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府君庙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崔府君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礼义镇北街村中,是为祀奉长子、滏阳县令崔珏而修建的,别名显应王庙。庙坐北朝南,为二进院落,东西宽42.7米,南北长70.6米,占地面积3015平方米。中轴线上有山门、舞楼、献亭、正殿,两侧有厢房、廊房、耳殿、垛殿。该庙始建于唐代,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修,洪武二年(1369年)及清末均有修葺。
历史沿革
崔府君庙始建于唐代。
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修。
洪武二年(1369年),修葺。
民国七年(1918年),工程告竣,庙貌焕然一新。
建筑格局
崔府君庙为一进两院,坐北朝南,东西宽42.7米,南北长70.6米,是一处形制独特的高台建筑。全庙共有殿宇50余间,全系砖木结构。崔府君庙前有3米许的石砌高台,高台上建一平台,平台两侧石阶而上,两边石阶对称,东西两侧的台阶相差一阶,形制独特。中轴线上有山门、舞楼、献亭、正殿,两侧有厢房、廊房、耳殿、垛殿。前院建有清建山门戏台,戏台两侧有钟鼓楼,与戏台相对有明建关帝殿,两侧有子孙祠、阎王殿。后院有舞楼,位于关帝殿背后。与舞楼相对的是该庙正殿,配有东西耳房、东西厢房。
主要建筑
正殿
二进院的府君殿为庙内正殿,为明代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六,单悬山布瓦顶,脊饰为琉璃制,柱头斗拱五踩双昂出斜拱,无补间斗供,梁架为七架梁通达前后用两柱,明次间施六抹格扇门四扇。殿前为悬山卷棚式拜亭一座,檐下斗拱五踩双下昂,梁架结构为七架梁对前双步梁,通檐用三柱。前檐出廊,廊下有六根石质方形抹楞柱,柱下的石础很高很大,上面雕刻着卷草、如意等图案。左右两侧有配殿和垛殿,另有东西廊房和东西禅院。均为明清时期的建筑。
山门
崔府君庙中,唯山门年代最远,系金代建筑。山门分上下两层,平面形制为长方形。该门面阔三间,进深六椽,为两层楼阁式建筑,整个山门建立在一个石砌的基座上,正中明间的二分之一处依柱装宋代青石门框,两侧各有掖门一道,门框上线刻花纹。下层四周围以砖砌厚墙,上层支出平座勾栏,平座下施双抄五铺作斗拱。梁架现整简洁,结构已具元代爬梁的雏形。屋顶斗拱为单抄单下昂,第一挑偷心造,昂为批竹形真昂,耍头成昂形。梁架通用二柱,六椽伏贯通,四椽伏直接迭压其上,四椽伏上置蜀柱平梁,平梁正中设株儒柱承脊樽,整个建筑结构做法简洁、设计大胆、交接稳固。屋顶为重檐歇山式,盖简板布瓦,脊饰琉璃为明代补制。山门高居庙宇正中,且筑于高台之上,砖台突起,两侧石阶对称而上,形制独特。
山门楼石质门框,石质细腻,雕刻线条流畅,其上线刻吉祥图案,线刻手法精致,门框左右两下角浮雕石狮,形制古朴,形象生动。属金代石雕艺术的上乘作品。屋面琉璃构件质地细腻、色彩鲜艳、造型生动,多数琉璃构件所幸保存尚好,正脊脊刹背面题有“万历三十六年八月初五日”题记,为山西明代琉璃的上乘作品。
舞楼
舞楼是一座单檐歇山顶式的木结构建筑。重檐翘角,形式典雅。台基为正方形,长宽约为10米,占地100平方米。南面靠墙,四角有粗大高耸的红漆木擎顶。舞楼最漂亮的地方是戏台顶部,没有一根大梁椽木,天井构栏交椎不用一铁一钉。其细木交连,层层向上,构成穹顶,为八卦藻井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崔府君,姓崔名珏,字子玉,唐乐平人。其父崔让,乐善好施,年近五十,膝下无子,遂与其妻同往北岳祠祷祝求子。是夜,夫妻两人梦见一童子擎一盒,内盛美玉两枚让其吞食。以此,崔夫人十月怀胎,于隋大业三年(607年)六月六日生下一子,遂取名珏。崔珏幼时即神采秀美,聪敏好学。唐贞观七年(633年),崔珏入仕,授长子县令。
相关典故
崔珏从小聪明好学,唐贞观七年(633年)崔珏出任长子县令。据《列仙全传》讲:“他昼理阳间事,夜断阴府冤,发摘人鬼,胜似神明。”长子县西南有一座大山,旧名雕黄岭,山上古木参天,常有猛虎出没。一天,有一砍柴樵夫入山砍柴被猛虎吃掉,其寡母上堂为子喊冤。崔珏听诉后,立即修书一封,派衙役孟完持符牒上山拘虎。孟完持牒来到雕黄岭山神庙前,面对山神将符牒诵读一遍,然后供在神案。不一会就有一猛虎跳出,衔书来至孟完面前,任孟完用铁链缚之,然后随孟完来之公堂。崔珏升堂审讯,历数猛虎伤人之罪,猛虎皆点头供认不讳。最后崔珏当堂判决:“食人命,罪当不赦”于是猛虎触阶而死。这就是民间传说的崔珏审虎的故事这事传到京城,唐太宗李世民赞其为仙吏。
崔珏断虎之后不久,河南磁州滏阳西南的河流中有条大蛇经常兴风作浪,残害百姓,于是迁崔珏为滏阳令。崔珏到任后即于河边设坛奏辞上天,顷刻之间便见一巨蛇浮于水面而死,洪水马上退去。
安史之乱后,因其曾显灵于玄宗,被封为灵圣护国侯。宋仁宗景佑二年(1035年),加封为护国显应公,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改封为护国显应王。崔君府的“显应”主要表现在南宋初年,帮助康王逃命一事。据传,康王赵构向南逃遁时,疲惫不堪,暂栖于崔府君庙内。是夜,忽梦一神告曰:“金兵将至,速速逃命,门外已备鞍马”。康王醒来,赶忙上马,急驱逃命。过了黄河,马不再动。一看,原来方是庙中泥马,这就是传说中的“泥马渡康王”。赵构南渡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即位,是为宋高宗,他特在临安又建了一座崔府君庙,赐额“显卫”。
价值意义
崔府君庙从布局到建筑,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较高的建筑艺术。崔府君庙内建筑的结构、雕刻、琉璃都体现出较高的水平。有的选材考究,有的率性随意选用自然材,体现不同时期的风格,充分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建筑技术、雕刻、绘画时代特征等艺术成就和发展水平。
《陵川县志》第二十编〈文物胜景〉中记载:“这种高台样式建筑,仅在敦煌壁画中才能见到”。崔府君庙融金、元、明、清五个时期建筑遗构于一寺,为研究晋东南区域建筑特征、寺庙布局演变提供了重要的标本,它真实记录了金、元、明、清五个时期不同的风格和地方手法,为研究中国特别是晋东南地区古代道教庙宇的建筑布局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例证。特别是“重修于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的山门楼,其外观形式凝重大气,整个梁架简洁大方,合理精练,内部梁架结构基本保留了金代遗构,尽显宋金建筑风格,体现了金代时期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文物保护
2001年6月25日,崔府君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崔府君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礼义镇北街村中。
交通路线
北京——京港澳高速——邯郸绕城高速——青兰高速——长治绕城高速——长陵线——横杨线——坪曲线——崔府君庙
上海——江宜高速——京沪高速——连霍高速——晋新高速——二广高速——陵侯高速——礼夺高速——崔府君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4 13:2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