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司河(River tour Company)位于武汉市城区南端,全长16公里,流经江夏、洪山、武昌三区后汇入长江。
简介
并与南湖、黄家湖、长江相连,沿河有大小桥梁13座,有铁路桥4座,大型公路桥1座。上游自河源到汤逊湖,沿途多低山丘陵。中游自汤逊湖西北端出口到武泰闸,地势平缓,多农田菜地。下游至河口,20世纪90年代后成为地下河,上覆水泥板为巡司河路。巡司河经过窑沟、李家桥、板桥、新千家街、徐家墩、永安寺等村落。另有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武昌首义学院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河床呈锅底状,深可达数米。
污染
据《水经注》,此河可能早在南北朝时就已形成。
50年代,巡司河水质良好,清洁透明,可见鱼虾。因河水清幽,夏天很多人来此游泳,有些人还从武泰闸上跳入水中。并可见到白色的水鸟在河面上翔集,可见当时水质之好。
70年代,巡司河水质开始恶化,并逐渐变成武汉城区最大的排污明渠。后来由于逐渐被污染,1995年后巡司河成了一条臭水河,其上垃圾厚达70厘米,儿童在上踢球亦无碍。不少河段生有猪笼草、水葫芦。下游被改造成马路,人们便再也见不到那条美丽的小河。
沿河的居民小区是巡司河污染物主要来源。该河岸最大居民小区南湖花园近10万人口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巡司河。
据了解,最初开发南湖花园时,由于没有规划污水处理厂,离小区较近的巡司河成为其排污“首选”。
除南湖花园外,沿河的
湖北工业大学和
武昌首义学院也成为污水主要来源。由于两校没有污水处理系统,6万多人的生活污水全部直排河中。
巡司河沿岸最常见的就是私房、菜地、垃圾堆和简易厕所。一座房屋,就成为一个污染源。这些房屋往往把排污管道直接插入河中。
另外,巡司河入江口下游不到两公里处即是白沙洲水厂的取水口。据了解,白沙洲水厂是武汉市武昌区最大的自来水厂,目前服务总人口超过50万人。
也就是说,巡司河沿线居民制造的生活污水,最终危害了沿河居民。
治理
多年来,沿岸居民不断投诉、反映,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提交议案、提案,建议抓紧治理巡司河。
据武汉市志办的资料,早在1987年,武汉市有关部门就提出了巡司河治理方案。近年来,有关部门屡屡表态,要将巡司河打造成亲水平台。
然而,规划中的美景仍停留在图纸上,河却更脏更臭了。
2008年8月4日起,《楚天都市报》连续以大篇幅推出巡司河污染加剧、成了“熏死河”和“武汉龙须沟”的严峻现实,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和武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
同月7日,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阮成发等就本报报道作出批示,要求限期根治巡司河。
当日,
武汉市水务局主持召开现场会,承诺当年底前完成巡司河截污干管工程。
同月12日,武汉市副市长尹维真再次主持召开巡司河治理现场会,表示该市已成立专班,加快巡司河治理步伐,力争使巡司河治理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范例。
据武汉市政府宣布,2008年起将投资16亿元对其进行治理。届时巡司河可望重现生机。
2009年底,由民间环保组织“武汉绿色江城”发起的“行走江湖”活动,对武汉主城区的32个江河湖泊进行调查,巡司河被评为“武汉最臭河流”。
2010年02月28日,臭了数十年的武昌巡司河,终于开始“整容”。总投资45亿元的巡司河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动工,5年后,这条流淌一千多年的小河,有望摘掉“武汉最臭河流”的帽子,恢复当初的清秀面容。
据介绍,巡司河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计划工期5年,实行整体规划、分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为华科大武昌分校至工学院桥段河道整治、巡司河风情公园建设等,河道整治长度1.5公里,风情公园建设面积2.4万平方米。一期工程总投资5.1亿元,计划于2011年9月完工。
2015年,国务院发布《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
2016年11月,
武汉市水务局对巡司河制定了黑臭水体整治方案,其中洪山区段包括污水收集、泵站建设及截污工程等,投资额9500万元。
2018年5月19日,记者随督查组来到该河南湖路附近,只见河岸打围,河道边,4台挖掘机正在挖掘淤泥。水体呈灰黑色,走近传来酸臭味,水面不时向外上翻黑色泥点。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