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竹
禾本科苦竹属植物
川竹(Pleioblastus simonii (Carrière) Nakai)别名为山竹(中国植物图鉴)、苦竹(中国竹类植物志略)、女竹、水苦竹、空心苦(浙江)是禾本科苦竹属植物。秆高2-5,径0.6-3cm,新秆具白色稀疏微毛,节间长15-30cm。箨鞘淡绿色,先端有淡黄绿色放射状条纹,边缘具纤毛,基部具一圈易落的淡棕色纤毛;箨耳缺如;箨舌弧形,淡紫色;箨叶披针形,开张域反转。叶片长8-16cm,宽 1.5-2.5cm。笋期5-6月。可作构竿、笼、团扇等材料用,笋苦不能食用。
形态特征
竹鞭节间长约2—8厘米,粗约11毫米,圆筒形,近于实心,表面光滑。竿高可达3—5(8)米,粗0.7—3厘米;节间一般长16-17厘米,圆筒形,唯在分枝的一侧有沟槽,中空,无毛,绿色;竿环高于箨环,其下方幼时有白粉,以后消失;竿每节具2—9枝,枝稍开展,二级分枝通常每节仅为2枚。箨鞘宿存,厚纸质,淡绿色带紫色,无斑点或多少杂有暗棕色的斑点,干后呈淡枯草色,无毛,基部具一圈淡褐色毛茸,边缘具短纤毛,因后者常易脱落而变为无毛;无箨耳及鞘口继毛;箨舌截形或略呈拱形,高约1.5毫米,其边缘生有短小纤毛,背部具微毛;箨片绿色,狭长披针形,先端渐收缩为锐尖头,两表面被微毛而粗糙,边缘有细齿。末级小枝具4—5(7)叶;叶鞘具纵纹,边缘具纤毛;鞘口具直立白色平滑缝毛呈流苏状,缝毛近于宿存性;叶舌短,截形,边缘具小纤毛,背面粗糙并具白粉;叶片狭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革质兼厚纸质,长5—23厘米,宽10-22毫米,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楔形而常稍有歪斜,叶缘有细刺状锯齿,次脉4—8对,小横脉明显;叶柄长3—7毫米,上表面绿色而无毛,下表面淡绿色或灰白色。总状花序簇生于竿或叶枝的各节,基部常托以苞片数片,总梗直立,多少有微毛;小穗圆柱形,含5—14朵小花;小穗轴节间棒状,密生微毛;颖纸质兼膜质,先端尖,第一颖长约6毫米,具6-11脉,边缘有纤毛,第二颖长约9毫米,具9—11脉,上部边缘生纤毛;外稃卵状长圆形,厚纸质,长11—17毫米,具12-17脉,有绿色或带紫色的小横脉,主脉由先端延伸呈粗糙的小尖头,边缘之上部生纤毛;内稃薄纸质,等长或稍短于其外稃,先端2裂,上部沿脊上及裂齿的边缘具纤毛;鳞被3,透明薄膜质,边缘生纤毛;花药长9—11毫米;子房长圆形,无毛,柱头3,羽毛状。颖果长圆状圆柱形,上部渐收缩,无毛,成熟时暗棕色。笋期6月中旬,花期4—5月。
分布范围
浙江上海等地庭园有栽培。原产日本,是日本最普通的竹种之一。
主要价值
竿材柔软而有弹性,适宜制作工艺品及钓鱼竿等。笋味苦,宜先用水煮过后方可食用。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9 13:0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