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哀
汉代筝曲
筝曲《崖山哀》,如泣如诉,曲调哀恻感人。 筝曲《崖山哀》写南宋皇朝南迁新会崖山,海战败于元军,丞相陆秀夫身负帝昺悲壮投入崖海,后人寄哀思于乐。曲调清幽哀怨,痛彻激愤,如泣如诉。
乐曲简介
南方筝派以广东客家筝曲和潮州筝曲为代表。客家是指南宋末年,因避战乱,由中原地区迁居至广东大埔、梅县一带的居民,当地人称他们为「客家」。这些人带来的中原地区的音乐,虽称是「中州古调」,但因历经数代,深受粤东地区音乐的影响,已经别有韵味,独具一格。
艺术特色
开头部分较多用颤音(吟音)的指法,即右手弹弦、左手在该弦上连续上下地颤动,产生吟咏叹息的听觉效果。乐曲中段加入《将军令》的素材,在“哀”的同时增加壮烈气氛。乐曲的最后部分,旋律改变,力度增强,并重复了一遍,表现坚决的意志和奋进的心情,与前面悲伤、沉闷的曲调风格截然不同,形成强烈对比,节奏也由慢趋快,越来越快,推向高潮,最后一个放慢句结束,像长长舒了一口气。这种形式在广东音乐中最为普遍,可见此曲从中原流入后,溶汇了岭南特色。
筝曲《崖山哀》和谐、动听,既体现筝曲的“雅”感,又表现题材的忧伤感,内容与形式统一,听众思绪随乐曲高低、快慢、抑扬而起伏,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一曲听罢,余音萦绕,印象难忘。
后人寄哀思以乐,以示寄托,表达了对华夏盛世的怀念。曲调悲壮,全曲4、b7运用较多,并用按音、滑音、颤音等指法弹奏,表现了一种压抑、沉痛的情感,表达了华夏民族亡国为奴的悲惨心绪。
表现内容
据史料记载,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进入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谢太后率百官向元军投降。杨淑妃则带着益王赵昰、广王赵昺及部分大臣南下闽、粤继续抗战,最后在江门新会崖山建立行朝,史称「二王南迁」。
南迁途中,抗元民族英雄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称宋端宗,年号景炎。
1277年10月,元军将南宋王朝从香港官富场赶至香山碙州(新会)一带的海上,在马南宝、高添、赵芳举等地方官绅帮助下驻立沙涌临时行宫。岌岌可危的宋廷聚集了2000艘船只浮游于这一带。从1278至1279年,宋元军队在海上先后进行了甲子门海战、十字门(今珠海横琴岛与澳门三岛间的狭窄海道)海战。期间,文天祥战败被俘。
景炎三年(1278年)三月宋端宗在碙州荒岛病逝。陆秀夫、张世杰等又立赵昺为帝,改景炎三年为祥兴元年。宋少帝赵昺进驻崖山期间,建行宫、军屋,训练士卒,制造舰船、兵器,开辟集市方便交易。各地闻讯纷纷组织义军,运送军粮、物资,集结官民将士20多万人。
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会同副帅李恒,兵分水陆进攻崖山。张世杰作决战计,集结千多艘船只,四周加固战栅,形成海上坚城。元军几次进攻,包括放火强攻都被打退。元帅张弘范威迫文天祥写信招降,遭到文天祥坚决拒绝,在狱中,文天祥写下了《过零丁洋》之千古绝唱;汉*张弘范又利用张世杰的外甥去劝降,被张世杰骂走。
正月二十二日,元军占领崖山外围,截断了宋军的粮、水补给线。宋军吃干粮饮咸水,呕吐疲乏,战斗力下降。二月初六,天色晦暗,风雨交加,元军趁早、午海潮涨退的机会,李恒从北向南,张弘范从海上向北大举围攻。宋军虽整天苦战,终被攻破阵势,舰队崩溃。张世杰见大势已去,混战中又找不到少帝和丞相,便领少数战船,乘雾突围出海。
眼见大势已去,南宋丞相陆秀夫背负九岁幼帝赵昺,用素白的绸带与自己的身躯紧紧束在一起,然后跳海自尽,壮烈殉国。「后宫诸臣,从死者众」。「越七日,尸浮海上者十万余人」。
几天后,张世杰回来寻找帝室,才知少帝已死,只好领着船队再度出海,航至海陵岛一带海面时不幸遇飓风溺死海中。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9 21:14
目录
概述
乐曲简介
艺术特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