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革命根据地位于
广西西南部边界。它包括左江、右江和红水河流域的百色、恩阳(今属
田阳县)、奉议(今属田阳县)、恩隆(今田东县)、思林(今属田东县)、果德(今属平果县)、隆安、向都(今属天等县)、东兰、凤山、凌云、都安、那地(今属天峨县和南丹县)、镇结(今属天等县)、龙州、上金(今属龙州县)、凭祥、宁明、崇善(今属崇左县)、左县(今属崇左县)、雷平(今属大新县)、龙茗(今属天等县)、养利(今属大新县)、思乐(今属宁明县)、明江(今属宁明县)等县和那马(今属马山县)、隆山(今属马山县)、天保(今属德保县)、万承(今属大新县)、河池等县部分地区。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其中壮族人口占85%左右,汉族占10%,瑶族占4%,还有苗、仡佬、毛南、彝等族。境内多是贫瘠的大石山区和丘陵山区,峰峦起伏,交通闭塞。
1921年6月,壮族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在他的家乡东兰县武篆,开始发动农民运动,组织了改造东兰同志会,号召群众“打破不平,救家乡,救广西,救中国”,“实现社会革命”,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1925年,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广西建立党组织,1926年8月成立了右江地区恩(隆)奉(议)特别支部,成为右江地区革命运动的领导核心,农民运动更加迅猛发展。到1926年下半年,在东兰、百色、
奉议、恩隆、思林、思林、果德、凤山等地,普遍建立了农民协会和自卫军,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地主武装,使右江地区出现了轰轰烈烈的的农村大革命局面。1928年6月,在各地党组织逐步恢复的基础上,在贵县召开了中共广西特委扩大会议,中共中央代表恽代英参加了大会。后成立了中共广西省委。此后,在广西省委(1929年又改为中共广西特委)领导下,左右江地区的革命斗争有了新的起色,为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