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读主义主张劳心与劳力相
结合,教育与职业合一,学问与生计合一,把工读互助团办成“人人工作,人人读书,各尽其能,各取所需”的新组织,各地的这类小组联络起来,实行“小团体大联合”,创造一个新社会。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受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以及互助论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新村主义影响,提出的一种空想社会主义理想。他们倡导成立“工读互助团”,“本互助精神,实行半工半读”,以作为新社会的胎儿,幻想通过它的逐步推广,来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理想。主要倡导者为王光祈、陈独秀、李大钊等。,由李大钊、蔡元培、陈独秀、胡适、周作人、高一涵、张崧年、罗家伦、王光祈等17人发起的北京工读互助团成立。1919年12月,少年中国学会执行部主任王光祈发表了《城市中的新生活》一文,主张在城市中组织“工读互助团”其《简章》规定:第一,团员每日每人必须工作四小时;第二,团员必需之衣食住,由团体供给。团员所需之教育费、书籍费,由团体供给,惟书籍系归团体公有;第三,工作所得归团体公有。它有团员40余人,下分四组,主要成员有何孟雄、施存统、俞秀松、罗汉、李实、缪伯英、刘伯庄等。团员们一面从事食堂、洗衣、印刷、装订、织袜、缝纫、刺绣、电影、补习英文、制造小工艺品和贩卖商品等体力劳动,一面分别在各校听课。为了实现没有任何约束的“共产主义”,他们在进入这个团体后,就宣告脱离家庭关系、脱离婚姻关系、脱离学校关系,在团体内“绝对实行共产”。北京工读互助团成立以后,1920年1月,谌志笃等人在天津发起成立工读印书社;2月,恽代英等人在武汉发起成立武昌工学互助团;3月,陈独秀、王光祈、左舜生、康白情、张国焘、刘清扬、毛泽东、彭璜、肖子暲等26人发起成立上海工读互助团。
互助团成员在具体筹备组织的过程中,碰到了经费不足,收入微薄,甚至面临饥饿,内部出现严重分歧等种种实际困难。这使他们认识到: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实行工读互助生活,只不过是一种幻想,更谈不上通过这种团体去改造社会。工读互助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酷现实的矛盾,注定其必然要失败的命运。从1920年3月起,北京工读互助团各组及各地工读互助团相继解散。1921年初,工读互助团运动终于失败。此后,许多成员恢复了过去的学校生活或出团求学,而其中一些进步青年则摆脱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束缚,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