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汉语成语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汉语成语,拼音: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意思是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释义
毫、厘:两种极小的
长度单位
。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出处
《
礼记·经解
》:“《易》曰:‘君子慎始,
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
《史记·
太史公自序
》:“故《易》曰:‘失之豪釐,差以千里。’”
例句
东汉 · 班固 《汉书·赵充国传》: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既然矣。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失此二册,
羌人
致敢为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既然矣。
闻一多
《屈原问题》:孙先生却把它看成先有文人,而后变成
弄臣
。这一来,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成语用法
作宾语、
分句
;指小错误会产生大错误。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
赵充国
奉
汉宣帝
之命去平定
西北地区
叛乱,见叛军军心不齐,就采取招抚的办法,使得大部分叛军投诚。可汉宣帝命他出兵,结果出师不利。后来他按皇命收集军粮,造成叛乱,他感慨地说:“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参考资料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汉辞网.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典故
.学习啦.
礼记
.古诗文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08:01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成语用法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