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金龙,男,1979年出生于甘肃兰州,汉族,中共党员,能源化工领域专家,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
中国化工学会会士,
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
中国化学会会士。
人物履历
1979年,巩金龙出生于甘肃兰州。
2001年,获得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理学学士学位。
2004年,获得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理学硕士学位。
2008年,获得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2007年—2010年,先后在
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做访问学者,在美国哈佛大学师从乔治·怀特塞兹(George M.Whitesides)做博士后研究员。
2010年,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2012年,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另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
2014年,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天津市首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9年8月,任天津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中国共产党天津大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2020年12月,试用期满,考核合格,正式任职天津大学副校长。
2021年,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工学会会士。
2023年,当选为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化学会会士。
工作分工
全面主持学校行政工作。
社会任职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能源化工应用基础研究。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巩金龙围绕二氧化碳转化和利用、烷烃脱氢制丙烯等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工作,建立了多相催化剂结构解析和调控方法,开发了新型催化反应工艺路线。在多尺度上系统研究了催化剂结构对催化过程中反应和传递的影响规律,发现了表界面电子结构和缺陷位对催化活性的机理和调控机制,明确了催化剂介尺度限域结构对活性物种传递途径的调节作用,提出了宏观尺度催化剂填充和流动方式对物质与能量传递过程的优化策略。推动了能源催化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发展,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储备技术。
据2024年6月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网站数据,巩金龙已在《科学(Science)》《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自然·化学(Nature Chem)》《自然·评论化学(Nature Rev Chem)》《自然评论·材料(Nature Rev Mater)》《科学进展(Sci Adv)》《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美国化学学会期刊(J Am Chem Soc)》《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 Rev.)》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被引用40000余次,研究论文70余次被《《自然·评论化学(Nature Rev Chem)》《自然评论·材料》(Nature Rev Mater)》《美国化学会志(JACS)》《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先进材料(Adv Mater)》《化学学会评论(Chem Soc Rev)》《化学研究评述(Acc Chem Res)》《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 Environ Sci)》等期刊选为封面论文刊登。
据2024年6月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网站数据,巩金龙已申请美国、中国发明专利120余项,其中70余项已获得授权。
据2024年6月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网站数据,巩金龙已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创探索计划项目、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863项目,中石油、中石化重大产学研项目30余项。
人才培养
巩金龙讲授的课程有“微纳米材料与技术导论(双语)”“化学工艺学(英语)”“多相催化与反应工程”等。
巩金龙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陈赛博士论文“金属和氧化物催化丙烷脱氢的性能与机理研究”获得2021年度京博科技奖-化学化工与材料京博优秀博士论文奖优秀奖;博士研究生常鑫获得2023年度京博科技奖-化学化工与材料京博优秀博士奖银奖。
荣誉表彰
人物评价
“巩金龙学成后回归中国,用奋斗诠释了一名新时代优秀青年科学家和管理干部的家国情怀,推动全国新工科建设,引领工程教育改革转型升级。”(中青在线评)
“巩金龙在能源环保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科学探索奖”评选委员会评)
“多年来,巩金龙带领团队矢志创新,聚焦人才培养、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全球科技发展前沿,在绿色能源、烷烃脱氢等领域开展工作,为打破西方国家技术垄断、解决中国被‘卡脖子’及战略性科研难题做出重要贡献。”(天津大学评)
职务任免
2024年6月28日,拟任市属高校正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