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英文: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四川农大、川农大,位于
四川省雅安市,是由
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四川农业大学是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
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四川农业大学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开办之初,以培养农政官员为主,学生由各县限额申送,设农别科、蚕别科,学制3年。1912年,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发展为四川高等农业学校。1914年,四川高等农业学校发展为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合并组建
1927年8月,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与四川的法政、国学、工业、外国语等专门学校合并改组为公立四川大学。原5所专门学校,分别改为川大的5个学院,由五院学长(即院长)组成“大学委员会”,共同代行校长职权。1931年11月9日,公立四川大学与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合并,建立“国立四川大学”。在国立大学组建过程中,农学院独立建校,1935年7月,教育部制定了四川各大学院校整理办法。1955年6月8日,四川大学成立了农学院建院筹备委员会,拉开独立建院序幕。
1956年9月1日,四川大学农学院迁雅安独立建校,定名为四川农学院。初由高等教育部主管,首任院长杨开渠。1959年,学校开始招收水稻栽培、兽医产科、玉米育种、家畜饲养和家禽育种专业三年制硕士研究生。
1985年6月28日,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1985第216号)批复,学校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
合并发展
1989年,在时任所长杨凤的带领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被批准为本学科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
1991年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3年,学校党委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此后于2001年、2006年再获殊荣。1999年6月14日,经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同意学校作为“211工程”项目院校,在“九五”期间进行建设。自此学校正式进入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2001年4月,原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四川农大,成为川农大都江堰分校。2005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2009年4月,学校隆重召开“211工程”双支计划(即学术支撑人才的专项科研支持计划)启动大会。学校在当年投入近1200万,对申报双支计划各层次、创新团队、面上专项及科研成果后补助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资助。
2010年10月10日,成都校区启用典礼举行,11月,学校升格都江堰校区三个学院的机构建制,学校“一校三区”布局结构正式形成。2012年5月,学校正式启动校内“2011计划”,成立粮食生产类、动物健康养殖类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于2012年4月教育部、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准成立,同年7月1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为学校授牌,成为全国首批试点建设的10所高校之一。
2014年9月,学校的农学专业、动物科学专业、动物医学专业、林学专业入选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5年7月,成都校区机关完成历史使命,学校迈入雅安校区、成都校区融合管理,都江堰校区延伸管理的新阶段。
新的阶段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学校成功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是继入选“211工程”建设高校后又一新的里程碑,也为学校未来发展指明了奋斗方向。同年,学校颁布了《国际化办学推进计划(试行)》,明确提出每年将拿出1000万专项经费推进国际化办学。“动物营养与饲养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全国第二批地方高校“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成为四川省首个获批“111计划”的地方高校。此后,“作物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成功入选。
2018年6月,学校加入“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2019年12月,教育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签署《共建四川大学等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四川农业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2020年2月,学校科研成果“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写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大力推广。4月,学校林学院申报的“国家林业草原红豆杉西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认定组建,该中心是四川省获批组建的第一个国家林业草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月,学校与西南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6个重大创新平台,成立成渝乡村振兴学院(成都)。同年,学校成功入选四川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以“十大育人工程”构建川农大特色育人格局。
2021年1月,科技部发文,正式批准学校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实验室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四川在农业领域的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月,学校与四川省天府新区签署协议,共建天府新区乡村振兴研究院。8月,学校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2022年1月,四川农业大学与雅安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五方签署协议,共建雅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2月,四川农业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6月,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四川农业大学再获批增加20个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至此,学校共有48个专业进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7月,四川农业大学牵头申报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部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同月,四川农业大学与大北农集团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与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共建智慧农业创新实验室。8月,学校与都江堰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9月,学校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2023年7月,学校与资阳市、五粮液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1月16日,四川农业大学召开国际化办学推进大会暨“粮食安全”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成立“粮食安全”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与“天府农业”国际研究院。2024年,学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根据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学院27个,本科招生专业76个,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二级学科5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二级学科10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20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20个,1个学科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学科和1个学科分别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和培育学科,2个学科ESI排名世界前1‰,9个学科ESI排名世界前1%,农学、兽医学2023年分别排名软科世界一流学科第11位和第19位。
师资队伍
截至2024年5月,根据学校官网显示,教职工3440人,其中:教授487人、副教授601人;博士生导师340人、硕士生导师85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1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特设岗位1人、青年学者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5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5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14人,四川科技杰出贡献奖、杰出人才奖、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天府青城峨眉计划入选者等省级高层次人才296人次,省教学名师、师德楷模、名辅导员等21人次。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含示范课程)123门,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91项;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20项。2012年度,学校5个专业获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立项名单。
根据2022年至2023学年的教学评估报告显示,学校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43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8个。
2018年,动物医学院程安春兽医学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同年,园艺学院园艺系教工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书工作室和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2022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2021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学校16项(含合作1项)教学成果获省级奖励,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等31个国家和地区(包含港澳台)的100多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共签署了170余项交流合作协议,与国(境)外知名高校开展了“2+2”“3+1”“3+1+X”“4+1”等模式的联合培养项目。建有省部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学校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是“粮食安全”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创始高校,曾被国家6部委评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工作单位,先后被国家外专局评为引进国外智力先进集体、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学校为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双一流”农科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都服务全川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单位。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共建),教育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科技部条件平台1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等部省级科研站点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中心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3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项,四川省科学技术特等奖3项、一等奖73项。70%以上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先后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Science》等发表高水平论文。
学术资源
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截至2022年3月,学校图书总藏量1587.99万册,其中,纸质馆藏221.76万册,电子馆藏1366.23万册。拥有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4.6万种,其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2.1万种。有国内外数据库82个,自建特色数据库3个,数据库内容涵盖所有学科专业,为学校的教学与科研构建了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是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反映植物生产、草业科学、森林资源、环境生态、畜牧兽医、水产养殖、经济动植物、农畜产品贮藏加工、农牧业经济管理和生物科学等农业科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以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农业科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和进展情况,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增强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在1999年获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2004年获“全国优秀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四川省优秀学报一等奖;四川省优期刊二等奖,202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2年“天府期刊卓越期刊行动计划”一流期刊,2021中国农林核心期刊,2019年四川省高校科技精品期刊。
2013年10月27日,李明洲和李学伟分别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比较基因组学鉴定藏猪和家猪的自然和人工选择》在《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上作为Article(研究论文)发表。该期刊影响因子为35.2,创下学校发表论文影响因子之最。
2018年9月7日,学校水稻研究所陈学伟教授团队在《科学》在线发表了我校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水稻转录因子IPA1促进高产并提高免疫”(A single transcription factor promotes both yield and immunity in rice),该论文的发表实现了学校校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零的突破。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学校校中文名称为四川农业大学,简称四川农大、川农大,英文名称为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缩写为SAU。
四川农业大学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徽志为圆形造型,中心花状主体图案由古象形字“羊”和叶片图形组成,其上方是数字1906,下方是学校雅安校区第一办公楼(原西康省人民委员会办公厅办公大楼旧址)图案,两侧是书本环绕的穗状图案,外环文字为学校中英文名称。徽章为印有徽志的圆形证章,教职工佩戴的徽章底色为红色,学生佩戴的徽章底色为绿色,图案和字体均为金色。
校旗为长方形旗帜,其面色为绿色,中间印有徽志和规定字体的“四川农业大学”校名。
精神文化
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
“
川农大精神”: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5月,四川农业大学拥有三个校区,分别是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的校本部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的成都校区和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都江堰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
雅安校区
邮编:625014
概况:雅安校本部位于“熊猫故乡”、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国家优秀旅游城市——雅安市。截至2019年5月,校园占地面积2200余亩,设有12个学院、1个研究所,即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机电学院、食品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体育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研究所,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5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000余人。雅安校区环境优美,老校区有上百棵历史悠久的法国梧桐树,号称“百万大道”,新校区有一里长的“桂花大道”以及安静优雅的“老板山读书公园”和富有特色的“农牧场。
都江堰校区
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概况:都江堰校区位于都江堰市。截至2019年5月,校区占地面积1600余亩,教学面积300余亩。校区现有4个学院和2个省级研究中心,即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旅游学院、商学院,村镇建设防灾减灾工程研究中心、与艺体学院共建的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农业特色品牌开发与传播研究中心。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700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500余人。
成都校区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概况:成都校区位于“天府之国”。截至2019年5月,校区占地面积600余亩。校区有10个学院、13个研究所和1个研究中心,即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林学院、园艺学院、资源学院、环境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风景园林学院、生态农业研究所、水稻研究所、小麦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动物营养研究所、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预防兽医研究所、生态林业研究所、果蔬研究所、资源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区域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园林研究所和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4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5000余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拓荒牛”
四川农业大学知名度甚高的校园景观非莫属“拓荒牛”。2006年四川农业大学百年校庆期间,著名雕塑家陈箫汀先生做了一组共5个“川农拓荒牛”雕塑,现安放在雅安校本部的草坪里。
银杏园
银杏园在成都校区,该园是学校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标志,每到秋季,秋风低吟,黄叶纷飞,胜景宜人。2011年曾获得由腾讯大成网评选的“成都最美银杏街道”提名。
九曲桥
川农九曲桥,坐落于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九曲桥旁的树枝摇曳时,湖面也泛起了圈圈涟漪。早晨伴着轻声慢颂的读书声,也有阵阵歌声远扬,惊动了远方的飞鸟,也颤动了湖中的夏莲。
校友情况
科教界
工商界
党政界
所获荣誉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