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派琵琶可追溯到三百余年的清
康熙年间,那时,北派琵琶传入崇明近邻的
通州地区,有白在湄、自彧如父子、樊花坡、
杨廷果等人。早期崇明派琵琶,是承袭了白在湄的北派琵琶,其风格的演变受当地风土人情的影响。1916年
沈肇州编《瀛洲古调》的出版及
徐立荪(即
徐立孙)重编后改称《梅庵琵琶谱》出版,遂使崇明派琵琶得以发扬光大。我国近现代国乐大师
刘天华于1918年随沈氏学习瀛洲古调琵琶曲,并把这些乐曲带到各地演奏,而且于1928年灌制了该派主要乐曲《
飞花点翠》,这对推广崇明派琵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崇明派琵琶指法要求“捻法疏而劲,轮法密而清”,主张“慢而不断,快而不乱,雅正之乐,音不过高,节不过促”。尤其轮指以“下出轮”见长,故而音响细腻柔和,善于表现文静、幽雅的情感,具有闲适、纤巧的情趣。同时,“重夹轻轮”,偏爱单音与夹弹,认为“轮指虽易人耳,然多则犯低而失雅”。因此,其曲目多为文板小曲,其中著名的《
飞花点翠》、《昭君怨》等慢板、文板乐曲,典雅、端正;《
鱼儿戏水》等小曲,则充满了生活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