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瑞芳
王蒙夫人
崔瑞芳,女。笔名方蕤。1933年出生于北京王蒙的妻子。与王蒙一样,她也是一个热血青年,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入党。她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陪伴王蒙将近60年,于2012年3月去世,享年80岁。
个人简介
崔瑞芳,北京人。历任北京109中学、乌鲁木齐三中、七中、十四中与伊宁市二中教师。生前为北京市第二中学离休高级教师。曾以笔名“方蕤”出版《我的先生王蒙》等作品。2012年3月23日因病去世,享年80岁。
感情生活
1950年寒假,在北京女二中读书的崔瑞芳被临时调至东四十一条39号一个四合院协助“三反五反”运动做文书工作。王蒙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就是以这个院子里的生活为原型。报到那天,王蒙和崔瑞芳在同一个厨房打饭,王蒙总是朝她笑笑。
一天晚上,11点多钟了,正在办公的崔瑞芳忽然听到“嘭嘭”敲窗户的声音,抬头一看,王蒙正趴在玻璃窗上朝她笑。很快,崔瑞芳接到了王蒙的第一封求爱信:“你为什么这么快就离开了,你走了,也不跟我说一声,我想你。”这一年,王蒙只有18岁。1956年12月,王蒙会每天给崔瑞芳两封信,早一封,晚一封,不停地向她求婚。崔瑞芳说:我们俩是合二为一了,融为一体了,分不清什么方面影响了谁。
王蒙与崔瑞芳相恋尚未成婚,王蒙因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被打成右派。崔瑞芳坚信“王蒙是好人”,毅然与王蒙在1957年1月结婚,29岁时,随王蒙到新疆伊犁劳动改造。在伊犁,夫妻及儿子、女儿五口共住八平米土房。
1979年春,王蒙的“右派”问题得到改正,当年6月,崔瑞芳与王蒙返回北京,王蒙被安排在北京市作协搞专业创作,从此,王蒙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代。“那么这个家呢?自然全靠我了,方方面面的事我都得管起来。其实未必我能管,很多事情都堆在那里挂在那里。我承认在家务事上我是低能,不是一个出色的家庭主妇,不会理财,不会精打细算,缺乏领导锅碗瓢勺和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才能。我更不是一个修养到家的贤妻良母,我可以默默地做很多,只是听不进一点儿埋怨的话,我的忍耐度不算高,有时也会大发脾气。很多人称赞我是位贤内助,我受宠若惊,不敢当,因为明白自己并非如此。”崔瑞芳曾在一篇文章中说。
但为了照顾更加忙的王蒙,1979年返回北京后的崔瑞芳本可做更多的事情,或做喜欢的工作,但她仍回到中学,去了比较一般的七十二中教书。甚至,崔瑞芳拒绝接手教高中三年级的课程,因为那需要把关,而她自认没有那份精力。“有时,正批改着作业,忽地想起家里还有一大堆事在等我做。”崔瑞芳在《我的先生王蒙》中这样写道,“但是我为王蒙多做一些,难道不是在为自己做吗?”
崔瑞芳曾多次随王蒙至温师院与温州大学讲学。最后一次为2008年5月,曾同泛舟楠溪江;其时,身体尚健。
开始写书
王蒙的夫人崔瑞芳也加入了写书的行列。她以方蕤的笔名,用平实的文字,将她与王蒙两人相知相随几十年的生活故事一一道来,这本书的书名叫《我的先生王蒙》。王蒙对夫人新书的评价:还可以。
崔老师说,早就有朋友建议:身边放着这么个人,为什么不写写这个人,写写你和这个人的生活历程。我想,有那么多的专家、学者都在写王蒙、研究王蒙,作为王蒙的妻子写什么呢,当然就只能写日常生活中的王蒙。
王蒙的儿子王山表示,母亲虽是教物理的,却喜欢文学,她把写书作为一种喜好,是对生命历程的一种温习和保存。名人效应往往会遮蔽周围的人。我母亲是个活生生的人,她是个公民,有写作的权利。在书中,她并没有刻意暴露他们的“隐私”,而是记录生活中平常的一面。琐碎但真实,至少符合她记忆中的真实。
与世长辞
“在生活中我快乐地向前,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写出《青春万岁》的作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在读者眼里散发着“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然而,陪伴王蒙近60年的崔瑞芳于2012年3月23日在京病逝,享年80岁。王蒙在妻子崔瑞芳灵柩前失声痛哭到几近瘫软。在八宝山遗体告别仪式上,王蒙写诗泪别妻子。
王蒙的妹妹王鸣身体不好,坚持坐着轮椅来送别嫂子。王鸣说,嫂子崔瑞芳身患肠癌和胰腺癌,之前一直在化疗。“我真没想到她走得这么快。我哥这辈子不管多困难,她永远跟他在一起。”
人物评价
“我认识他们30多年了,尽管崔瑞芳从患病到去世,我都经历了,可此刻还是非常难过。”冯骥才语气里难掩悲伤,“崔瑞芳女士为人温和宽厚,她和王蒙相守一生的感情,你们年轻人不太会了解的。”
作家张抗抗一袭黑衣,怀抱一捧鲜花默默排在队伍最后。她说,王蒙和崔老师是文坛难得的恩爱夫妻,相濡以沫近60年,王蒙经历坎坷和艰难,崔老师都陪在王蒙身边。“按说我们是晚辈,但崔老师对我们非常关爱,我们也爱她。今天会有这么多人来送她,绝不仅仅因为她是王蒙的夫人。”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2 14:28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感情生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