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崇文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泾阳崇文塔,位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东临正阳大道,北依高泾南路。该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每年修建一层,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竣工。
历史沿革
根据塔旁现存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所立石碑碑文记载,此塔是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李世达(号渐庵)主持重修寺院时建议建塔的。它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在李世达倡导并主持下,由南京镇江一带工匠施工,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竣工,历时13年。该塔每年修建一层,每层均刻有捐资人的姓名,修至第9层时李世达死亡,由其女继承父愿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竣工,因而民间流传有“温尚书修桥真修桥,李渐庵修塔修死他”的传说。据有关文献记载,明清时塔的周围建有富丽堂皇、规模宏大的佛寺,占地面积为4.8万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有山门、关帝殿、罗汉殿、圆觉殿、药师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两侧有钟鼓楼、乐楼、东西寮房等,清代末年寺院毁于战乱,仅存砖塔在山门。
《铁佛崇文塔寺常住田供众记》碑石这样描述:“县东南旧有铁佛寺,在今寺北,年久倾坏,其移西南建,有塔也。”与塔同时还建造有佛寺,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佛寺毁于战乱。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泾阳崇文塔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妥善的保护。
建筑特色
泾阳崇文塔为砖造,砖木混合结构,平面星八边形,13层,总高度为87.218米,底层每边各长9米,塔身座落在砖砌须弥座上,座高1.8米。塔底层作重檐,正南面辟拱形券门,门额上镌刻有“崇文宝塔”四字,字迹刚劲有力。其它各面均设有佛龛。从第2层开始一直到塔顶层,在每层上均辟四个拱形券门、四个佛龛,上下层之间的拱形券门、佛龛将依次相错,每个龛内均置有石刻佛像1尊,这些石刻佛像坐、立姿态各异,雕刻手法细腻,形象生动精美。在塔内第二层置有金属铸成立佛1尊,似为唐造。在塔外每层塔壁用砖雕刻出角倚柱,呈圆柱形,每层之间均做叠涩出檐,并仿照木构建筑睢出椽头、斗拱、额枋、菱角牙子、平座栏杆,在每层檐角均悬挂出风铎,清风吹过时,铎声四起,颇具一番景色。
在塔身2、4、6层上增设有垂莲柱,并将各面分成3间,顶部用青砖收分向中心聚拢,其上安置铜质宝瓶式塔刹,并在塔刹周围砌筑有城垛式护墙。塔体结构为单壁中空,每层均用青砖叠涩做出斗八穹顶,并设砖阶梯盘旋面上,直至塔顶,每层内外均可观览,当天气晴朗时,站在塔顶可以望见西安。在塔身第2层一直到第10层的砖券拱门,佛龛旁边均置有砖雕灯龛1对。
文物遗存
泾阳崇文塔塔体各级,除顶层外,均有四门四龛。各层间门龛交错。龛内均置石佛一尊,或站或坐,形态各异。门通腰檐,可步出塔体,沿腰檐绕塔游览。各门原均安有木门,后毁,1990年修复。塔龛内置石佛48尊。塔顶暗藏鎏铜造像8尊,系释迦牟尼、如来佛、弥勒佛及天王等,为明代珍品。
文物价值
崇文塔虽然是砖木结构楼阁式塔,但是建筑的设计和营造技术上集中反映了明代建筑的特征,它体态雄伟,结构巧妙,设计合理,内部空间层层升高并向中心聚拢,外观从第二层开始逐层向里收分,形成了曲线柔和的外轮廓,整个塔体给人以高耸挺拔之感觉。该塔是中国现存最高的座砖塔,具有比较高的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
历史文化
泾阳崇文塔每逢传统节日或庙会时,塔身层层设置灯火十分壮观。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两天为群众登塔会期,熙熙攘攘、甚是热闹。
李世达(1533~1600年)字子成,号渐庵,晚年更号为廓庵,谥号敏肃,享年67岁,关中泾阳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进士,步入仕途,曾任户部主事、吏部考功司主事、右部御史、右副部御史、南兵部右侍郎、南吏部尚书等职。
文物保护
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泾阳崇文塔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陕西省政府划定了保护范围。重点保护区:塔基、碑石;一般保护区:塔基四周各外延50米;建筑控制地带:一般保护区外延80米。
2001年6月25日,泾阳崇文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泾阳崇文塔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城东南10千米的崇文中学院内。
交通信息
自驾路线:从西安北站出发,经正阳大道行驶13.2千米,之后转入泾河大道行驶740米即到。
乘车路线1:后卫寨乘坐880路公交,可直达崇文塔景区。
乘车线路2:城北客运站乘坐泾西一号线至茯茶镇,之后换成泾阳7号线,经8站,抵达崇文塔景区。
参考资料
崇文宝塔-中共咸阳市泾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咸阳市泾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2013-12-02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5 20:2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