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至中学
1918年由阎出资兴办的一所私立中学
川至中学位于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县},是1918年由阎出资兴办的一所私立中学,是当时因五台中学资金短缺,设备太差,无力经营而决定在河边村办的一所中学。
名字寓意
川至中学名字本身就寓意着它是一所由阎建立的私人学校,“川”取阎锡山字百川之名,“至”意味着来临,表示如同百川的到来。1919 年建成一部分后,便取消了五台中学和定襄中学,并将河边村两等小学[7]并入川至中学,称为附属小学,徐向前元帅曾在此执教。
学校沿革
川至中学建成后,阎锡山又出资10万元在太原“德生厚”银号建立了基金,以其利息为该校经费,1923年,又筹集资金10万元,增设商业速成科,设立科学奖,另外,除免收学费外,还另发制服皮鞋给学生,使这所中学也成为当时设施最完备,质量极高的免费中学校。1924年之后开始收学费,但费用较低。学校招收来自全省和全国各地的学生,学校的校旗、校训、校歌都由阎锡山亲自确定和创作。其校训:“公毅敏洁”,告谕:“苦学救国”。设施优越,有教室宿舍140余间,有大礼堂、会议室、生化研究室、标本陈列室、体育场、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还装有秋千、浪桥等娱乐设置。学校既讲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也讲“四书”,这可以看出其现代和传统有机结合的教育宗旨。同时还有对学生的政治教育,阎经常到学校讲话,要求应“思想端正了,才能克制住欲望”,1920年在一次以《大学》中“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为题,要求学生“做甚务甚,说甚算甚”。当时学校学科学、学外语的风气甚浓,学生对欧美许多著名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十分了解。学校信息灵通,订购了各种报刊杂志,教师教学风气开明而健康,许多教学仪器都是直接从日本进口。但随着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办学方针大幅度地倒向复古守旧,禁止新思想的传入。
抗战爆发前,该校共毕业1000多名学生,不少人成为阎的亲信。七七事变后,校舍被占领河边村的日军破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26 20:26
目录
概述
名字寓意
学校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