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旧址,原名上海工部局宰牲场,俗称杀牛公司,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沙泾路10、29号,占地面积约867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95万平方米。是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存。
历史沿革
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旧址由英国建筑师巴尔弗斯设计,余洪记营造厂承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1月,落成。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配套建立病畜化制场与冷库。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管了“两场”:沙泾路宰牲场改名市立第一宰牲场,主要宰猪、牛,兼宰羊;南阳桥宰牲场改名市立第二宰牲场,主要宰猪、兼宰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场”统一行政管理,统称“上海市营宰牲场”。1953年1月,上海市营宰牲场改名上海宰牲厂(分南、北两厂),划归华东区食品出口公司直接领导。1957年,上海宰牲厂北厂正式改名“冻肉加工厂”,从原来宰杀出口猪为主,改为内外销兼营,并开始代加工出口冻兔肉。上海宰牲厂南厂则扩建改名肉食品厂,专门加工处理高温猪,并生产中西式肉制品。沙泾路宰牲场的房屋曾由东风肉类加工场使用,后又为长城生化制药厂、上海市食品研究所、上海市食品综合机械厂合用。直至20世纪80年代,人们依然多统称该处为“杀牛公司”。
2002年,宰牲厂停用。
2006年,启动1933老场坊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并实施保护性开发。2007年11月,建筑主体修缮改造基本完成。
建筑布局
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旧址原名上海工部局宰牲场,俗称杀牛公司。位于今虹口区中部,座东朝西,东靠鸭绿江路,西临沙泾路,南面是溧阳路,北近梧州路。占地面积约8677平方米,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主建筑物由东、南、西、北四幢钢筋水泥结构四层楼房围成四方形,方形之中又建一座24边形近似圆柱体的主楼,与旁边四座楼房通过楼道相连,使整个平面形成回字。各楼之间上下交错,廊道盘旋,结构复杂,却秩序分明。底层墙基用花岗岩砌筑,沿街立面的窗均为花纹精美的镂空小方格窗。具有古罗马帝国主义时期巴西利卡式风格。该场对面沙泾路29号内另有一幢同期建造的老建筑为熬油车间,处置和焚烧病畜、废肉、内脏、毛发等废弃物。该建筑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底层是储藏、收纳室,还有高压蒸化炉,用来融化炭疽牲畜尸体及其他有危险性的牲畜尸体,将不能食用的肉制品加工成肥皂、饲料、肥料等;二楼是各种蒸化、消毒、熬油、凝血等机械;三楼为化验间、病体解剖室等;屋顶北侧中部有一根高耸的烟囱。据档案馆资料记载,该处为远东最大宰牲场,如此规模的宰牲场世界上仅有三座。
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旧址建筑南部、东部2幢为牛舍,北部1幢为豢养猪、小牛、羊之用;另1幢为宰猪场,下面3层是人工宰场,最高层为新式杀猪场。场内现代化程度较高,有一条2.25英里长悬挂式屠宰作业传送带。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配套建立病畜化制场与冷库。
主要建筑
伞柱
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旧址建筑外圈最显眼的细节元素是一根根的“伞柱”。不同于常见的圆柱形柱,这里的柱子是伞形的,分八角形和四边形两款,上大下小,带有花纹装饰。整栋楼是无梁楼盖设计,全靠这300根伞柱支撑。
主楼内圈
主楼的内圈也叫“中心圆”,共三层,是以前屠宰牲口的车间。这里有数目众多、宽窄各不相同的的廊桥,体型不同的牛依次从这里通过。廊桥边的台阶异常狭窄,并且盘旋而上,是工人的逃生通道。这些通道仅一人宽,牲口是进不去的,专为避免牲口伤人而建造。
巴西利卡厅
巴西利卡厅的镂空水泥花格窗是建筑的一大特色。窗格由方格和圆圈相间排列,除了造型美观之外,更具有必要的通风功能,避免宰牲场气味难闻。这些窗户都朝向西方,与上海常年风向保持一致,同时也具有宗教意义,有便于牲口的亡灵能超度至西方极乐世界,进入轮回。
空中舞台
四楼的空中舞台全部用钢化玻璃制成,挑高8米,悬空而设,总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圆形穹顶大气魔幻。
文物价值
随着历史的发展,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旧址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造型和先进技术,值得保存和研究。
保护措施
2004年1月13日,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旧址被虹口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虹口区历史遗址纪念地。
2005年10月31日,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旧址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2019年10月7日,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旧址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沙泾路10、29号。
交通信息
自驾:自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上海工部局宰牲场旧址,路程约2.2千米,用时约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