令单飏诣金商门,引入崇德殿,使中常侍曹节、王甫就问灾异及消改变故所宜施行。”同书卷五四《杨震传附杨赐传》载此事作:“赐及议郎蔡邕等入金商门崇德署。”此证金商门是崇德殿前之门,负责崇德殿事务的崇德署在此门内。同书卷六《顺帝纪》“德阳殿西钟下”句李贤注引《汉官仪》曰:“崇贤门内德阳殿。”
《汉官仪》乃东汉应劭所作,可信度也很高。因此,崇贤门可以确定是德阳殿前之门。上引薛综注明言崇贤门是东门,金商门是西门,且以“东方为木,主仁,如春”,“西为金,主义,音为商,若秋”等说辞进行论证,因而不会有误。既然如此,金商门内的崇德殿必然在西,崇贤门内的德阳殿必然在东。
“崇德在东,德阳在西”应作“德阳在东,崇德在西”,可能是后人传抄致误。
参考资料
陈苏镇:东汉的“东宫”和“西宫”.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8 17:4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