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令色(拼音:qiǎo yán lìng sè)是一个
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诸子《
书·
皋陶谟》。
先秦诸子《
书·
皋陶谟》:“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相传皋陶为舜的大臣,掌管刑法狱讼,因为执法公平,得到百姓的拥戴。有一次,舜召集皋陶以及大禹、伯夷等人一起讨论有关部落联盟的大事,皋陶陈述了自己的主张,即为《皋陶议》。它是中国古代最早、最完整的议事记录。
皋陶说:“忠诚地遵循尧的圣德,君主就会决策英明,群臣就会同心辅佐。”大禹说:“道理是这样,但是怎样做到呢?”皋陶说:“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宽厚地对待自己的民众,他们就会拥戴你。同时,还需知人善任,安抚民众。”大禹说:“你说得不错,但是这些大概连尧、舜也难以做到。因为知人善任才算明智,才能恰当地任用官员;安抚民众才算仁慈,民众才会怀念。假如民智而仁慈的话,哪里还用担心作乱的驩兜呢?哪里还用流放三苗族的民众呢?哪里还用害怕巧舌如簧、面露巴结谄媚之色、心底奸佞之人呢?”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也不喜欢巧言令色之人,并且提倡坦率、诚实,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巧言令色”中的巧言并没有什么不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言之辩,重于九鼎至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历史上这样的例子都有很多。会说话并没有不好,然而语言作为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如何去应用它,大有学问。人们之所以不喜欢“巧言令色”,是因为“巧言令色”之人说着好听的话,赔着笑脸,态度诚尽,其实内心里却是别的企图,是以“言”与“色”的“机心”作为根据的。“言与“色”都是形式,心有所图才是“巧言令色”的本质。成语告诉人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真诚坦荡,要在言行上服从于真善的准则,不去刻意地追求外在的装饰。
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
公冶长》:“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宋·
苏辙《论语拾遗》:“巧言令色,世之所说也;刚毅木讷,世之所恶也。”
明·
许仲琳《
封神演义》八八回:“今幸而五关无有将才,让你深入重地,你敢以巧言令色,惑吾众听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