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
消费者发现购买的物品不是最低价时可以通过低价物品发票,像承诺
差价补偿的企业要求补偿。这是一种吸引人消费的方式,也是企业普遍存在的一种
营销手段。随着
市场的竞争的激励成为一种常见的
促销方式。补差价是购买的日期价格与现在的价格不符,存在着价格上的差异,顾客可以在付款后的15日内找到卖家进行补差价,过了15日后是不能补差价的,这个是所有的商家的都是这样规定的。
差价补偿分为两种方式进行:还没有签订正式
合同(一般是仅签署
购房认购书)或虽已签署购房合同但未到房管部门备案的客户,
开发商直接以新价格与客户签署购房合同或变更购房合同;已经签订了购房合同且购房合同已经生效的业主,
开发商则以装修款的形式退回给业主。
前一种
差价补偿方式,开发商在
税务处理上是很清晰的,因为差价补偿发生在购房
合同生效以前,所以开发商以新价格计税,不存在纳税调整;而后一种差价补偿方式却会引起一些
税务问题,开发商须慎重考虑。
开发商并不是因为其在购房
合同生效过程中出现了违约行为而去补偿客户,“主动”补
差价是其在
市场特殊时期采取的一种非常规
促销行为。
开发商认为这是可以打动持币观望者最有效的办法,期望以此来帮助潜在客户消除后顾之忧。
从法律上来讲,
开发商此种主动让利是对老业主的赠与,在
税务处理上属于开发商的捐赠,而对于老客户(一般是个人客户)来说,获得
差价补偿即是接受捐赠或接受赠与。
潜在的
税收负担会让你到手的钱大打折扣。 按照新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第九条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第十条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五)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开发商上述对于老业主的“捐赠”并非属于公益性捐赠,因此是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这点容易理解。
差价补偿的前提是
消费者须提供在其他卖场该商品“低价”的发票证明,并符合一系列规定才能获得差价补偿。出“
差价补偿”的初衷是好的,但多数
消费者对这些条款并不知情,具体实施起来有困难,消费者不可能为了获取差价补偿而再买同样的一款产品。 这样不免让
消费者事后觉得有种欺诈的行为。